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门口的野蛮人”仍需耐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 05:3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Observation

  ■ 首席观察

  □本报记者 黄俊峰

  “华尔街门口的野蛮人”史蒂芬·史瓦茨曼日前访问我国,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透露了其创办的全球最大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黑石集团的在华并购战略:尽量按照中国的规矩办事,当前不刻意谋求绝对控股中国企业。

  留意黑石过往的并购案例,用高负债整体收购或要求绝对控股是其基本战略,但进入中国,被评为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之一的史瓦茨曼却采取了入乡随俗的变通策略。事实上,今年9月黑石出资20亿元收购中国蓝星集团20%股权,既是黑石在华并购的第一单,也是其适应中国国情的现实选择。

  相对于黑石在华并购的顺风顺水,其他一些外资收购中国企业股权活动大多仍“在路上”。例如,凯雷入股徐工集团久拖未决,高盛通过定向增发入股美的电器被否,施耐德主动放弃收购宝光股份,法国SEB要约收购苏泊尔延期等等。

  外资在华并购似乎陷入了一个阶段性的迷茫期,而造成这种微妙局面的原因则是多方面的。既有当前我国对外资并购审查力度加强的政策原因,也有我国证券市场连续两年牛市导致A股股价高高在上的掣肘,还有美国次按危机造成全球流动性紧缩对并购资金的潜在压力。

  去年在外资并购会否危及国家经济和产业安全的讨论声中,《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两个规范性法律文件下半年相继出台, 从透明、规范和操作性上加强了对外国投资者并购国内企业的审查。

  而在证券市场逐步走出熊市的背景下,以前在股权分置下国企股权转让的定价以不低于每股净资产为准,全流通后《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以

股票市值这一更加市场化的定价,作为国有股权转让的标准。自去年以来我国A股一路走牛,股票价格不断攀上新高,上市公司市值成倍增长。

  一些去年或今年上半年就提出并签署并购意向的外资在等待审批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并购对象的股价短期内大大超越协议价格的局面,巨大的价差客观上也成为了外资并购的拦路虎。两年大牛市让A股成为全球最贵的市场,股价重估必然带来收购价格的重新安排,而那些不愿接受高价的外资选择撤退亦在情理之中。

  施耐德退出宝光和高盛无缘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此。最典型的例子还有SEB并购民营企业苏泊尔,尽管审批机关已经放行,但现在苏泊尔每股40元以上的股价,是去年SEB要约收购价的两倍多,SEB要想以原价格完成要约收购从而实现绝对控股苏泊儿已经根本不可能,无奈之下只能把要约收购事宜一拖再拖。

  此外,美国次按危机之后全球流动性紧缩既成事实,外资并购尤其是PE并购的资金压力可想而知。尽管作为全球成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国的并购良机多多,但在次按危机影响逐步深化过程中,PE的投资积极性必然受到抑制,外资并购中国也不能不受此影响。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是十七大报告中的明确提法,这给那些有志于长期投资中国市场的外国投资者吃了定心丸,他们的耐心等待将有一个良好的预期。

  对于“创新利用外资方式”的提法,分析人士认为应该包括鼓励外资在中国进行并购。因为相较于国际上吸引外资80%以上依靠并购进行,我国多年来引进外资主要方式仍然以新建项目的直接投资为主,今后我国鼓励外资多用并购方式投资中国企业是大势所趋。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