新浪财经

成交低迷 大盘进退两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8日 06:04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成交低迷大盘进退两难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正如本报前天预测的一样,昨日大盘以红盘报收,上证指数收于5601.78点,上涨65.21点。与此同时,深成指也上涨112.39点,收于18232.96点。尽管股指以红盘报收,但个股却绿肥红瘦,且两市仅成交1125亿元,创出7月19日以来的地量。

  石化股止跌

  银行股带头反弹

  四连阴后,市场已经到了危险的境地,关键时刻,银行股挺身而出。昨天,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集体高开。在银行股的带动下,上证指数也向上跳空29.08点开盘,在迅速冲高至5610点后,股指出现跳水走势,中国石油也继续向上市以来的新低进军,9点41分时,该股最低跌至38.28元,跌幅达4.28%。不过,此时该股出现了数手上千万元的大单,在买盘推动下,该股迅速反弹至40.73元。最终以40.43元收盘,上涨1.10%,总算将上市后的颓势暂时止住。相比之下,中国石化昨天的走势要强劲不少,该股低开后迅速上涨,全天运行区间均在上一交易日的收盘价之上,并最终以24.21元的价格收盘,上涨2.24%。

  银行股则是昨天股指翻红的主要动力,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等平均涨幅超过3%,工商银行更是大涨4.78%,为指数翻红作出巨大贡献。

  “跷跷板”效应预示

  大盘进退两难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权重股带领指数翻红的同时,多数

股票则出现了下跌。昨天,两市涨跌家数比为585∶933,这种情形与前两个交易日指数下跌而个股上涨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昨天两市合计仅成交1125亿元,创出了今年7月19日以来的地量。分析人士认为,当市场资金出现短缺时,市场就很难出现鲜明的、可持续的热点,主力往往是顾了这头,却顾不了那头,从而形成了“跷跷板”效应。

  而有投资者认为,市场成交大幅缩量是投资者惜售,市场跌不动的表现,这和“5·30”之后的情况很相似。那么是否如此呢?分析人士认为,成交缩量预示大盘进退两难。首先,从市场来看,的确有不少个股在本轮调整中跌幅巨大,当中有很多个股已经创出今年以来的新低,它们即使在大盘大幅跳水时也难以继续深跌。而这自然使得做空的动力逐渐衰竭。但从资金面来看,11月4日证监会基金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基金行业风险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后,多只基金暂停申购,部分基金还暂停了定投业务,从而导致市场新增入市资金大大减少,这使得市场上涨缺乏新的动力。此外,中国石油等权重股尽管已经出现不小跌幅,但不少机构投资者仍然认为其估值偏高,目前没有吸引力。因此,市场未来或将延续震荡调整的格局。

  本报记者刘

泰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走进城市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