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因地制宜推动资产证券化发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 04:16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标准普尔中国区总裁 扈企平

  资产证券化在近期又有重新趋于活跃的趋势。更让人振奋的是这次推动证券化的已不再是大规模的国有银行,而是资产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中国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过程中是处于起步的阶段,往前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借鉴美国的发展经验,中国应以因地制宜的思维来推动资产证券化。在推动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到基础资产的运用及其质量的鉴定,严格的现金流分析压力测试,及追踪基础资产与证券的信用表现。在培育投资者方面要能广泛的做培训以扩大投资者的层面。在基础资产的形成方面可以先从三种极有意义的贷款着手: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学生贷款及中小企业贷款。

  基础资产的运用及质量

  银行在推动

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在基础资产的运用方面基本上有两种做法。第一是银行将其现有库存的贷款打包组合加以证券化。这种做法大部分是实行在证券化的初期而金融市场也处于多方面加速发展的阶段,目的是取得证券化整个过程的经验。第二种做法是银行在创始贷款时就将其证券化。当金融市场及证券化发展到成熟的阶段时,这种做法就极为普遍,它也是帮助银行转型、解决资金期限和利率的错配最有效的一种做法。这时,银行为发放贷款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和出售贷款实际是同时进行的。例如,一家银行一方面向消费者发放住房抵押贷款,同时另一方面在资本市场上以证券的形式将刚发放的贷款出售给投资者。这些贷款将不属于银行的资产,所以银行没有必要通过吸收存款为其筹集长期资金。在营业方面,银行不再依靠贷款及存款的利差为主要收入,转而以创始贷款的手续费和证券化的服务费为主。同时,银行也不会以存款来贷款,面临资金期限和利率的错配风险。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过程中银行仅有短期的资金需求,即在贷款形成后但尚未出售之前,需要筹集资金“库存”这些贷款(“库存”的意思是指新发放的贷款在最终出售前被保存在所谓的“仓库”中)。因此证券化不需要长期资金,银行也无需再为吸收存款而进行激烈竞争。

  基础资产的质量是资产证券化风险的最终决定者。要能成功发行以资产为基础的证券,其资产本身的“违约率”及违约后的“损失率”在发行前应有明确的鉴定与分析。有了违约率和损失率才能计算出资产池在各种信用风险(信用等级)情况下的“总损失率”。一般来说,资产证券化是以基础资产本身的现金流来为其证券进行“信用增级”。有了资产池的总损失率才能在一定信用等级的要求下决定信用增级的程度。唯有准确地测定信用增级才能确保信用评级的稳定性。

  现金流压力测试

  如上所述,如何准确地测定信用增级是信用评级的关键。在做法上,测定信用增级首先要对基础资产的风险有充分的历史资料,要从历史资料中分析出不同风险中不同的资产池现金流及总损失率。根据这种分析才可以进行资产池现金流的压力测试。例如,在经济情况最坏的假设下,压力测试根据历史资料得出资产池的违约率是30%及违约后的“损失率”为40%。那么,资产池最坏的情况下就会有12%的“总损失率”(30%乘40%)。根据这个最坏情况的总损失率,88%的总现金流是可以安然无恙的。因此,88%的总现金流即可得到最高的信用评级,而12%的总现金流即为最高的信用评级的信用增级。当然,“最坏的经济现况”只是一种压力测试的假设。它是根据历史资料所推演出的。在此,历史资料的充分与否就非常关键。历史资料越充分,这种假设就会越可能接近事实。可是,当历史资料不充分时,压力测试的假设就需要胆大心细的去推敲。越大压力测试的假设其所得出的信用增级则越高并且信用评级也越可能稳定。但是,过分的信用增级也会导致证券化的不经济。因为较少的总现金流得到了最高的信用评级,而这个评级的现金流在市场上是具有最高的价格。

  评级追踪

  在不同的压力测试中所得出的信用评级,其准确性与否是要得知于评级追踪的结果。一个资产证券化的信用评级与评级后的评级追踪是相辅相成的。定期的评级追踪可以对最初的评级的准确性作出判断,必要时也对最初的评级作出适当的调整。尤其重要的是根据评级追踪所得到的咨询,在以后同样的资产证券化压力测试时,其幅度可以做得较为合理。换句话说,评级追踪是为资产证券化累积至为关键的“评级表现”历史数据。资产证券化做得越为频繁,评级追踪所累积的数据就越多,压力测试的幅度就越可能合理,最终又可做出更多高质量的资产证券化证券。

  培养投资者

  投资者是成功推行资产证券化的“东风”。中国在推行资产证券化的初步发展过程中需要完成许多工作。诸如:完善证券化的法律体制,明确基础资产的现金流分析,清晰的会计处理,有公信的信用风险评估,完善的投资银行业务,良好的国债市场,及活跃的二级市场。但是,即使这些工作都做的完善了却没有广大的投资者来购买证券,这些工作都不能强而有力的推展资产证券化。其实,如果没有广大的投资者,投资银行的业务也不可能完善,二级市场也不可能会活跃。所以投资者的培养至为重要。

  投资者中包括各种类型,从短期货币市场投资者,到

商业银行的投资组合经理,再到长期的保险金及养老基金经理。此外,随着资本市场发展的日益全球化,外国投资者将会越来越重要。这些投资者的主要投资目标可能着重于其较高的收益,或是较明确的期限,或是较高的信用质量。好处是资产证券化证券能够同时满足这三种需要。但是,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投资者都需要培训以增加对证券化的来龙去脉、基础资产及其支持的证券的了解。尤其是资产证券化证券在中国是新的产品,唯有经过培训使投资者增加对资产证券化的知识才能使投资者对资产证券化的扩大发展作出实质的贡献。

  三种基础资产

  中国在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上可以考虑从三种对社会国情极有意义的基础资产方面着手: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学生贷款及中小企业贷款。

  ·固定利率住房抵押贷款

  住房抵押贷款是美国将近40年前开始推行资产证券化时的第一种基础资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对美国这些年来为广大的人民提供了购房融资,提高了住房拥有率,因而增强了内需以至促进整个经济的稳定与繁荣。中国的确可以效仿美国的经验,在其发展证券化的初期首先将住房抵押贷款加以证券化以期收到同样的效果。

  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其基础资产的利率绝大部分是固定利率。对购屋者而言,固定利率贷款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债务。因为它的月还款是始终固定不变的而购屋者的所得很可能逐渐上升。这对银行(或最终投资者)来讲也是一件好事。因为购屋者还债能力的逐渐上升可以降低贷款的违约风险。但是,银行以其浮动利率的短期存款来发放固定利率的长期住房抵押贷款会产生资金不匹配、借短贷长的问题。这个问题即明显的指出了证券化的一大优点,那就是如果银行通过证券化在资本市场为住房抵押贷款筹集资金,它的资金来源就不再是储蓄存款而是资本市场上广大的投资者。银行在整个证券化的过程中是扮演一个中介的角色。他借着证券化的方式把发放住房抵押贷款的融资从资本市场上取得。也就因为这个中介的角色,银行把资本市场的资金直接的引到了住房市场。

  同样重要的是,证券化不但为银行解决了资金不匹配及借短贷长的问题,它还帮助银行在业务上转型。因为扮演中介的角色,银行不再拥有贷款及存款的利差。取而代之的是发放贷款的“发放费”及证券化业务中的基础资产“服务费”。总的来说,由于证券化而促使银行的转型,中国的金融市场将体验到直接融资的提升、间接融资的下降。

  ·学生贷款

  大学教育的普及与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社会繁荣休戚相关。大学的学费是中国一般家庭消费中的一项显著的支出。在许多家庭里,大学的学费甚至占到绝大部分而严重的影响到他们生活上的基本开支。更有些家庭是根本无法负担大学学费。在这种环境中,大学学生贷款应是一个很大的融资需要。而银行也应当针对这种需要进行贷款。无可讳言的,学生贷款是长期性而具有相当大的风险。唯有在学生大学毕业后找到了工作,学生贷款才开始被偿还。也就是因为这种风险,政府通常会介入学生贷款对其加以“信用增级”。美国联邦政府就有几种不同的计划为学生贷款的贷款者提供全额或部分担保及保险。由于大部分政府的担保及保险,学生贷款很有效的被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就证券化了。学生贷款以证券化的方式在美国为莘莘学子以致整个国家社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在中国,学生贷款也应会有同样的良好效果。同时,学生贷款也可以相对的减轻家庭的开支压力从而提高家庭消费。这对提高整体经济的内需也应有显著的帮助。

  ·中小企业贷款

  中小企业在中国是经济的重要骨干。目前,中小企业的数量超过4000万户。它们的产品和服务占全国生产总值的60%,纳税占国家总税收的50%,为社会提供75%的就业。可是,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却是捉襟见肘。中国在经年累月外汇与储蓄的增长形成了国内资本过剩,在过剩的资本引起银行信贷过快之时中小企业却融资困难。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其根源也许在与大型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没有十分重视而小型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又因缺乏存款而有资金不足之苦。银行可以证券化的方式在资本市场上取得资金以创始中小企业贷款。这一方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又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投资产品。最终达到促进就业及增长经济的宏观效用。

  重点推行资产证券化

  纵观美国、欧洲及日本的经验,资产证券化是金融市场逐渐成熟融资效率提高的必经之途。它在中国发展金融市场的路途中应是势在必行。重点是要充分的吸取国外成熟市场的经验,因地制宜的推行适合中国国情的资产证券化。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