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6000关前震荡加剧 下周热点有望切换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3日 11:41  新闻晨报

  5658.81点。如很多人所料,昨日上证指数在6000点关口前出现了一次较大幅度的回调,13:10左右最大跌幅达到了254.42点。不过在权重股的带领下,午市总算上演大逆转,最后全日仅下跌9.97点,收于5903点。K线图上那根长长的下影线,倒颇似港股8月17日“大奇迹日”的走势。只可惜,“大逆转”的只是上证指数,对于绝大多数股票和持有这些股票的投资者而言,昨日依旧是本周绵绵阴跌中的又一天。

  两市个股跌多涨少

  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国庆后的第一个交易周并不愉快。虽然上证指数一周上涨350.96点,涨幅达到6.32%,但是更精确反应沪深两市总体表现的中证流通指数却高开低走以阴线报收,全周仅上涨1.42%。

  个股方面,过去一周沪深两市上涨的个股仅436家,而下跌的个股达961家。上涨个股中,涨幅超过20%的为60家,涨幅超过10%的为168家,涨幅超过5%的为275家;与此相比,下跌个股中跌幅超过20%的虽然只有16家,但超过10%的却达325家,而跌幅超过5%的更达679家。

  毫无疑问,过去一周是超级权重股的天下。代表上证所市值前50名的上证50指数周涨幅为6.3%,代表沪深两市市值前100名的中证100指数周涨幅为4.72%,而市值前800名上市公司中,剔除市值前100名的中证700指数却下跌2.13%,其中代表市值101-300名的中证200指数下跌0.81%,代表市值301-800名的中证500指数下跌3.78%,中盘股显然成为调整重灾区。

  大象独舞喜忧参半

  本周虽然不少中盘股表现惨淡,但是一众高价大盘股继续狂舞。中国船舶周四上摸300元大关,无疑是本次高价大盘股上攻过程中的冲锋号,根据申万风格指数,高价股指数是本周仅次于新股指数第二强势的板块,周涨幅达到4.54%。

  高价股热潮再起,从长远来看对于股市的建设有正面推动作用。长期以来,A股患有恐高症,2元3元的垃圾股始终受人青睐,而绩优股股价一高也要忙不迭地10送10把股价降下来。相比美国、香港这些成熟股市百元股一大把,万元股也不罕见的局面,“恐高症”无疑是投机心理作怪,把买股票当作菜场买菜,以为股价越低就越便宜。如今大把高价股的出现,尤其是高价股近期的强势表现,让越来越多投资者注意到其魅力所在,也许这将在未来使“恐高症”逐步得到缓解。

  但值得警惕的是,虽然我们有了高价股,有了高价股的优异表现,甚至有了追捧高价股的热情,但是我们却依旧缺乏成熟市场的一个重要特质———估值合理的高价股。香港股市,汇丰控股股价149.9港元,市盈率13.73倍;思捷环球股价125.1港元,市盈率29.61倍;中国移动133.60港元,市盈率39.86倍。A股呢?且不说静态市盈率,即使是2008年预测市盈率,依旧高得吓人。中国船舶88.86倍,山东黄金67.08倍,贵州茅台57.93倍,中国平安60.05倍。这些高价股的2008年预测市盈率都要比港股的静态市盈率来得高,我们不得不担心高价股是不是也玩起“市梦率”来了?

  需提防港股见顶回落

  近期A股大盘蓝筹股暴炒,港股无疑也在推波助澜。过去3个月,恒生国企指数涨幅达到45.36%,“港股直通车”出台后,大量两地上市的国企股的H股股价大幅上扬,无疑为A股的进一步上升提供了理由。

  而“十一”长假期间港股的继续上涨,则为A股权重股的补涨提供了理由。

  但是,作为成熟市场,港股终究不可能无限制涨下去。即使是被视为港股多头领军人物的“亚洲股神”李兆基,近日也发表言论认为,当恒生指数到达30000点时会考虑减持,而昨日恒生指数已报收28838.37点,距离3万大关不过4%的涨幅。更何况,包括巴菲特、ValuePartner这些价值投资者及投资基金已经在纷纷减持港股,这无疑也在提醒我们个中的风险。

  若你还觉得港股不够疯狂,那不妨看看瑞信给出中国神华101港元估值的算法吧,当港股竟然按照A股煤炭股最高市盈率再加上15%的溢价来计算估值时,难道这个股市还不够疯狂?难怪连一向看好中国神华的李兆基都直言“过于急进”。

  港股大升可以间接推高A股,但若港股见顶大跌,同样会给那些两地上市的权重股带来压力,调整的风险不得不防。

  权重股热点可能切换

  目前,很多投资者正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若依旧持有滞涨股,下周如果又是“二八”行情,手中股票必然继续调整;但若换到权重股,却又不得不防权重股恰巧见顶展开调整。

  一方面,港股的见顶可能为A股权重股带来压力;另一方面,权重股行情也消耗了太多的做多动力。根据上证所Topview数据,本周涨幅居前的权重股前期均被大幅增持,这几日后知后觉机构的“抢盘”无疑是其继续走高的重要动力。但在几个交易日的猛涨后,部分机构已经开始对权重股逢高减磅,又还有多少新机构会继续加入“抢盘”行列呢?在没有新基金发行的前提下,不能过分期望存量机构资金在高价位水平下,继续推高权重股行情。

  权重股危险,不等于A股就没得新热点。就像很多人没有想到的,9月27日至10月10上证指数连续阳线期间,表现最好的其实并非跟踪大盘股的上证50ETF,而是跟踪中小板的ETF。在新股热炒的气氛下,充斥新股的中小板继续受资金追捧并不奇怪。此外,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指数期货推出传闻又起的大背景下,市场“抢”完一线蓝筹股,接下来恐怕就该轮到同为沪深300成分股的二线蓝筹股,尤其是其中业绩良好估值相对较低者。

  作者: □晨报记者 张佳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Topview专家版
* 数据实时更新:   无需等到报告期 机构今天买入 明天揭晓
* 分类账户统计数据: 透视是机构控盘还是散户持仓
* 区间分档统计数据: 揭示股票持股集中度
* 席位交易统计:   个股席位成交全曝光 点击进入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