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资产注入”并非上涨代名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8日 07:01 金融投资报

  昨日,中钨高新公布注入20亿硬合金资产,复牌后股价下跌6.36%

  今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股指的连创新高,市场估值水平也显著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少投资者都将目光转向了资产注入、整体上市等板块,而中国远洋公用科技、上电股份等的成功案例,也极大地调动了市场挖掘此类个股的积极性。不过,近期一些个股因预期落空而引发的大幅下跌也同样为我们揭示了资产注入概念炒作中的风险。

  2007年8月8日,东方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讨论重大事项,并从当日起停牌。实际上,在此之前该股二级市场走势对该“重大事项”已作出了明确表示———15个交易日内该股就上涨了近60%。此后,东方集团于8月9日发布了一则资产收购公告,又于9月13日发布了一则公告,对大股东以后每年至少要向公司注资一次,公司大股东以资产换股权方式增持公司股份,公司控股股东矿产资源类资产不断注入公司等事项进行了澄清。而该股在9月13日复牌后便展开了一轮幅度近40%的下跌行情。与其类似,昨日中钨高新在公布注入20亿硬合金资产的消息后,复牌后同样也不涨反跌。

  实际上,上述两个案例恰好反映出资产注入题材炒作中的两大风险。一方面,资产注入运作到一定程度后也会产生泡沫,若外在经济条件恶化,也会引起股价的大幅下跌;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注资预期不明朗的上市公司,一旦资产注入的美梦破灭后,股价也会直线下跌。因此,作为个人投资者,投身资产注入热潮时还需冷思考,最好回避股价已透支资产注入预期以及注资不明朗的个股。

  此外,即便是那些已经公布诱人重组或资产注入方案的公司,也有可能存在方案无法实施的风险。其中,最为典型要属华东医药,其为履行股改承诺的注资方案遭到董事会否决,原因是注入资产的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公司目前的净资产收益率水平,而三家标的公司与公司产品关联度低,公司的支付压力很大等。

  其实,与华东医药类似的上市公司还有不少。特别是进入下半年以来,打算定向增发的公司逐渐增多。其中,方案被否的公司不在少数,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今年7、8月至今,风神股份美的电器、*ST太光电广传媒等近10家公司的定向增发方案遭遇了红灯。而2007年9月28日,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了SST幸福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但最终未予通过。

  由此可见,在资产注入等题材、概念性的炒作中需要面对的风险其实是很难控制的,投资者应给予相当的重视。

  郑实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