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华夏银行做多调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2日 16:02 经济观察报

  程志云 袁朝晖

  在银行股的一波行情过后,华夏银行却并没有停下上涨的脚步。

  自从8月末银行股的中报行情结束后,华夏银行却一路上行,在9月18日达到了23.59元的高位。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华夏银行股价一路飙升了一倍以上。

  伴随着股价的飙升,华夏银行引来了更加多元化的投资者。除了前期进入的QFII、

社保基金、公募基金之外,包括保险资金与私募基金最近也在积极做多华夏银行。

  谁在看多华夏?

  实际上,从二季度开始不少机构就已经悄然进入华夏银行。根据华夏银行中报显示,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除了全国社保基金106组合大幅增仓4500万股之外,其余的都是新进入者。但华夏银行在整个2季度股价都稳定在10元附近。

  而在最近一波银行股行情中,华夏银行突然提前启动。从7月16日收盘10.69元,到9月18日,23.59元,仅仅一个多月,华夏银行的累计涨幅超过了100%,而同期,广为业内人士看好的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其股价最高涨幅也不过50%左右。

  据了解,从8月初开始,南方、大成、长盛基金等诸多机构都在大量买入华夏银行。其中,一位基金经理告诉本报,华夏银行最大的看点就是价值低估。

  券商分析报告似乎也支持这个观点。天相投资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相对于市场对宁波银行成长性乐观的估值,我们认为具有全国性网络布局和客户基础的中小股份制银行的估值相对偏低。如果宁波银行估值水平持续保持在目前高位上,其他全国性中小股份制银行在估值上就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而一位国金证券的分析师指出,按照华夏公司当时12元左右的市价,仅仅相当于公司2008年13倍的PE和2.94倍的PB值,股价被严重低估。该分析师预期华夏银行未来6-12月内股价为18.59元。

  仅仅2、3个月后,对华夏银行的乐观预期就获得了市场认可。

  8月26日,华夏银行发布中期业绩,每股收益0.24元,净利润同比增长35.51%。而此时华夏银行股价收为20.42元。

  实际上,此时对于华夏银行的估值分析师们出现了分歧。

  乐观的分析师认为,业绩状态基本符合预期。公司拨备水平在不断提高,不良贷款比例有所下降,正在推进与德意志银行等外方股东的战略合作……预期6个月内的股价在22元左右。

  而另一些分析师认为,公司的存款吸收乏力,资金头寸趋于紧张,资产质量仍不容乐观,仅仅给于14-16元的估值。即便是给于高估值的分析师也纷纷调低了华夏银行评级至中性。

  然而,令市场惊奇的是,就在银行股普遍出现上涨疲态的时候,华夏银行经过短暂的盘整,再次拉高到23元上方。

  有迹象表明,除了社保、QFII、公募基金之外,保险资金也非常看好华夏银行,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已经有一些保险投资者到华夏银行调研,并且准备积极介入。而在公募基金的带动下,很多私募基金经理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纷纷抢筹。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一个月以前,华夏银行的机构持仓比例为33%左右。而到目前为止,机构持股比例已经上升到59%。华夏银行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机构重仓股了。

  北京金融题材

  目前机构突然看多华夏或许和北京市的金融变局有很大关系,而在这里翟鸿祥可能是个关键人物。

  翟鸿祥任北京市分管金融的常务副市长期间,曾操刀华夏证券重组,十分熟悉金融业,曾历任北京市审计局局长、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兼市地方税务局局长。

  2007年6月28日,华夏银行召开四届二十一次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改选翟鸿祥为公司董事长。

  仅仅半个月后,华夏银行股价悄然启动。

  华夏银行人士表示:“翟董事长空降华夏银行时间不长,但已经多次和北京市国资企业沟通工作,给华夏银行下一步发展带来良好的外部环境。”

  市场普遍预期,翟鸿翔给华夏银行并非仅仅是带来了国资资源,而是带来整合北京市属金融平台的一盘棋局。

  知情人士透露,从政策面上看,北京市国资去年基于金融领域高风险的考虑,放弃了华夏证券的重组,北京证券卖给了德银。一方面,这些金融企业价值不菲卖掉十分可惜,而另一方面,北京市也缺少了打造金融平台的核心企业。因此,北京市国资希望以华夏银行为平台整合北京市的金融机构,打造北京市的金融平台。

  实际上,比北京更快一步,上海金融国资蓝本已经初步成型。

  根据上海国资的思路,浦发银行未来将成为上海金融控股公司的核心。今年以来,浦发银行的股价已经实现约200%的涨幅。

  而目前,北京市国资手中的金融机构仅仅有华夏银行、北京银行和北京农商行。其中,北京银行在全国城市

商业银行中首屈一指,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跨区域城商行之一。而华夏银行作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全国拥有相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双方的外资也具有互补性,德银更善于公司业务和批发业务,而ING则在零售银行方面很有特点。北京市国资希望两个机构形成合力。

  该人士指出,一种思路是,北京市国资有意主导通过两家银行相互定向增发的形式来实现对接,同时增强北京市国资对其控制力。未来,在市政府的主导下,逐步合并华夏银行和北京银行,使华夏银行最终成为一个立足北京,辐射全国的中等商业银行。

  从另一个角度讲,华夏银行核心资本补足也势在必行。一位分析师指出,到2007年末,华夏银行的核心资本已只能支持500-600亿的风险资产扩张,这只相当于其过去三年年均新增贷款的138%,相当于今年上半年贷款新增额的167%。

  但是,目前对于华夏银行与北京银行的交叉持股还存有诸多变数。知情人士透露,北京银行和华夏银行都和外资股东签署了保持一定股权的比例,如果进行定向增发很可能会提高增持的成本。此外,华夏银行的一些原有股东很可能由于股权被冻结而无法参与增发,导致股权被稀释。“他们很可能也会反对。”该人士称。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