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地产首富 “黑马”能骑多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 02:41 金融投资报

  日前,《福布斯》中文版发布了2007年中国富豪榜,在上榜的40位富豪中,就有15位出自房地产业,占到了上榜人数的近4成。在随后发布的胡润富豪榜中,杨惠妍仍然占据了首富的榜单。地产商靠什么成为财富榜中的“黑马”?这种“脱颖而出”的姿态会延续多久? 种种猜测,随着两个财富榜的暗自较量也浮现在公众视野。

  城头变幻大王旗

  26岁的碧桂园女东家杨惠妍以16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00亿元)的个人资产登上了中国首富的宝座。这无疑是这几天国人们的最大新闻。而去年位居排行榜首位的国美电器“掌门人”黄光裕已经退居排行榜第10位了。用“城头变幻大王旗”来形容富豪们在排行榜上的起落是再恰当不过了。

  记者对《福布斯》发布的2007年中国富豪榜作了粗略的统计,其结果表明,在40位上榜富豪中,有15位出自房地产业(对跨2个及其以上行业者分别计算,以下同),他们分别是,广东碧桂园的杨惠妍,资产16.2亿美元;香港世茂集团的许荣茂,资产7.3亿美元;广东富力集团的张力,资产4.75亿美元;北京SOHO中国的张欣,资产3.8亿美元;北京中国泛海控股集团的卢志强,资产3.7亿美元;北京国美电器的黄光裕,资产3.6亿美元(同时经营零售);除此之外,广东合生创展集团的朱孟依、广东碧桂园的杨贰珠、广东合景泰富地产的孔健岷、广东雅居乐地产的陈卓林、香港中渝实业的张松桥、江苏苏宁电器的张桂平和广东碧桂园的区学铭、苏汝波、张耀垣等也榜上有名。

  记者发现,除房地产业行业富豪较多外,其他行业的上榜富豪都不是太多,制造业6位,矿业3位,食品行业3位,金融、零售、投资、网络、太阳能等行业各2位,机械、服装行业各1位,其他综合性行业6位。

  从区域角度分析,上榜富豪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广东,据统计,在上榜的40位富豪中,广东就占领了12位。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只有3位,而且都集中在四川,他们分别是,位居第12位的新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其个人资产价值3.2亿美元;位居第27位的四川宏达集团的刘沧龙,其个人资产价值2亿美元;位居第32位的恒鼎实业的鲜扬,其个人资产价值1.8亿美元。东西部差距十分明显。

  有意思的是,在随后发布的胡润富豪榜的前10名中,有6个富豪也是做房地产业务的,如果将样本扩展到前40名,有20个富豪是做房地产的。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这表明房地产业行业正处于一个富豪辈出的时代。

  财富为何爱往房地产老板身上“粘”?

  年纪轻轻就拥有1200亿元人民币的个人财富,这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少见的。那么,杨惠妍如此巨额的财富究竟从何而来?这样一些数据可以发现她的发财路径。今年4月20日,碧桂园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以收市价7.27港元计算,持有95.2亿碧桂园股的杨惠妍当天身价即为692.104亿港元,这在当时已经造就了一个可能的“女首富”传说。8月5日,碧桂园公告称,截至7月末,公司总土地储备量达到惊人的4500万平方米(45平方公里,相当于逾半个香港岛的面积),以公开资料来看,碧桂园的土地储备量比土地储备量第二名的开发商多出一倍,巨量土地储备随即拉升投资者信心,碧桂园在香港主板上市挂牌当日股价大涨35.13%,市值达1748亿港元,一跃成为香港市值最大的内地地产股,杨惠妍身价立马涨至1000亿港元左右。

  有专家分析说,低成本购地是房地产开发商的不二法门。碧桂园曾公开宣布,2004年至2006年其土地成本仅是售价的6%-7%。如此体量的土地储备,并不是一日完成的,自2003年以来,房地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征地成为进入的门槛,在“强制拆迁”的制度保障下,房地产商完成了第一波价格低廉的“圈地运动”。来自国土资源部的统计,2005年土地使用费流失近550亿,原因除了投资拉动,滥征、强征农民集体土地外,还有地区之间恶性竞争,采取各种手段竞相压低地价招商引资。土地的廉价获得,导致房地产商大量囤地以抬升房价,再以房屋预售制确保房价“低开高走”,并确保资金来源。

  新政将终结靠地致富的神话

  “杨惠妍只是中国成千上万房地产开发商中的一位代表,只不过她的个人资产很有点扯人‘眼球’。”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陈武元认为。

  按理说,一片土地市价动辄就是几亿甚至几十亿元,任凭是谁,也很难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钱。但开发商之所以出手阔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分期付款、分期拿证——先付部分地款,取得全部或部分土地使用权证;剩下的慢慢给、慢慢拿。实际上,在各地的土地出让中,这种化整为零式的“分期”方式早已相当普遍。虽然土地出让金没有付清,却可以先拿到土地使用权证。于是,开发商们再把土地使用权证作为抵押到银行申请贷款,然后又拿贷款去开发、甚至用贷款去向政府购买新的土地……就在这样的“运作”中,一些开发商的“盘子”越来越大,“财富”也不断膨胀。因此,无论是福布斯富豪榜,还是胡润富豪榜,房地产业的上榜人数都是最多的。

  事实正是如此。碧桂园及杨惠妍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地主”。据报道,截至今年7年底,碧桂园的土地储备量已经达到了惊人的4500万平方米。以每平方米1万元计算,购买这些土地也需要4500亿元。杨惠妍持有碧桂园70%的股份,4500亿的七成超过3000亿,而她的财产只有1300亿,更何况她的钱还不能都用到置地上。那么她是如何买到那么多土地的呢?无外乎两种因素:一是依靠银行贷款,二是采取分期付款,或分期拿证的方式。

  不过,国土资源部最新发布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明确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必须在完全付清土地款的情况下才能获得,不得进行按比例分期发放。也就是说,开发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分期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也许,到明年或者再往后,《福布斯》再次发布富豪榜时,来自房地产业的富豪不再有这么多。“靠地致富不应该成为中国特色。”陈武元说。本报记者 杨成万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