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股]中石油:运筹帷幄谋千秋 "步步为赢"促发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2日 15:39 全景网
全景网11月2日讯 中国石油回归A股市场的大戏正在上演。回顾八年发展历史,公司取得了骄人业绩,向全球投资者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展望未来,承载国家能源安全供应重任的中国石油,又将如何持续铸就未来辉煌呢? 笔者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采访和研究,试图梳理出其中的逻辑- 一、自觉定位: 担当起油气能源供应的历史重任 二十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经济逐渐形成多极化格局,中国抓住历史机遇,积极参与以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谋求和平崛起,向世界强国迈进。美国《时代》周刊预测21世纪将成为“中国世纪”,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15年前后超过日本,在2050年左右赶上美国。 纵观历史,大国崛起的诱因主要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实力的提升,当然离不开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能源的需求和消耗量也不断上升,虽然国家一直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但能源的进口依存度仍然不断提高,能源安全稳定供应难度加大。作为石油消费大国,1993年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之后进口量逐年增加,2006年原油净进口量约为10亿桶,原油进口依存度高达到约47%。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石油消费需求还将快速增长,进口依存度不可避免地维持在高水平,因此,我国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取决于能源是否能得到安全稳定地供应。可以预计,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必然会高度重视国家利益,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安全保障。 1、中国石油具备担当国家能源安全供应重任的资源基础。中国石油是国内最大的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商,截至2006年底,公司拥有的原油和天然气已探明储量分别为116.2亿桶和1.5万亿立方米,分别占我国三大石油公司合计的70.8%和85.5%。公司近几年不断加大上游业务的资本支出,每年用于勘探活动的资本支出高达200亿元。通过不断加大勘探与开发的资本支出和运用精湛的勘探技术,在过去12-18个月里,公司已宣布了超过34亿桶油当量的油气储量。特别是今年5月份冀东南堡油田的发现,为公司增加了10亿吨原油地质储量。新油气田的不断发现,在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为国家能源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2、中国石油是负责任的公司。中国石油坚持“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宗旨,在保证能源安全供应的同时,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2006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并高位运行,为了不将高油价传导到下游行业,公司一直以低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5美元多的价格向国内供应原油。以2006年为例,世界平均原油价格为65.14美元/桶,中国原油平均销售价格为59.81美元/桶,按公司当年原油产量约8.3亿桶计算,2006年中国石油为中国经济贡献了约44.3亿美元。另外,在成品油供应方面,为了缓解通货膨胀压力,不增加国内居民的支出,在成品油和原油价格倒挂、炼油业务亏损的情况下,公司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增加原油加工能力,提高现有装置加工负荷(2006年公司炼油装置负荷率达到97%),确保国内市场供应,充分体现了公司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3、中国石油在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国际经验证明,战略石油储备具有三大功能:一是保障供给,保证一段时间内的石油应急供应,使国民经济各重要部门能够正常运作;二是稳定油价,庞大的战略石油储备本身对市场就起着制衡作用;三是威慑作用,在紧急情况下,国家能及时利用战略石油储备,减轻和限制石油危机的冲击力,为解决危机和其他一系列问题赢得所需的时间。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建设战略石油储备体系,首批石油储备基地建成后,将形成约10余天消费量的石油战略储备能力。而根据统计,以中国石油为代表的全国石油系统内部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约为20天的石油消费量。 4、油气输配和销售管网是国民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石油在油气管道运输方面居于全国主导地位,2006年底公司拥有并经营着天然气主管道20,590公里,占全国的77.8%;原油管道9,620公里,占全国的60%。此外,公司还拥有18,000多座加油站。公司油气产品输配管网和零售网点覆盖全国主要省、自治区及直辖市,为国家各类油气产成品的有效输配和向消费者供应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油气输配管道和油气销售网点是战略性资源,对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和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精心运筹: 制定企业长远规划和三大发展战略 为了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为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加油鼓气”,中国石油审时度势,自觉践行历史赋予责任,明确提出了分两步“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能源公司”的宏伟目标。据招股说明书披露,第一步是“十一五”期间,将坚持持续有效快速发展,集中发展核心业务,不断拓展新兴能源业务,保持公司综合实力的国内领先地位,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国际能源公司;第二步是到2020年,在巩固公司国内领先地位的同时,加快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升世界石油公司综合排名,明显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成为全球石油石化产品重要的生产商和销售商之一,最终建设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际能源公司”。同时,明确了公司的业务发展方向,指明了近期工作重点,制定了三大发展战略:资源战略旨在夯实公司的发展基础,市场战略旨在确保公司的发展先机,国际化战略旨在开拓公司的发展空间,形成了完整的发展战略体系。 1、资源战略。最大限度地获得油气资源,是实现公司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必然要求。为了确保国家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公司必须尽量寻找和开发一切可以利用的油气资源,这要求中国石油必须着力推进资源战略,即:将谋求油气资源最大化、多元化和有序接替作为战略的基点,坚持油气并重、加强国内、扩大境外、拓展海域、增强储备、发展替代的原则,实现原油产量较快增长,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国际油气贸易不断扩大,新兴能源取得突破,单位油气盈利能力保持较高水平,巩固上游业务在国内的主导地位,不断增强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础,切实履行好保障国家油气安全的责任。 2、市场战略。市场是联结供应者和消费者的纽带,是开展生产营销活动和实现公司价值的舞台。同时,公司为完成国家赋予的保证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责任,必须掌握和占有较大规模的市场份额,这要求中国石油必须着力推进市场战略,即:谋求持续的市场主导地位和最大效益,充分利用公司规模实力和上下游一体化优势,稳固成熟市场,扩大高效市场,开拓战略市场,发展国际市场。通过大市场、大流通、大营销和大贸易,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3、国际化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为了提升公司国际竞争力,在海外市场尽量获取油气资源,保障国家石油安全,避免对某一国家石油进口的过分依赖,要求公司必须“走出去”,着力推进国际化战略,即:按照积极稳妥、互利双赢的原则,按照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资源、市场、技术和资本相结合的思路,以发展油气上游业务为主,加大国际合作和资本运作力度,加快海外油气勘探开发,谨慎、有效、适度发展中下游业务,积极推进资源进口来源多元化,做大做强国际油气贸易业务,形成国际竞争力较强的跨国公司。 中国石油本次A股发行,对公司推进三大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确保了融资安全。据测算,中国石油未来每年约有1500~2000亿元的资本性支出,收购海外油气资产也需要大量资金,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次A股发行后得以运用境内外两个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形成良好的融资机制和融资平台,为公司顺利实施三大战略提供资金支持,助力公司快速发展。 二是扩大了股东基础。本次A股发行让国内投资者有机会投资中国石油,进而分享企业快速发展的成果,扩大了股东基础。同时,国内投资者通过投资中国石油,将加深对公司的了解,提高对公司品牌的认知度,扩大公司客户基础和市场份额,有助于促进公司市场战略的推进。 三、有效组织: 落实决胜未来的业务布局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中国石油已经按照长远发展规划和既定战略精心布局“决胜未来”的各项举措,正在有序落实。 (一)进一步做强核心业务,全面提升公司价值 中国石油成立以来,勘探与生产、炼油与销售、化工与销售及天然气与管道等核心业务取得了骄人的经营业绩。为了更好地回报股东和投资者,公司计划进一步做强现有核心业务,挖掘增长潜力,继续提升公司整体经营业绩。 1、加大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确保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据媒体报道,中国石油今后的油气勘探工作思路是:立足于渤海湾、鄂尔多斯和四川等八大盆地,深化地质研究,突出12个重点项目和16个重点区带,力争石油储量接替率大于1,并努力推动油气勘探进入新的储量增长高峰期。为此,公司2007年共计安排了11个油藏评价重点项目及部分风险勘探项目。“十一五”期间,预计原油产量每年将增长700万桶以上。 此外,公司还将通过提高采收率,确保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对于老油区,公司将积极推进规模化精细油藏描述,加强油田综合治理,加大三次采油力度。今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集团油气开发工作例会对老油田的“二次开发”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这标志着老油田“二次开发”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以大庆油田为例,今年上半年,大庆油田通过控含水降递减,优化聚合物驱综合调整,积极推进三元复合驱工业化试验,加快外围油田上产等措施,生产原油2,108万吨,完成全年计划4,162万吨的50.6%;生产天然气12.6亿立方米,完成全年计划26.5亿立方米的47.5%,形成了积极主动的生产形势。 据招股说明书披露,中国石油将利用本次回归A股所募资金投资大庆油田徐家围子地区、萨尔图油田北三区及南六区、长庆油田姬塬地区、吴旗油田及冀东油田等七个原油产能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约143亿元,上述原油产能新建项目投产后,可每年增加公司原油生产能力约410万吨。 2、调整炼化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油气销售及储运设施建设。据媒体报道,近几年公司着力调整炼化业务结构,先后关停7个低效、无效炼油生产区和小炼厂,关停报废低效、高耗的炼化装置212套。通过实施装置技术改造和扩能改造,相继建成并完善了大连石化、大连西太平洋石化、兰州石化3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配套完善了12个五百万吨级炼厂。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将继续优化炼化结构,扩大生产规模,努力抓好油气销售和储运设施建设,以提升公司生产经营效率。具体计划主要包括: 一是确定了多个“十一五”扩能改造项目,将分别于2008年建成的大连石化2050万吨扩能改造项目和独山子石化1,000万吨扩能改造项目,以及将于2009年投产的广西石化新建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等。预计到2010年,中国石油的炼油能力将达到1.7亿吨/年。 二是加强加油站及油库等销售网络和储运设施的建设。未来中国石油加油站布局的重点在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高速公路和交通要道;而油库投资的重点是沿海、沿江、沿成品油管线上的集散库和配送库。据媒体报道,“十一五”期间计划投资142亿元,新增2,400座加油站,单站日销售能力达到10吨;到2010年品牌加油站将达到22,000座,其中,资产型加油站20,000座,单站日销量10吨/日。 3、完善天然气干线管道和原油管网,加快建设成品油管道。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用户对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需求日趋上升,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天然气需求每年将超过1,000亿立方米,到2010年接近1,500亿立方米。目前,天然气与管道板块收入仅占营业收入的5%左右。公司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充分发挥天然气储量和管网优势,力争使天然气与管道业务尽快成为公司重要的盈利增长点。 一是围绕“西气东输、陕气东进、川气东送”,突出塔里木、川渝、长庆和青海四大气区的发展,搞好大庆、新疆和土哈三中气区的发展,重点建设塔里木克拉2、迪那、川渝川东高含硫气田、长北和苏里格气田及青海涩北和台南等气田,尽快形成3-4个天然气年产量100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气区。 二是完善塔里木、长庆、川渝和青海四大气区干线管道,加快联络线建设,实现四大气区外输管道的全面联网,构筑东北输气管网,并尽快建成1-2座LNG接收站和一条跨国输气管线,增加天然气引进资源量,提高天然气供应能力。据媒体报道,公司正在考虑建设第二条西气东输管线,管道境内起于新疆霍尔果斯,东到长江三角洲,南到珠江三角洲,管道设计输量300亿立方米,干支线长度近8,000公里。此外,还将在2012年前建成江苏、大连和唐山三个LNG项目,形成LNG生产能力近1000万吨。 三是加快国内原油外输管道的建设和改造,继续加快引进原油管道的建设,完善原油管网;尽快建设东北、西北到中南的成品油管道,形成跨区域的原油、成品油管网,改善成品油运输条件,提高市场竞争力。预计未来将投资超过380亿元,建成多条原油及成品油管道。 (二)积极开发新能源,奠定业绩增长新基础 为了实现成为综合能源公司的目标,中国石油计划投资100亿元发展新能源,按照“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有效发展”原则,重点发展煤层气、燃料乙醇和地热利用,开展生物柴油生产试验,同时进行砂矿、油页岩的资源普查和开发试验。目前,新能源开发业务已初具规模,发展势头良好。 1、煤层气。投资2.2亿元的世界储量最大整装煤层气田-山西沁水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项目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据媒体报道,中国石油已在该盆地钻探煤层气开发井达230口,其中,55口井已先期投产,探明煤层气地质储量达352亿立方米。中国石油已建成国内最先进的煤层气实验室,拥有三项煤层气国际专利技术,并正在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30亿立方米煤层气处理厂。 2、燃料乙醇。已建成30万吨的燃料乙醇生产厂,产量达到50万吨。作为国家推广乙醇的单位,中国石油还积极组织建设乙醇汽油生产厂,在吉林、山东等九个省市共建成乙醇汽油调配中心88座,改造加油汽站5778座,占全国乙醇汽油年销售量的55%。 3、生物能源。已与四川、云南、山东等省达成生物能源合作协议,并在四川建成了国内第一个年产6万吨的生物柴油生产基地。公司未来还将在上述地区建设600万亩生物柴油原材料基地和20万吨生物柴油装置。 (三)“走出去”与“引进来”并举,提升公司竞争优势 按照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资源、市场、技术和资本相结合的思路,中国石油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加快海外油气勘探开发及收购海外成熟油气的步伐,积极发展国际油气贸易业务,形成了清晰的国际化布局。(见左图4) “走出去”让中国石油品尝到了国际化经营的甜头。近三年,公司海外油气储量和产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62%和23%。据招股说明书披露,到2006年末,海外原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占公司总储量的5.5%和1.5%;2006年,海外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公司总产量的6%和3%。 同时,中国石油还积极开展对外合资合作。2004年5月与英国石油的子公司BP全球投资公司签订合资企业合同,共同在广东成立了BP-PetroChina石油有限公司,计划以该合资公司为平台未来三年内在广东省建立、购买和运营大约500座加油站。此外,还携手美国雪佛龙公司共同开发四川罗家寨气田,并与法国道达尔公司合作开发鄂尔多斯苏里格南区块。在“引进来”的过程中,公司认真学习对方的先进开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健康、安全和环保管理水平。 (四)积极拓展海洋新领域 据专家介绍,我国海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石油和天然气地质资源量分别为246亿吨和8.4万亿立方米。我国拥有70万平方公里的300~3000米深水域,未来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潜力巨大。 2004年7月,在拿到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南海油气勘探许可证后,中国石油正式吹响了进军海洋石油的号角。目前,公司正在南海琼东南盆地开展南部三维地震勘探,已完成1,168平方公里三维地震的采集和处理,以及对勘探目标选择论证工作。记者从参加本次A股路演的某中介机构研究员那里了解到,随着中国石油经营业绩的进一步提升,将积累强大的资金实力,为公司推进“下海”战略奠定坚实基础,预计未来可在海上形成年产400万吨的原油生产能力。 (五)加强海相油气理论研究,助力发现重大油气藏 专家介绍,世界上大部分油气田发现在海相地层,由于时代老、有机质丰富低、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勘探目的层埋藏深及油气藏保存条件差等原因,使得我国海相地层勘探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探明率比较低。而全国第三轮油气勘探数据表明,我国海相地层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中,石油资源量约92亿吨,天然气资源量超过17万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是以精湛油气勘探技术见长的公司。以南堡油田为例,我国对冀东滩海地区的油气勘探始于1988年,但在其后14年间的自营勘探和对外合作勘探中,一直未取得实质性突破。但从2002年开始,中国石油转变勘探思路,强化精细三维地震勘探,配套应用大位移斜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克服了众多地质勘探和工程施工难题,最终将这一世界级的油气田挖掘出世。 今年5月与国家科技部联合召开会议,组织了一大批国内知名的科学家对我国海相层系油气勘探潜力进行研讨,一批重大海相勘探项目即将启动。正如公司董事长蒋洁敏在党的十七大期间所说的,“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中国国内石油资源绝不会像现在这么少,并将持续保持增长趋势”,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海相油气地质理论研究不断深化,公司将发现更多的重大油气藏,进一步强化资源优势。 本次A股发行成功是中国石油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我们研究认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石油必将牢牢抓住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全面践行经济、政治和社会三大责任,积极推进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全面提升公司价值。这无疑是中国石油持续发展的必然逻辑!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