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9·11暴跌风起于青萍之末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 05:33 金融投资报

  241点“风险教育”来真的了!

  高位运行的沪深大盘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昨日,两市大盘伴随着8月CPI数据出炉,呈现放量下跌格局。早盘上证指数在冲击5400点未果的情况下开始震荡走低,午后更出现大幅跳水,连续跌破5300、5200点大关,全天沪指重挫241点,跌幅达4.51%;深成指下跌789点,跌幅4.40%。截至昨日收盘,沪深两市有1691只个股下跌,其中沪市有804家下跌,深市主板有633家下跌,中小板有153家下跌,B股市场有111家个股下跌。

  风起于青萍之末。政策面上的一系列动作以及对后市政策调控的预期最终导致大盘暴跌。9月7日,中国证监会组织召开“投资者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尚福林主席亲自“主讲”投资者风险教育,在资本市场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常规性紧缩政策再次施行,吸纳流动性力度超前。继年内第7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后,2000亿特别国债面向市场发行,加之建行A股发行在即,这一史上最大IPO对市场资金面形成直接压力;此外,昨日统计局公布8月经济数据,CPI继续高位运行。8月份,CPI同比上涨6.5%,从月环比看,比上月上涨1.2%。联想到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出席国际清算银行会议时表示,对通货膨胀感到担忧,市场预期,央行为缓解通胀的压力可能再次采取加息措施。

  9·11会否再现5·30暴跌的惨烈之势?部分市场人士认为本论调整的级别可能较高。申银万国

证券分析师钱启敏预计,本轮调整的低点位置在4600~4750点区间的可能性较大。中证投资分析师徐辉认为,以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A股投资的风险已经相当大,寻求战略防御之策显得愈来愈迫切。对于目前仍然重仓的投资者,专业人士建议,可借市场反弹时减磅,降低仓位至半仓以下,保持操作灵活性。

  本报记者王晓雨

  基金视点

  牛市基础不会瞬间改变

  昨日,沪深股市暴跌,其中,上海市场下跌241点,跌幅达4.51%。这是否意味着牛市行情将发生逆转?后市将走向何方?对此,基金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国联安基金:暴跌不改变牛市基本面

  国联安基金研究总监陈明月说,此次暴跌与今年“5·30”暴跌的原因不同,“5·30”暴跌是由提高印花税率引起的,它带给市场的

  影响程度远远大于此次因CPI指数上涨带给市场的影响程度。因为印花税的提高直接导致交易成本的上升,而此次暴跌,一方面是因为CPI指数上升,另一方面因为大盘连续上涨多时,大盘有技术性的回调要求。而调整将带给投资者两方面的机会:一是择机建仓;二是理清思路,调整投资策略,学会价值投资。

  陈明月认为,尽管遭遇了昨日的暴跌,但还不致于改变牛市的基本面。这个基本面就是中国宏观经济继续保持增长势头;上市公司业绩得到提高;

人民币升值仍将继续;股改后的上市公司使大小股东有了共同的利益基础,大股东愿注入优质资产到上市公司。

  陈明月同时称,目前不少个股的价位还停留在4300点上,在这些个股中不乏有投资价值的个股,关键在于挖掘。同时近期应密切关注政策面的变化对相关板块的影响,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对银行板块、

房地产板块的影响等。

  富国基金:行情将视后续政策力度而定

  富国基金西南区域经理李曦认为,此次国家统计局公布的8月份CPI指数比7月份上涨了0.9个百分点,如果按目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扣除利息税)3.42%作为比较基数,存款的负利率高达3.08个百分点。在此情况下,银行存款已失去吸引力,储蓄资金向股市流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接下来的将就是央行再次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李曦说,后市将取决于后续政策的出台时间及力度。就时间而言,如果央行立即出台加息政策,就有可能被市场理解为“利空出尽是利好”,大盘会很快止跌回升;如果央行迟迟不出台加息政策,则会使投资者不敢放开手脚,市场还将继续下跌。

  对于政策力度而言,李曦认为,如果仍按0.27个百分点的幅度加息,存款的实际收益只增加0.2565个百分点,不足以使股市资金回流到银行。但估计央行不会提高升息幅度,因为中国经济稳定运行毕竟还是第一位的。

  本报记者杨成万

  原因透析

  利空叠加环境趋紧

  从目前看,多空格局已经改变,后市有望进入震荡调整阶段,周三弱势反弹后下半周还有继续探底。

  首先,股市环境明显趋紧,出现类似于“5.30”之前的状况。一方面管理层再次大力呼吁加强投资者教育,控制市场风险。从上周起,证监会尚福林主席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加强投资者教育,同时要加大执法力度、强化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相互制衡、自我约束机制。另一方面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出台,央行再次升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财政部开始发行特种国债,降低货币流动性,证监会加速审批建设银行、中海油服等H股的回归等。这些情况,在“5.30”之前都曾经出现过,表明管理层希望通过多种手段,间接调控市场过快的上升节奏。随着政策密集度越来越高,调控信号也日渐明显,最终导致行情的调整。

  其次,就市场本身而言,也有阶段性调整的要求。从盘面看,周二行情的暴跌和2000亿元特种国债没有直接关联,因为上午大盘走得还相当稳健。但国家统计局上午公布了8月份CPI指数为6.5%,不仅创出了从97年至今的近十年来的新高,也大大超出先前市场预料。由于目前银行的存款利率只有3.6%,因此将近3%的利率倒挂使得升息压力陡然而增,这是导致昨天尾市放量暴跌的直接导火线。但从深层次看,上证大盘从7月上旬的3563点涨到上周最高5412点,累计涨幅将近2000点,而指数的运行基本上是单边冒进、长途奔袭,期间积累了巨大的获利盘而没有经过消化调整,市场本身有明显的“空心化”成分,这是引发行情调整的深层因素。从目前看,5113点的指数并不是充分消化的位置,只是调整的刚刚开始。我们综合分析认为,本轮调整的低点位置在4600~4750点区间的可能性较大。

  申银万国钱启敏

  趋势研判

  面临较大调整级别

  上证指数自上周四起三冲5400点而不过,且一跌就跌回到两周来的最低点附近,期间两市成交又放出两个多月来的最大值,这一切均从技术上表明,起码从7月6日启动的这一波升浪,将会转入调整,大盘要歇一歇了。

  2000亿元特别国债向社会公开发行与八月份CPI再创新高对于沪深股市构成了双重的打击。目前评估紧缩政策对于股市有何影响时,重点应着眼于其系列性的步骤所带来的最终后果,而不是就某项单一的调控手段会产生什么作用说事,否则就会陷入过去每次利空出尽皆化作利好,对紧缩政策无所畏惧的错误泥潭。须知紧缩调控的威慑力度是与股指的高度成正比的,同样性质、同样内容的调控政策,在不同的股指高度上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这也是最后一根稻草为什么能压垮骆驼的谜底所在。换言之,随着股指的攀高,任何一项调控政策都有成为最后一根稻草的可能,那怕它是看来毫不起眼、杀伤力并不大的一项政策。

  从技术角度观察,昨日的长阴意味着此次调控的级别将较高,5050点的缺口将要回补是肯定的,4562点处的缺口是否也会很快回补还得看情况。鉴于市场目前新开户数不减,调整不易以连续急跌大跌的方式进行,而是会一波三折。但不管怎样,在调整之势初成的情况下,还是借反弹退出观望为佳。

  阮华

  防御策略

  两大泡沫化生存方式

  当前进行A股投资的实质在于,投资者在集体参与一场可怕的游戏,游戏中的很多人知道,最终股价会出现大幅下挫;但是看到在数月内、数年内泡沫仍然存在扩张的可能,谁也不愿意退出这个游戏———其中大多数人相信,他们能够在盛宴结束前的一刻离开———更何况在负利率的前提下,你持有现金肯定是亏损的。以8月份的数据看,持有现金的实际亏损是6.5%(年化收益),而持有股票等资产的收益,目前来看远远超过了通胀的水平。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股票投资呢?笔者前期提出了两条泡沫化生存方式:一是增强A股投资的防御性,在整体高估中寻找相对确定的品种显得尤为重要。以银行、地产和保险为代表的金融板块,以及以酒类、医药、食品、家电、汽车为代表的消费板块值得关注。其次,在整体高估的背景下寻求相对低估的板块,如钢铁、造纸、航运等板块中的优势企业。二是转投B股、H股以做实两年来的牛市利润。B股、H股的上市公司同样是中国的上市公司,它们在实际负利率的背景下,利润同样将大幅提升;但由于其目前较低的估值水平———大致为A股的一半左右,使得其PEG处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水平上。

  归纳以上观点,笔者认为,首先,人民币加息周期可能已经来临;其次,中短期来看,A股大幅调整的几率不大。短期内市场振荡主要源于恐惧,央行实施加息后,市场反而可能恢复平稳;第三,以一个较长的时期来看,A股投资的风险已经相当大,寻求战略防御之策显得愈来愈迫切。

  中证投资徐辉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