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理性看待百姓的“牢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1日 05:4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邓清波

  日前,有权威人士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的GDP可能突破23万亿元,将与德国的水平相当。这在许多国人的心中,势必很容易被看成是“喜讯”。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喜讯”,固然令很多国人欢欣鼓舞,但浏览网民评论,却不难发现,不少人“不乐反忧”,反而发起了“牢骚”,如:“德国的人口8000万左右,我国的人口13亿,人均GDP的差距是16倍,不知多少年后我们才能赶上。”“关键是要让人民看得到GDP增长带来的益处!”“怎么不去跟人家比一下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等。

  那么,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部门,应该如何看待部分百姓的这些“不乐反忧”的“牢骚”呢?其实,对于部分百姓这种“不乐反忧”的“牢骚”,我们更应该“不忧反乐”。

  因为,正是从这些“牢骚怪论”里,体现出一种鲜明的民众理性,那就是今天的许多公众,能够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政府部门的“政绩”,看待国计民生的真实处境。毋庸讳言,在这些“牢骚”中并非完全没有偏激片面之词,但看到我国在GDP总量赶上德国的同时,人均GDP方面却依然差距巨大,贫富差距的拉大、粗放型增长方式给环境资源造成的巨大压力、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的落差等客观问题,确实体现出了可贵的理性。“明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这些问题,提醒我们确实不宜为GDP总量赶上某一发达国家而盲目乐观,而必须更加警惕前进道路上的隐忧,未雨绸缪。

  显然,这样一种在局部的胜利面前不骄不躁的民众理性,对于一个曾经陷入追赶狂热的民族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说我国GDP总量进一步增加是个“喜讯”,那么,这种民众理性的形成就是一个更加难得的“喜讯”,是改革开放让国人解放思想、放眼看世界后获得的又一个特别可喜的成果。

  事实上,赶英也好,超美也好,GDP总量赶上德国也好,这些其实都无关紧要。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不要再重蹈当年那种深陷“赶英超美”狂热的“大跃进”覆辙,政府和民众都能始终保持实事求是的理性。所以,政府部门应该能够正确地看待这种部分民众的“牢骚怪论”,切不可因为民众对自己的“政绩”毫不“领情”而感到委屈,更不可将这些习惯于找差距找问题的民众看成是“刁民”。

  Voice

  ■ 观潮心语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