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期震荡格局基本确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0日 05:3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期震荡格局基本确立

  □本报记者 龙跃

  大盘在上周五与本周一接连两天出现反弹,投资者对后市的分歧却在进一步加大。有分析人士指出,这种多空双方势均力敌的胶着状态,意味着如果不受突发性事件影响,市场短期内很难选择明确的突破方向。事实上,从估值、流动性、上市公司业绩等重要影响因素看,大盘很可能将在未来一段不短的时间内处于上下两难的境地,中期震荡格局已经形成的判断基本确立。

  短期压力显著增加

  从短期看,市场进入四季度后确实面临着较大调整压力。

  上周的调整其实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市场的估值压力。据Wind资讯统计,截至昨日,A股整体2006年静态市盈率为66.72倍,2007年动态市盈率为41.78倍。可见,市场估值仍然处于相当高的位置。

  在短期整体估值高企的背景下,投资者心态很难保持稳定:当沪综指跃上5000点后,政策博弈衍生出的“黑色星期五”现象就一直在困扰着市场;在6000点附近,任何一个不着边际的传闻都会引发市场短线剧烈震荡,而市场的短期剧烈波动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加剧投资者的“估值焦虑”。

  化解高估值压力的唯一办法就是上市公司动态业绩的迅速跟进,但在三季报业绩披露完毕而年报尚不明朗的四季度初期,业绩预期很难给予估值强有力的支撑。更何况从四季度看,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本身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一方面,美国、欧洲等外部经济体的低迷预期,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我国企业的盈利增长;另一方面,越来越高的同期基数也会抑制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长的数值。也就是说,尽管在强劲内需刺激下,上市公司今年四季度甚至明年仍将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出现超预期增长的压力却比较大。

  更为重要的是,支撑A股牛市的最根本因素——流动性,短期内出现了较大的收缩迹象。从资金供给角度看,时至年底,银行信贷创造的冲动会有所下降;而在“有形之手”的干预下,信贷紧缩也将成为四季度的主要目标;与此同时,新基金的迟迟不发以及老基金持续营销受阻,又会直接影响股市对居民储蓄的“虹吸效应”。从资金需求角度看,数据显示,仅中国石油一只大盘股申购就冻结了3.3万亿元资金,而前期中国神华发行也冻结了2.67万亿元资金。在上述两只大盘股发行期间,A股市场均出现了比较剧烈的波动,新股的持续发行对二级市场资金的抽取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此外,香港市场的持续强势也必然会导致很多A股二级市场资金通过QDII等渠道分流出去。因此,短期内A股市场的资金面是偏紧的。

  牛市预期支撑大盘

  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在今年四季度会有较大的下行空间,因为长期牛市的预期并没有改变。事实上,尽管指数在6000点附近举步维艰,但市场对长期牛市的信心却并未发生根本动摇,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流动性。虽然短期市场资金面出现偏紧迹象,但其长期充沛的格局很难改变。

  首先,贸易顺差保持高位。虽然采取了

出口退税下调等政策,但9月份我国出口总值仍然同比增长了22.8%,贸易顺差连续第五个月保持在200亿美元之上。从中不难看出,我国企业出口增长的持续能力是很强的,因此即便在美国经济出现下滑、人民币持续升值等因素干扰下,未来贸易顺差的增速有可能下降,但保持高位还是完全有理由期待的。

  其次,加息力度有限,持续升值可期。最新数据显示,美国

房地产市场仍在继续恶化,这无疑加大了美联储继续降息的预期。这种预期对我国的影响有二:一是美联储如果继续降息,我国央行的加息空间将继续缩小,持续加息空间则几乎没有,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封杀了市场流动性的收缩空间;二是弱势美元使得
人民币升值
预期更加明确,“热钱”流入局面不会改变。

  第三,在目前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下,股市的虹吸效应仍然存在,一旦新基金发行开闸,大量储蓄会继续流入市场。此外,同业拆借利率较大幅度低于贷款利率的事实,也会使银行系统始终存在信贷创造的冲动。

  可以说,只要流动性充沛的格局不发生变化,高估值与业绩增速放缓都不会阻碍市场长期向上的趋势。目前的震荡更应该理解为市场在短期资金面紧张情况下寻找新的供需平衡的过程。

    相关报道:

    股指研究:受政策预期影响 股指延续震荡整理

    震荡市更考验基金投资水平

    震荡十一月:基金股票防御为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