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目前可关注B股、H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1日 07:11 金融投资报

  中证投资徐辉

  进入5000点后,我们提出了一个观点,有条件的投资者应当考虑重新对资产进行配置,增加B、H股的投资比例,增加黄金等可抵御通胀威胁的投资品的投资比例,同时降低A股的投资比例。笔者认为,目前乃至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该策略都是可行的。如果说目前将近6000点的A股,高得令人有缺氧的感觉,从而无计可施的话,那么,目前B股、H股尚处在类似于A股2200点到2800点的水平上,显然还有大展拳脚的空间和机会。

  B股、H股潜在收益大

  由于市盈率的具有统一性,我们可以对各大市场的潜在收益作出比较。从我们的演算数据来看,A股、B股和H股的估值水平是依次降低的;而当我们将中国上市公司利润的增长水平(以2007年增长45%、2008年增长30%)和各个市场的估值水平联系起来,我们会发现:相对于H股的估值水平,B股价格透支了一年左右的未来收益,A股价格透支了两年左右的未来收益;而相对于B股的估值水平而言,A股价格透支了一年左右的未来收益。当然,上海B股和深圳B股存在较大的估值差异,相对于深圳B股而言,上海B股价格透支了一年左右的未来收益。所以,从纯粹的潜在收益的角度看,H股>深圳B股>上海B股>A股。

  另外一个问题是,既然股神巴菲特在大量抛售H股,我们继续投资B、H股是否合算?巴菲特从7月份开始,对其持有的中石油进行了6次减持(截至目前已经公布的数据),持股比例由11.06%下降到5.44%,套现近60亿港元。事实上,此次H股大涨后,欧美一些大行以及李嘉诚等人也加入了售股的行列。笔者认为,巴菲特减持中石油是基于预期收益的考虑。当年,中石油市盈率对BP大幅折价,巴菲特认为不合理,于是大举介入中石油;同样的考虑,现在中石油的市盈率不仅填平了当年的折价,而且出现了大幅溢价。巴菲特同样认为,完全可以用其它的风险收益比更好的品种来取代这项投资。所以,巴菲特卖出中石油并不一定意味着中石油未来股价将走低,当然未来股价上涨速度降低将是比较确定的。同样的推演也可以用在H股和B股上,未来这两个市场整体的上涨速度很可能出现回落,但在中国上市公司今年盈利有望保持25%增长的背景下,两大市场大趋势向好并未改变。

  A股泡沫不会膨胀

  那么,A股会否衍生出不可收拾的股市泡沫呢?笔者认为,从目前调控的力度来看,这种可能性越来越小。我们看到,5·30之后管理层对于股市的调控手段有了很大的变化。直接干预市场的政策少了,间接引导投资的政策考虑多了;调整股市需求的手段少了,调整股市供应的手段多了;调控点位的手段少了,提示风险的频率多了。在这个过程中,最为突出的是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大市场供应,包括提升发行节奏和推出大型

股票,其中建行和

  中国神华的筹资额就都超过1200亿元;二是启动港股直通车。尽管好事多磨,港股直通车近期仍然在前期准备之中,但开通是没有悬念的。港股直通车的开通,相当于在两个水位不同的试管底部插入了一根导管,尽管这根导管可能非常细小,但最终的结果是非常确定的,这就是A、H股价的逐渐接轨。由于H股的估值具有全球性的特征,这根“导管”的插入必将使得A股的估值体系纳入全球体系之中;三是持续的风险提示教育;四是不断加大违规处罚的力度。所以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笔者倾向于认为,尽管目前A股已经出现了泡沫———潜在泡沫也好、实质泡沫也好———但泡沫继续膨胀到不可收拾地步的可能性并不大。事实上,从我们的测算来看,如果A股未来一年的运行中轴维持在目前水平上,届时市场的静态市盈率就将回落到35倍左右。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