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机构不会大减仓 下跌是调仓机会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2日 00:33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孙立云 利空累积效应终于显现,昨日沪市A股大跌近250点。无论是银行地产等一线蓝筹股,还是一些二三线蓝筹,都未能幸免于大跌,似乎表明机构资金已有减仓之意。作为目前市场上最大的流通股持有者———基金更是A股市场的主流机构资金,因此,基金后市的动向无疑将对大盘的方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金面临突围压力 对于基金来说,资金与估值的矛盾是目前面临需要突围的压力: 一是资金充裕。股市中存量资金增长速度在加快,8月份达到1.3万亿元,而基金发行仍在进行,特别是在CPI走高进一步使储蓄资金处于高负利率状态的情况下,反过来促使投资资金规模扩容,那就是大量资金参与申购基金的行列,使得机构资金供应只会增多,这段时间蓝筹股轮番走强,就是蓝筹股筹码的供应与强大的资金扩容高度的不匹配。 二是估值的因素。随着不断有基民进入,基金不断建仓蓝筹股,前期A股市场的大幅上涨,使得A股市场的估值水平迅速上升,沪深300平均动态市盈率已达到37倍,与周边市场相比较,显得相对贵了一些。这也就考验着机构资金的投资智慧,如何消除资金推动性的蓝筹股行情,是在37倍动态市盈率的估值基础上继续拉高板块行情,使得泡沫越吹越大,还是转移阵地,挖掘个股行情呢?这是摆在基金等机构资金面前的最为关键的选择。 基金已提前小幅减仓 8月底以来,市场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前期强势的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一线指标股开始出现调整震荡,而一些前期滞涨的二三线蓝筹,尤其是防御性比较明显的相对低估值的化工、有色、煤炭等行业则轮番表现。 这在分析师看来,从8月底以来,以基金为主的机构已经开始了一定幅度的减仓。另外,随之而来的开放式基金分红热潮也印证了基金需要进行一定的减仓套现。当然,这种减仓幅度并不大,减仓的同时是为了调整仓位结构。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昨日就表示,目前公司一基金的仓位在70%~80%,虽然比最高时90%相比确实有所减少,但百分之七八十的仓位肯定是要保持的。 可以看到,昨日市场是在最后一个小时内突然快速下跌,特别是收盘前的最后半个小时,股指迅速下跌超过100点。万国测评研究部主管周戎认为,在最后时刻杀跌的可能散户和机构都有。 广州万隆分析师凌学文认为,机构杀跌原因部分是因为一些股票估值泡沫较大,另一部分是博弈心态使然,昨日公布8月CPI数据高达6.5%,表明加息将成为必然,机构周二提前对此利空做出了反映,不过主动减仓行为正是为了争得下一步的主动权。 调仓可能大于减仓 凌学文认为,对于机构投资人而言,长期投资行为是建立在对宏观经济面和个股估值水平的基础上。“5·30”大跌时,为什么机构勇于坚守重仓股?就因为机构投资人眼里的牛市基础没有改变。 他指出,从宏观经济来看,CPI数据高企表明经济过热,国民经济景气周期还没有结束的迹象,甚至离拐点还很遥远,因此,牛市的宏观经济基础还在。 就市场估值水平而言,凌学文认为,目前沪深两市去除少量垃圾股后的平均市盈率为45倍左右,对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而言,这个市盈率水平只能算略有泡沫,牛市之中市场略有泡沫是正常现象,因此,估值水平支持牛市发展。 “如果多数机构持相同观点,则在这个机构初步主导的市场中暂时不会有大规模的长线平仓盘出现,市场没有连续暴跌的基础。”凌学文说。 渤海投资秦洪也认同表示,基金为代表的机构资金为了突破估值矛盾,并不是盲目的减仓,而是另辟蹊径,开辟新的“投资园地”,毕竟在人民币升值趋势越发明朗的背景下,减仓相当于逆势操作。 因为海外市场的经验显示,股票市场趋势与本币升值趋势是同向的而不是反向的,既如此,A股市场向上的趋势并未改变。基金等机构资金并不会大幅减仓,而是将目光锁定在那些能够抗高估值风险的个股中。 昨日,一基金人士的话恰恰印证了在大跌后,基金资金更倾向于趁低吸纳股票,而不是继续杀跌。一基金内部人士就告诉记者,昨日下跌属于正常性调整,如果短期内股指下探到5000点,基金就会加仓,因为目前基金的仓位也不重。“股指在5000点有支撑,深调的可能性不大。” 德邦证券古敬东继续表示,从目前每日基民保持20万户的水平来看,申购基金的资金并未出现衰竭现象,流动性方面还是相当充裕的。 因此基金在后市的动向,更大可能是调仓,而不是减仓。“机构因调仓而引起的市场波动不会是市场普跌,而是板块出现轮动。”古敬东说。 周戎表示,后市可以观察一线蓝筹金融地产及含H股A股的走向,如果继续破位下跌,那表明基金开始大幅减仓,深度调整的危险也就不期而至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