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哈药教父刘存周接任国药董事长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6日 10:30 中国证券网
“我已经开始到国药集团工作了。”9月5日,刘存周告诉本报记者。 这位中国医药界的标志性人物,终于在62岁时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新起点。 国内最大的医药商业集团——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下简称“国药集团”)董事长郑鸿因年龄原因卸任,接替她的新董事长正是刘存周。 9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悄然挂出一条消息:“刘存周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及改制后)董事长(外部董事,聘期从2007年8月至2008年12 月),佘鲁林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及改制后)法定代表人。郑鸿(女)不再担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董事职务。” 国药集团换帅由此落定。 刘存周是国内医药界不能抹去的名字之一。当年,他一手将哈药从亏损几亿元的小药厂,打造成年销售额近百亿元的哈药集团,并试图通过产权改革将企业做大做强。虽然最后因为重组思路与相关部门相异而黯然辞职,但他在医药界的影响从未淡去。 此番加盟国药,刘存周将给国药集团带来怎样的改变,国药是否能避免被并购的命运? 董事会试点 刘存周的大名,在医药界可谓无人不知。 他是曾经的“哈药教父”。在主持哈药期间,刘存周不仅使集团销售利税大幅增长,还对产权改革有颇多想法。他希望通过引入外部股东,推动哈药建立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避免政府一股独大过多干预,使哈药能在一个顺畅的体制通道中尽快变身为国内医药产业巨头。 但刘存周希望引入国内同行强强联手的思路并没有得到最后的认可。2004年底,哈药成功引入中信华平等资本力量实施重组,刘存周也递交了辞职报告,随后加盟民营医药企业东盛集团,出任首席执行官。 此后,医药界风起云涌,三九陨落,华源出现流动性危机,华润以整合者的形象在业界崭露头角。刘存周的名字则沉寂了三年。 “我很早就辞去了东盛集团CEO的职务。从2006年开始,我已经在国药集团担任外部董事。”刘存周告诉本报记者。由外部董事担任试点企业董事长,是国资委深化董事会试点工作的新举措,此次国资委选取了三家央企的外部董事担任董事长,代表出资人国资委治理公司,提高决策效率。 8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召开高级管理人员大会,国资委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二局局长姜志刚代表国资委宣读了任免决定:因为年龄原因,郑鸿同志不再担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退休;由外部董事刘存周担任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董事长;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佘鲁林出任集团法定代表人。 国药集团一位内部人士表示,国资委此举大有深意,一方面刘存周以外部董事的身份担任公司董事长,可使国药集团董事会9人中,外部董事超过内部董事人数;另一方面,刘存周今年62岁,比郑鸿还大一岁多,由他接任新董事长,国资委是看中了其在医药界浸淫30年的丰富经验,希望借其做大做强国药集团的思路呼之欲出。 摆脱被并购危机 三年前,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语赠190余家中央企业的掌门人,如果三年不能进入行业前三名,国资委就要给这些企业另寻出路。 在今年1月举行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李荣融再次强调,央企整合将作为2007年的重点推进工作之一,并把今年10月作为央企划定的三年大限截止期。届时,没有做到行业前三名的央企将会被国资委从大名单中抹去。 国药方面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该公司2006年销售收入303亿元,位居“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第128位,是央企中主业为医药的第二名,仅次于华润集团。 同为央企的华润集团,则以一个医药领域新入者的身份角色,通过重组华源集团和三九集团,医药体系进一步扩张,成为央企的医药整合平台。随着华润对华源、三九集团的整合,有关国药集团也将被华润整合的传闻四起。 华润集团也确实在香港成立了华润医药集团,试图将北药、三九和国药等央企医药资产一并吃下。 “现在看来,这种可能性很小了。”9月4日,一位接近国资委的人士明确告诉记者,从此次国资委的人事安排来看,显露的信号是希望国药集团自主做大做强,应该不会将其划给华润。 “我们不担心被别人并购,央企当中,我们是唯一专业的医药集团。”同日,国药集团的一位高管对本报记者表示,华润虽然重组了华源和三九,但其多元化的布局,应不是专业的医药集团,国药集团不可能被其并购。 刘存周也对记者说,他有信心把国药集团做强做大。“现在刚接手工作,正在忙着做战略规划和战略重点。” 根据公开资料,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成立于1998年年底,是由中央管理的以医药科研、生产和服务贸易为主业的我国最大的医药企业集团,旗下拥有十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2005年药品、医疗器械等销售收入257亿元人民币,进出口额5亿美元。据最新公布的2007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国药集团2006年销售收入303亿元,位居第128位。 领军工业反转 自今年始,国药集团日益把发展医药工业提上了日程。国药方面有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为实现国药“十一五”发展目标,集团董事会最近已做出重点发展工业的决议,考虑坚持“两手抓”。一是加强现有工业企业管理,做大做强现有的工业企业;二是着手有战略价值的医药工业企业的兼并重组工作,实现集团医药工业的外延式增长。 根据中国医药集团内部制定的“十一五”规划,医药工业的发展要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率。其定位既适应集团科工贸一体化战略的选择,也参考了跨国公司的发展模式。 7月20日,国药200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再度明确,为加快医药工业步伐,进一步做大做强医药工业,该集团日前专门成立了并购工作小组,广泛搜寻合适的目标企业和项目。那些具有国际市场、在某些领域有领先产品以及具备原料生产能力的企业将是并购重点。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刘存周在医药工业方面很有经验,当年做大哈药正是依靠工业打下天下,将其引入国药集团,也符合国资委把国药工业板块做大做强的愿望。 刘存周对此也表示认可。他告诉本报记者,国药集团总经理佘鲁林在医药流通方面经验丰富,他对这样的搭配非常有信心。 事实上,国药集团在医药商业领域一直保持快速稳健的发展,并一直保持其在医药商业领域的龙头地位。该公司2006年销售额已经突破300亿元,并已经建成北京、上海和正在建设的天津、广州物流中心,吸引了拜耳、诺华、GSK、勃林格殷格翰等众多的跨国公司入驻。以国大药房连锁为主要品牌的零售业加快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布点,形成了跨地域的零售品牌。 相比之下,国药集团在工业方面的规模和地位就稍嫌逊色,但也已经形成一定的基础。该集团所属工业企业有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中国药材集团公司、深圳一致药业(16.90,0.50,3.05%)等,分别在麻醉药品、抗感染药品、中药饮片及中成药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品线,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