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机构投资者的时髦话题:把泡泡吹到香港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7日 03:3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本报记者 齐轶

  “聪明钱都去了香港”,上海一家基金公司知名投资总监说。他说他希望去做QDII的基金经理,因为“A股吹泡泡的空间已不太大了”。

  在国内“过剩”流动性的推动下,A股市场不断上涨,尽管近日出现下跌,其总体估值水平在全球依然名列前茅。为了缓解国内巨大的流动性“过剩”压力,监管部门相继推出QDII以及出台“港股直通车”政策。受相关政策影响,香港恒生指数和国企指数双双上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恒生指数上涨49%,国企指数上涨78%,与此同时,香港市场还出现波动幅度巨大等“A股症状”。

  进入10月份,香港市场的成交量明显放大,国企指数日均成交量从8月的日均不到200亿增加到日均500亿以上。恒生指数日均成交量从8月的日均不到1000亿增加到日均1500亿以上。本周A股大幅下挫,香港恒生指数却震荡上行,周涨幅达3.19%,收市突破三万点大关。

  “到香港吹泡泡去”,成了国内不少机构投资者的时髦话题。

  钱从哪里来?

  四面八方的钱正火烧火燎地往香港市场涌。

  2002年开始炒港股的内地股民小陆发现,从今年五月起,一直给他提供港币的“黄牛”不时出现手头港币“断货”的情况,这在以往是没有过的。

  8月17日上午,香港国企指数下跌近1000点,小陆果断决定“补仓”,中午给“黄牛”打电话时,发现港币再次“断货”。当日下午,国企指数大幅反弹800点,小陆失去了一次“抄底”的机会。

  “不知道‘黄牛’又增加了多少新客户”,小陆郁闷地说,而据他所知,该人士一般“运作”上千万的资金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在股市上时间就是金钱,由于选择了投资香港市场的“窝轮”,从八月初到现在,小陆在建行、中国神华中石油上的赢利已接近4倍。“H股现在比A股好赚钱”是小陆的切身体会。

  除了国内的散户,在巨大的赢利预期面前,国外机构的钱也蜂拥而至。

  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在本月中旬参加北京一个财富论坛时介绍,就在他飞机起飞前一个多小时,瑞士信贷硬给他在香港机场快线上安排了一个电话会议。会议是为了紧急处理韩国一只新成立的基金,这是一只规模50亿美元的中国基金,投资目标就是香港市场。

  “你看,韩国基金都急成什么样了?”陶冬说。据他介绍,类似的中国基金今天不仅韩国有,日本、美国、印度,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在搞。“我相信真正推动H股上升的不只是QDII,同时也包括世界其他地方资产的重新配置。”

  除了众多“来无影”且难以统计的国内、外热钱外,仅从正规途径进入的基金QDII产品,就不难发现进入资金的数量之巨。自九月份以来,南方、华夏、嘉实和上投摩根等四家基金公司发行QDII产品,所有的产品发行均在一日内完成40亿美元的上限,其认购比例从50%下降到25%,老百姓对QDII产品需求的热情可见一斑。

  受到持续流入香港股市资金的推动,港元兑美元汇率周二升至1美元兑7.7500港元,为2005年5月港元交易区间设定以来的首次。

  “港币的汇率从八月份开始不断的上升,从这点不难看出,推动港股上涨的不是存量资金。”华夏全球精选基金经理周全说。

  在陶冬看来,H股指数势如破竹般地往上涨,毫无疑问是中资的威力所至。但是,与中资进入相比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外资不愿意卖,所有的外资都想坐你中资的轿子。“中资占香港市场中的资金流动性不到10%,这一轮的上涨我们不仅要看到中资的进入,也要看到外资不愿意卖,”陶冬说。

  泡泡能吹多大?

  国元证券分析师认为,从目前港股的走势情况看,外围股市对其影响在逐渐减小,港股走势已经和基本面脱离关系,支撑市场不断向上突破的是投资者高涨的信心和源源不断流入的资金。

  港股“A股化”是否会终成现实?已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陶冬表示,A股是一个封闭的市场,所有资金面临通胀的压力、资金流动性和银行负利率的压力。但是,H股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其中最大的资金持有人是国际机构投资者,他们的投资标杆不再是中国的负利率,而是全球的PE水平。

  如今的H股市盈率(PE)为22倍,已经高过全球市场17倍的平均PE水平,也高过了成熟市场——美国20倍的PE水平。香港市场的估值能否维持在目前的水平?在未来国内资金进一步涌入的情况下,它还能上涨到什么程度呢?

  “从中期来看,H股的PE大概是在25-27、28倍的水平。”陶冬说。

  为什么中国的这些股票PE水平能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比全球PE高出这么多?陶冬认为有两个原因:中国公司第一次找到了主场优势。中国移动十年前上市的时候,在西方基金眼中不过是一个技术落后、第三世界的一个三流的电讯运营商。但是这个公司在中国资本的眼中却是最值钱的品牌,它背后代表的是国家政策的垄断,同时也意味着最强劲的增长。

  在陶冬看来,在中资进入香港市场后,一些中国的知名品牌将出现一次全面的价值重估,而且这个过程将会在短期内出现。“以蒙牛为例,在西方基金经理中80%的人都不知道蒙牛这个词怎么念,而对国内的投资者而言,它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另一个得以维持高估值的原因在于,全球的资金正在由发达市场向新兴市场移动,“新兴市场里面的主要国家是在金砖四国,而金砖四国里面最具有魅力的就是中国。”在陶冬看来,现在强力买进H股的不仅仅是中国的基金,而且包括美国以及其他全球资本配置都向香港倾斜,向中国倾斜。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香港市场那么乐观。不久前,巴菲特对持有的中石油H股进行了减持,他认为其价格已经偏离了价值。如果从短期看,“股神”似乎是犯了大错,就在他以12元价格减持后,中石油一路涨到了19元。但如果把视线拉得更长些,谁又能轻易否定“股神”此刻的判断呢?

  著名经济学者谢国忠表示,香港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并不缺乏资金,内地资金的涌入预期只会造成股价的短期上扬,并不能改变公司的基本面以及国际投资者的价值判断。

  “目前A、H股价差恰与当年A、B股情形相似,亦有可能成为内地投资者的‘陷阱’;即内地资金蜂拥而入,国际投资者高位离场,将后来者套牢。”谢国忠说。

  内地投资者应慎行

  2008年被称作是中国资金出海投资元年,未来必定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障碍和各式各样的风险。过去我们在A股里面打滚,不过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下、在国家政策的庇护下操作,如同在游泳池里面游泳。一旦走进了大海,也许你会碰到你原来没有见过的各种各样生物甚至怪物。“那个时候,国家这个救生员可能也帮不上你的忙。”一位业内专家如此表示。

  正是考虑到各种各样潜在的风险,一度报道得沸沸扬扬的“港股直通车”并没有按时“发车”。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撰文指出,中国至少应当等到当前这场国际金融风暴尘埃落定之后再作决定,现在应该加速的是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而不是放松资本管制。因此,中国当前应该在QDII的范围内把事情做好,证券投资的进一步自由化可缓行。

  优先开放机构QDII产品成了更为稳妥的选择。然而对海外投资经验尚浅的内地机构而言,如何运作好QDII将是任重道远。

  “感觉有点像女人拿着一大笔钱,来到商场,发现很多东西都很便宜。在东买一点,西买一点后,结果可能买了一堆没有什么用的东西来。”内地几位QDII的基金经理在聊天时这样调侃自己。

  如何抓紧时间学习,不断提高海外投资能力,是内地基金公司的当务之急。对内地个人投资者而言,挑战似乎更为严峻。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表示,在香港市场中,市场化的融资机制能够有效避免疯狂炒作低价股的情况,如果投资者偏好价格低的股票,大股东和上市公司可以把股票一拆十,十拆百,股本成十倍、百倍地扩张,直至投资者明白股票价格只是一个表面符号。“那毕竟是别人的市场,很多东西我们还在学习的过程中。”

  除了投资理念、交易规则、投资习惯的众多不同,内地资金可能对香港市场产生的冲击也值得关注。“香港股市的总市值20万亿,内地庞大的资金会给香港市场带来多大的冲击?”余永定问道。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