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中小企业上市 新加坡是很好的候选地点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 07:44 理财周报
理财周报记者 陶喜年/文 2007年7月19日,万香国际有限公司在新交所举行上市交易仪式。万香国际这次IPO共发行股票9200万股,融资2668万新元(折合约13246万元人民币)。 来自新交所的数字显示,截至7月底,中国已有大约124家企业在新交所挂牌上市。 “新加坡是国际化的资本市场,不管从哪个角度说,中国企业要到海外融资,新加坡都是很好的候选地点。”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部副总监吴科春向中国的企业伸出了橄榄枝。 已有124家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 “将上市地点选在新加坡,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二是我们认为在新加坡上市,能为公司赢得更加广阔的国际发展空间。” 万香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春南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万香国际主要从事天然及合成香料、香精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业务,产品大部分外销。早在2005年的时候,万香国际就将目光转向海外,积极筹备在境外上市事宜。 在与境外投行的接触中,万香国际了解到,相比香港,新加坡对中小企业上市门槛特别低,特别欢迎中国制造类企业前去上市,于是决定将新加坡作为上市的第一选择。2006年初,万香国际公司注册成立,上市事宜排上日程。当年12月,公司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正式递交上市申请。7个月之后,李春南终偿夙愿。 天香国际走的上市之路颇具代表性,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上市大都选择境外注册、境外上市等方式,利用国际上一些地方的高度开放,在英属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等地注册,然后将境内公司的资产、业务等注入到境外公司内,进行股权互换,最后在新加坡上市。 据新交所上市部副总监吴科春介绍,截至7月底新加坡交易所共有732家上市公司,其中264家是非新加坡的公司,占总数的36%。吴科春表示,新交所特别重视中国的中小企业。 吴科春透露,仅今年就有10余家中国公司在新加坡上市。全部124家来自中国的上市公司范围涵盖了中国19个省市,其中广东、江苏、山东3省占比重最大,分别有25家、21家和19家,占二分之一强。 虽然大部分企业集中在东部沿海省份,但近年来河南、湖南等中部地区和四川、广西等西部地区也陆续有公司在新加坡上市。从行业分布上说,这些公司集中于制造业,占比达80%。 五大特色吸引中国企业 目前,新加坡有资金充裕的基金管理中心,有投资专家、基金经理1300名,金融机构超过900家,基金总额7204亿新元。 据吴科春介绍,新加坡证券交易所有五大特色:第一,制造业公司所占比重大。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涵盖了制造、金融、商贸、地产、服务等行业。第二,外国企业比重高,国际化程度高,目前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这里挂牌上市,他们在新加坡并没有业务运作。第三,证券流动性相对较大。第四,有大量的机构投资者。第五,有成熟和活跃的二级市场供增发融资。 新加坡的创业板则免除了利润和营业记录等要求,而且对利润指标没有硬性规定,主要要求公司具备一定的素质和发展潜能。另外在新加坡上市对企业在银行尤其是在当地银行融资,将会有很大好处,这也是吸引中国企业“趋之若鹜”的原因。 “新加坡交易所的入市门槛低,这一点是中国中小企业前往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重要优势”,李春南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像我们这样的传统产业的制造业公司,如果在香港或国内上市,不仅难度大,而且风头肯定被那些国有大型企业盖过;相反新交所上市企业少,大企业不多,我们很容易得到公众的了解和评估。” 26家主理商活跃新加坡投行市场 在新加坡交易所官方网站上,有一个主理商名录,上面一共有26家主理商,其中包括法国巴黎百富勤、星展银行、丰隆金融、野村证券(新加坡)等世界著名投行的名单。不过,真正活跃的主理商仅有10家左右。 中国建设银行新加坡分行也在名录之中,这是记者所能了解到的唯一一家中资背景的新加坡投行。该行的投资银行部负责人陈先生告诉理财周报记者,自2004年新加坡分行成立以来,已经有2家大陆企业通过他们成功在新加坡上市,包括2006年2月上市的山东鲁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2007年5月上市的深圳威力印刷厂。 “国内跟我们联系的一般都是制造业企业,规模有大有小。中小企业在新加坡上市,门槛比国内低一些,而且更容易得到市场的关注,这其中还包括国际基金。”陈先生说。 据陈先生介绍,中国公司要在新加坡上市,应当选定一家设在新加坡的金融机构作为上市主理商。上市主理商在公司准备上市的过程中,不单主理公司股票推出,也代表公司呈上上市申请。主理商也会直接与新加坡交易所联系,处理申请上市过程中的其它相关问题。 威豪金融集团是承接中国企业新加坡上市最多的主理商,集团上市部服务主席朱治光在新加坡有“上市天王”之称。9月12日,当记者联系到他时,他正在沈阳一家公司考察。 “自2000年成立以来,威豪已经介绍30多家中国企业到新加坡上市。从去年开始,因为受到政策限制,我们开展业务的机会少了许多。但今年还是有很多中国企业跟我们联系,想在新加坡上市。” 朱治光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