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刘野:用卡通形象讲述成人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5日 03:0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刘野

  ⊙宋继瑞

  美丽、可爱、明亮的画面,外加圆头圆脑的小孩,乍看起来像卡通画,或许会让人认为这是“70后”或“80后”艺术家的作品。但如果再仔细看,就会发现它不像卡通画那么简单,在这些美丽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丝“邪性”,例如泪眼欲滴的阮玲玉、自杀的罗密欧、抱着猪的女孩……这就是刘野,一个用“卡通一代”的绘画语言去描绘“成年人”心里故事的“60后”艺术家。

  事实上,刘野的这种卡通式的形象在上大学期间就已经形成了。画面上的各种形象来源非常广泛,像报纸、广告、电影等视觉材料都是其来源。不过这种卡通式形象并不是他刻意设计的,这和他在上大学期间的经历有很大关系。在上大学时,他就开始在外面接活搞创收。那个时候流行连环画,于是他就从报社接了一个画连环画的任务。但是,这种绘画方式不能按模特儿画,只能想象着编一套程序去创作,于是他画了无数各种各样的构图。在这样特殊的练习中,这种卡通式的形象就不自觉地形成了。

  除了绘画实践之外,这个卡通式形象的诞生也与刘野个人的心理有很大关系。对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刘野有一种天然的回避能力。尽管他也了解外面流行什么,但是他从心底不想轻易受到影响。于是,与中国当代大多数前卫艺术家喜欢与政治、与社会大环境联系在一起的做法不同,他躲在自己的空间里创作,自己跟自己狂欢。当适合这种创作心理的卡通式形象产生之后,这就成了刘野几乎全部的绘画语言。

  从1986年考入中央美院到1989年去德国

留学再到1994年回国,期间虽然受到了美院传统的训练、德国美术教育以及蒙德里安等西方艺术家的影响,画过一段时间比较传统的油画,也画过西方的抽象画,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他各个时期主要的绘画作品还都是刘野式的卡通画。

  尽管他的作品充满了童趣,画面里也充满了儿童的形象,但明眼人一看就便知这分明是在用小孩的形象讲大人们的故事。在这欢乐的画面背后,隐藏着刘野式的忧伤。刘野的人生之路和艺术之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上美院、留学、回国做艺术家,获得了学术和市场的认可,一环自然地链接到下一环,既没有大喜,也没有大悲。虽然没有经历过多大的磨难,不过家人对他的关心及事业上的一帆风顺却给了他另外一种奇怪的感觉,那就是这种外人看来的幸福感带给他的一种别人体会不到的忧伤,这种忧伤在他的内心深处深刻而真实。于是,他将忧伤放在了欢乐的图像背后,用这种喜乐的表象与其背后的哀愁书写他复杂的心意感受。正是这种欲语还休、有意为之的“欲盖弥彰”使他的作品愈加产生出触动观者的特殊魅力。

  尽管画中形象发生过一些细小的变化,但纵观其创作史,很难看出他在哪个时期风格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绘画作品并没有明显的转型”。风格变与不变与艺术家的创作活力并无多大关系,更多的是和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和性格有关。其实风格变化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找到自我,画出更好的作品。刘野在十几年的时间里都在坚持同一种绘画风格,他是在绘画中寻找自我,“一个艺术家只要寻找到自我才算完成任务了,你作品中的形象很像你。这种‘像’不是指写实的自画像,而是指某种性格,那一定会感动别人”。他作品中的形象确实很像他本人,当然这并不是形似,而是某种难以言说的神似。

  今年,他的绘画创作还是在寻找自我,风格较以前没有明显的变化,还是以刘野式的卡通形象为主。但如今他也在尝试着某种突破,“不过现在还处于摸索阶段,在画面上还没有呈现出来”。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