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港股直投莫蹈B股覆辙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 15:03 《理财周刊》
现在恒指已经是历史高点,到真正开放时兴许还会涨得更高,老外完全可以将赚得钵满盆满的一部分筹码高价抛给内地股民,内地股民接过的兴许又是最后一棒! 文/贺宛男 自从8月21日,国家外管局宣布在天津试点个人直接投资港股以来,有关直投的消息便纷纷扬扬、模棱两可、甚至前后矛盾的铺天盖地而来。 8月21日外管局试点办法刚发布,8月22日,天津中行即开始受理“港股直投”的预约登记,当时入市起点定为10万元。 8月23日,中行董事长肖钢又表示,不仅仅是天津,全国40个重点城市也将陆续铺开,很多城市随即闻风而动接受预约;之后,一些媒体发布了9月1日将开通直投第一单的消息。可到了9月1日,预期中的第一单并未出海,港股直投将缓行的猜测却在坊间传开。9月5日,中国证券报援引权威人士的话说,直投有望在两个月内推出,届时将在天津、北京、上海、广州四城市试行,中行、工行、建行有望同时开展此项业务,准入门槛为30万元。然而第二天,上海证券报即予以否认,称直投方案尚在协调中,30万元门槛并未最终确定。 从官方来说,真正发声音的就外管局一家,出台的只是一个“试行办法”,与资本市场关系密切的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却始终没有公开表态,证监会倒是加快了QDII的审批速度,给人隐隐约约地一种“你要个人直投,我要机构先行”的不和谐音。 至于让人措手不及地开通直投的原因,无非是以下四点: 第一,国家外汇实在太多,直投可缓解日益增多的外汇的压力。 第二,支持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香港联交所主席夏佳理9月3日在内蒙古的一段讲话是最好的注脚。夏佳理说:“内地居民投资香港股市试点工作,将会扩大香港证券市场交易规模,使投资活动更加活跃,对香港证券行业乃至金融业发展产生正面影响,香港各界对此非常欣赏和感激。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金融业的发展对香港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希望中央政府在这些方面能给予支持。”事实上,正是直投消息,刺激港股迅速摆脱美国次级债阴影,8月21日直投消息发布至今,恒生指数涨幅已达20%,国企指数更达27%。 第三,拓宽国内居民的投资视野和投资渠道,让国人分享更好更多、更为价廉物美的投资品种。 第四,隐约流露出A股市场估值偏高,希望借直投港股平抑和降低A股风险的意图。 这四点理由中,第一、第二点无疑是主要的,所有这些都无可厚非。但开放国际资本市场这样一件大事,凭的仅仅是外管局一纸级别很低的“试行办法”,有关方面显然没有统一认识和作好必要的准备,就仓促推出,不由使人想起2001年6月1日的B股开放。 想当初B股开放之日就是内地股民套牢之时,而且一套就是6年,2001年6月1日创下的高点(230点)直到2007年5月才得以攻克!现在回头来看,B股的悲剧在于,从2001年2月19日宣布到6月1日开放,有三个多月时间,这三个多月中,上证B指从80多点涨到230点,足足涨了3倍,老外有足够的时间胜利大逃亡,B股开放是在指数最高位时的开放,内地股民接过的是最后一棒!从此以后,B股就成了死水一潭,即便现在走到300多点,还是死不死活不活的,B股开放是中国资本市场最大的败笔!尽管B股市值至今不过1000亿元,不足23万亿市值的1%,可是对当初从老外手中接过最后一棒的B股投资者来说,损失的可是100%甚至更多! 有人说,现在开放港股,同当年开放B股的情形已大不一样,B股那么小,而港股那么大。是的,但有一点却很相似:即从8月21日宣布开放,到真正出海大概也要两三个月时间,现在恒指已经是历史高点,到真正开放时兴许还会涨得更高,老外完全可以将赚得钵满盆满的一部分筹码高价抛给内地股民,内地股民接过的兴许又是最后一棒!再看市场规模,目前A股流通市值7万多亿,可港股市值达17-18万亿,而港股估值却是A股的一半,到直投开放之日,内地股民会不会舍A股而投港股,来个港股、A股两头套牢? 但愿这是杞人忧天,但这样的风险并非不存在。在笔者看来,管理层要做的第一件大事还是H股、红筹股回归,通过优质筹码供给的增加逐步降低投资A股的风险。至于港股,则只要有步骤地开放QDII,加上极少数城市开通直投。 已经把一个B股弄死了,不要再把好端端的A股弄僵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