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8钾肥国际谈判形势严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7日 05:27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今年9月以来化肥价格涨声一片2008钾肥国际谈判形势严峻外商或坚持每吨涨20-30美元的底线,中方虽处不利位置,但并非已丧失主动权

  证券时报记者王柄根

  据了解,中化集团和中农集团日前已与国际钾肥供应商启动了2008年度钾肥供求合同谈判,在今年9月份以来化肥价格涨声一片的情况下,2008年度钾肥进口谈判的难度可想而知。有消息称,此次谈判中,外商将提出涨价50美元/吨的要求,至少会坚持钾肥每吨上涨20-30美元的底线。在谈判前,有供应商调高了对巴西、欧洲及东南亚地区的钾肥供应价格,令中方在谈判中处于不利位置。

  在全球钾肥供应紧张的格局下,多家投资机构预测2008年钾肥进口价格上涨成为定局。国泰君安在研究报告中指出,2008年钾肥价格甚至有可能达到50美元/吨的涨幅;中金公司预测钾肥价格上涨幅度将超过30美元/吨。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2008年钾肥进口谈判难度不小,甚至预测有重演2006年马拉松式谈判的可能。

  据悉,导致谈判难度增加、外商意欲提价的根本因素还是目前全球钾肥供应偏紧的格局。北美地区的钾肥库存进入今年下半年以来就处于持续下降态势,到8月底,北美地区钾肥库存已经低于5年平均线24%。由于国际钾肥资源和钾肥供应高度集中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以色列,国际钾肥生产巨头有能力通过限产来提高售价,目前国际各大钾肥供应商手头的订单都很充足。

  白俄罗斯钾盐公司(BPC)此前已宣布自11月起提高其出货价50美元/吨。市场数据显示,目前温哥华钾肥的离岸价格在220~260美元/吨左右;东南亚和巴西的到岸价已达到320~350美元/吨左右,巴西和东南亚的到岸价格高于中国长单到岸价约100美元/吨,也高于中国目前市场价约50美元/吨。不久前,印度作为国际钾肥较大的采购方已与主要供应商签定了到岸价格上涨50美元/吨的协议。这些国际供应形势都将成为外国供应商在2008钾肥进口谈判中的筹码。

  有业内人士表示,外国供应商现在在心理上认为他们在2007年度钾肥进口谈判中吃了亏,没有实现他们的预期涨价目标,因此这一急于提价的心态或将在2008年度谈判中体现出来。至于外国供应商可能提出的涨价幅度,目前还难以知晓,此前有供应商声称将提出涨价50美元/吨的要求,但也存在着至少提价20至30美元/吨的说法。

  中农集团有关人士此前表示,如果国际供应商按照目前与其它国际采购商达成的涨价幅度对中方提出涨价要求,中方是不能接受的,因为中国国内的采购商需要一个消化的时间。另外,海运费用迅猛上涨也导致国内钾肥用户难以承受价格的大幅上涨。

  对于中方而言,目前并非已丧失主动权。在2007年,中国钾肥的进口量可能会再创历史新高,达到900万吨的水平,保持进口大国的地位。从国内库存来看,目前还比较充足,现有的库存供应将至少可维持2008年度春耕用肥,这些情况都使中方在2008钾肥进口谈判中处于有利位置,并有一定的灵活空间。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