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没有非买不可的股票 只有非买不可的价格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3日 13:27 华夏时报

  笔夫专栏连载②

  笔 夫

  对于绝大多数投资人来说,他们亏损的经历往往不是因为买错了股票,而是在不当的时机买入了这只股票。

  就像世界上任何其他的商品一样,你无法得出结论说,这些东西是好的或者说是坏的,你只能说,它是否物有所值,或者说,它是便宜还是贵。

  便宜意味着你是否在合适的时机买入,衡量时机是否恰当的关键是在一个限定的时段里你是否选对了买入的时机。对于一只股价不断攀升的公司来说,如果不设时间限制,总会在往后的某一个点取得盈利,但是过长的调整时间将严重考验投资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即使是处于上升阶段的股票,其回调的幅度最大可能达到60%,这样的幅度是超出绝大多数投资人的心理承受上限的。回调达到20%就会开始动摇投资人的持有决心,当回调超过40%的时候,投资人一定会认为,这家公司的基本面可能发生了重大的转折,而且不知道公司的股票到底会滑向何方,所以选择“割肉”。这就是为什么在牛市行情中,仍有为数众多的投资人会发生严重亏损的原因。

  购买时机决定成败

  一个典型的案例发生在2007年5月30日这天,当时上证指数已经到达4335点的阶段性高点,在随后的5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一度跌至3400点附近,累计跌幅超过20%,而个股方面,有半数以上的

股票在这5个交易日内跌幅超过了40%,很多投资人持股半年的利润在这几个交易日蒸发,而投资人如果在5月29日选择买入的话,则会亏掉了本金的30%。

  所以你不能说这些投资人选错了股票,而只能说是在不当的时机买入了股票。市场上没有绝对的所谓好的股票,好股票经常因为那些看得见的正面因素而使得其价值被高估,也不存在绝对差的股票,事实上,差的股票经常会被低估。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股票买卖主要靠获取价差来收益,市场上没有几个人是真正等着上市公司来分红派息方案的,这就是所谓的投机,看一家上市公司,投资者需要看上5年以上,而投机者只需要5周。

  指数往下翘一丁点儿,巴林银行就破产

  期货交易由于采用保证金交易,所以对于价格的变动就更加敏感,对于投资人入市时机的准确性就更高。当你看好一种衍生品的长期走势而做出做多或做空的决定时,你一定得考虑到这是不是最好的时机。因为一旦其价格走势朝着你看准的方向的相反方向走哪怕一点点,就可能全盘打乱你的全部计划。最典型的例子出现在1995年英国百年老店巴林银行的破产案,其起因就是缘于其在新加坡巴林公司期货经理尼克·里森投资日经225股指期货的一次冒失举动。1995年1月份,日本经济复苏,里森看好日本股市,大量买进股指期货合同,然而, 1995年1月17日突发的日本阪神

地震使日本股市出现大幅下跌。巴林银行的股指期货头寸因此损失金额高达14亿美元,这几乎是巴林银行当时的所有资产。

   本来,这位交易员在当时长期看好日经指数走势并没有错,时隔4个月之后的事实证明,他的判断没有错。但是,他选择了一个非常不恰当的时机介入。股指期货交易属于保证金交易,杠杆效应被数倍地放大,而且因为你是银行,交易所对你的信用非常放心,违规地让其透支开设头寸。如果从历史走势图来看,当时的股指期货也只是陡峭地向下翘了一点点,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点,就葬送了英国这家百年老店,这位年轻的交易员也终因违规交易而铛锒入狱。

  在期货交易中,这样的例子非常典型,股票交易虽然短期价格变动不会对投资人造成期货交易那么大的损失,但是,如果在一些明显错误的位置追高买入,或者在错误的位置“割肉”,那么也会让投资人造成损失,至少也会使其收益率大幅下降。

  选择好的买入时机的关键在于熟练掌握技术要领。投资人难以对市场作出真正准确的判断,事实上如果主观地凭着这些判断去进行操作的话也存在风险,但是,当价格走势触及一些重要技术位置的时候,如果你不尊重其规律也是不明智的,盲目追高或者是因为你不了解价格变动的规律,或者是因为你对于追高的技术位置熟视无睹。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