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股指高企学会避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3日 09:18 金融投资报

  本周二上证指数暴跌241点,无异于给广大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那么,在目前大盘点位高企、系统性风险堆积的情况下,投资者特别应规避哪些板块、行业及其个股的风险?如何顺势而为,获取更高的回报?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西南证券总部研发中心总经理张世源,他就目前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规避的品种、建仓时机、建仓重点及操作策略发表了看法。

  估值水平:

  普遍偏高,“价值洼地”消失

  张世源说,目前大盘点位在5000点以上,应该说,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都已经很高了。这无论与A股市场历史上的估值水平相比,还是与香港地区的H股估值水平相比,抑或是与境外其他股市的估值水平相比,都是偏高的,目前A股与H股的平均估值水平之比为1.9∶1,即A股估值水平高出H股估值水平90%。

  从行业和板块来看,由于轮番上涨,现在已很难找到“价值洼地”了。如果说在“5·30”股价大幅下跌之际的蓝筹股尚有一些个股处于“价值洼地”,估值水平相对偏低的话,那么,这样的个股现在已不复存在,如地产板块中的一些个股,市盈率已上百倍,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找到估值比较合理的板块。

  正由于此,当本周二大盘大幅走低时,多达1405只个股下跌,逆势上扬的只有87只个股,另有106只个股与上一个交易日持平,而且有100多只个股跌停,这种现象在过去是不多见的。一些前期涨幅较大、市盈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个股如江南重工新中基都是此次跌幅靠前的品种。此种现象表明,技术面上要求有一个大的回调,而8月份CPI指数的公布只是一个引发市场大幅震荡的“导火线”。

  规避品种:

  权证、ST股、题材股、消息股

  张世源认为,在目前的估值水平下,操作起来难度将大大增加,应该尽量规避那些风险系数特别高的品种。

  一是权证。我国目前交易的权证全部为股票权证,它本身就是一个风险系数极高的品种。如果说炒作股票在遇到市场大幅下跌时还可以收回部分价值或者当上市公司的股东,那么,权证则有可能由“一夜暴富”的“纸上财富”变为一文不值的一张废张。权证的投机性质最为突出,建议在目前情况下远离权证为宜。

  二是ST股。“这是一个没有业绩作支撑的个股群体”,张世源说,这类股票在大盘点位较低时,往往表现出价位较低的特点,很容易被部分中小投资者选中,而且在牛市行情下还会跟风上涨,让部分投资者或投机者赚了钱。“但在估值水平普遍偏高,系统性风险加大的今天,这种无业绩支撑的ST股,其投资风险会多于投资机会。”张世源认为,如果把握得好,可以适当对这类个股进行短线投资,但不宜作中长线。

  三是题材股。张世源认为,投资股票难免要关注题材,这无可厚非,但应把握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坚持在价值投资的前提下关注题材。如果仅有所谓“题材”,而无投资价值支撑,这种题材难免会成为“陷阱”;二是当系统性风险较高时,题材股也难逃跟随大盘下滑的命运。

  张世源认为,消息股也往往是靠不住的,因为这类股票的前景极不确定,大多数难以兑现消息所传的内容,也许偶有收获,但如果将其作为一条规律对待无异于“守株待兔”。

  对于“蓝筹泡沫”一说,张世源表示赞同。他认为,目前,蓝筹股的股价上涨幅度已高于其业绩增长幅度。如果三季报公布的业绩增幅低于预期,蓝筹股的泡沫就难以消除。同时,还应关注政策面对蓝筹股的影响,如地产类个股近年来一直受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近日央行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发行央行票据、财政部发行2000亿元特别国债,这些都将使银行可放贷资金减少,房地产开发资金受限;再加上买房成本的大幅提高,将抑制购房者的冲动和欲望。有机构预计在未来24个月内,中国房地产业将“见顶”,随后将走“下坡路”。因此,对于这类风光背后有隐忧的个股,也应谨慎对待。

  建仓建议:

  静待调整,慎选个股

  张世源认为,近期股市将以调整为主,更应坚持价值投资原则,建仓品种的选择,还应规避周期性行业,特别是中长线投资者更应深入研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可以重点考虑广义性消费行业。

  张世源解释说,广义性消费行业包括的范围比较宽泛,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食品、饮料、商业零售等,也包括消费升级换代的汽车、电脑、旅游、保健等。中国本身就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现在已进入了“人口红利期”,这个消费群体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消费群体,就连外商也十分眼红。这个行业的上市公司不少,尽管各有差异,但行业景气度高企,彰显其投资价值不菲。

  “同时,还应在建仓时考虑个股抵御大盘下跌风险的能力。”张世源认为,这主要考察其市盈率的高低,如目前高速公路板块中的粤高速A、赣粤高速等,其市盈率只有20倍多一点;峨眉山A由于属于景区垄断型企业,也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在建仓时机的选择上,张世源认为10月下旬比较适宜。“此轮调整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到时会消除部分泡沫,到10月下旬建仓的成本会比较现在低一些;另外‘十七大’将于10月15日召开,届时将进一步明确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确定发展资本市场的战略,这将使市场重回上升通道”,他认为。

  目前策略:

  盯紧机构,多看少动

  “股市也跟人一样,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运动后需要休整,积聚新一轮运动的能量。”张世源认为,大盘在一年多时间里上涨了4000点以上,必然需要有一个休整期,不少机构投资者嘴上虽然都在说看好后市,其实不少权重股的调整在屡创新高时就悄悄展开,基金也在暗中减仓,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信证券、深万科都被机构减持,只是其他品种的上涨掩盖了一批主流资金抛售对市场的影响。

  张世源认为,机构的减持行为可以被中小投资者借鉴,在市场形势尚不明朗,调整尚不充分的情况下,最好多看少动。一看政策面,中国经济过热迹象实际上已经出现,流动性泛滥势头还未从根本上改变,央行及财政部还有可能联手出台高控组合拳;二看市场变化。红筹股回归、IPO提速将给市场增加供给量,从而改变供求关系;三看上市公司业绩。三季报在国庆大假后将陆续披露,其业绩状况直接改变个股的估值水平。张世源认为,频繁换股的风险很大,除了市场风险外,还有机会成本风险,持有了一只好股票,最好让它长“大”后再出手获利。 本报记者杨成万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