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电视股评:三家村夜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2日 00:59 华夏时报

  本报实习记者 刘玉洲 北京报道

  把酒酹滔滔,股市逐浪高。以前“小众化”的股评类节目已日趋“大众化”,开设股评类节目的电视台也逐渐增多,记者经过统计发现,目前大陆卫视开设股评栏目的已占半数以上,遍布大江南北。据香港证监会调查显示:香港近半股票投资者依赖股评人推介。咱们A股股民有多少依靠股评推荐来投资股票呢?股民们是怎样看待电视股评节目的呢?

  日前,《华夏理财》记者走访多家证券营业部进行调查采访,在万达广场内的大通证券交易厅,记者询问几位股民是否有看股评类节目,其中一位股民回答道:“天天都看,就像看天气预报一样。”另外几位表示,基本上会看,多了解一下市场行情。但也有对股评类节目持怀疑态度的股民,有股民向记者表示:“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股评节目很多都推荐股票是可以做参考的,最后还是要靠自己来做决定。”还有一位股民这样说道:“我不相信股评,以前看过,后来再也不看了。”问及原因时,他说:“那些人都是事后诸葛亮,有的是机构的代言人,没什么价值。”看来,对于电视股评节目股民褒贬不一。

  电视台股评类节目能够“高开”,离不开当前股市的火爆,当然开办和办好是两码事,迫于收视率的压力,各家都拿出自己的特色欲一搏高下。时下股评类节目良莠不齐,CCTV2《证券时间》、第一财经《今日股市》、深圳电视台《中国股市报道》是众多股评类节目中收视率比较高、比较受观众欢迎的三档节目。当然各家特点也各不相同,为了更好地说明股评类电视节目的特点,我们选择8月24日三家电视台的内容做一个比较。

  NO.1热点问题把握

  24日,CCTV2《证券时间》把焦点放在“5000点起点?高点?”记者分别采访了西南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张仕元、东方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邓宏光、北京创富世纪投资公司投资总监何风志,三个人都对目前市场的走势总体上还是看好的。

  第一财经《今日股市》的话题是“怎样看5000点?”节目邀请了三个注册分析师。三个分析师都分别谈到了自己对5000点的看法,与CCTV2不同的是,其中谈到蓝筹股泡沫问题,主持人和嘉宾还探讨了新华社的文章“沪指站上5000意味着什么股民众生相”,同时也指出了一些问题。

  深圳电视台《中国股市报道》“5000的看法”除了请专家点评以外,还邀请专家从市盈率的角度,用数据对5000点进行点评。

  总体上在热点问题的把握上,《证券时间》侧重宏观把握,《今日股市》侧重“就事论事”,《中国股市报道》喜欢用数据说话。

  NO.2后市预测与操作

  5000点后如何投资、如何操作?《证券时间》总结了各家机构对于行业侧重的推荐,“三家机构都认为金融板块意见是比较一致的;另外,有两家建议都重点关注装备制造业,也就是工程机械行业,还有比较新的思路是要关注新能源和消费类板块,希望大家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今日股市》在投资者操作技巧上做了盘面分析,提出港口、机械板块值得关注,点到为止。

  《中国股市报道》“冲过5000点怎么操作?”中提出坚持优质蓝筹股,还邀请了大成基金经理发表了“牛市将依旧”的观点,没有做具体推荐。

  NO.3各家特色

  《证券时间》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对百家机构进行调查,然后对“后市”做出分析,给出机构看好、看空的理由。邀请嘉宾多是证券公司经理、研究人员,可以说比较权威。

  《今日股市》的亮点在于它有“深圳演播室”和“B股时间”两个板块,但是给这两个板块的时间有限,而且有时就被忽略了,所以它亮点不亮。

  《中国股市报道》可谓真正的紧贴沪深两市,开始会播报当天的股市新闻,比如“万科增发新股”等消息,特色之处在于有荐股擂台和互动平台。荐股擂台每天对机构荐股排出前四名,互动平台直接回答观众的短信问题,比如“大唐发电短期走势?”“方正科技如何操作?”等,服务性更强。

  有效市场与信息对称及反应

  对于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来说,市场信息将以最充分的方式传达给投资者,否则投资者无法充当信息与股价之间的载体,因为市场信息不可能跳过投资者直接形成股价。由于可以推论:在一个完全有效的市场中,信息将是完全对称的。这种信息对称可以用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方式是不完全开放的,即市场信息以其恰当的作用程度,合理作用于某一部分投资者,最终完成股价合理反映价值的过程。然而这种模式缺乏必要的稳定性,信息没有能力决定自己的传播范围和传播程度,所以有效市场的信息传播结构一般采用另外一种方式,即任何一种信息都充分传达到所有投资者,也就是信息完全开放的对称模式。只有在后一种情况下,才可能想象股价能正确反映股票的价值。当然,信息的充分传达,并不要求每个具体的投资者都接收全部的市场信息,而只是保证投资者随手可以获得他关心的任何资料。

  当一个信息进入投资者的视野时,投资者将做什么样的反应?这是研究有效市场假说必须研究的问题。如果假定市场没有延迟、扭曲和变化,而是比较准确地反映出了信息,结果将呈现这样的股价图形:

  显然这不符合事实。市场反映任何一个新增因素,都有一个不太固定的时间过程,且存在过度反应和消极反应两种状态。这个过程经常发生在一个交易日内的分时图中,我们可以认为一个公开信息,在延迟一定时间后完全可被市场正确反映,但却不能说,从信息发布之时起,股票价格对信息的反映就一定是正确的。下图是经济学家假设的过度反应过程,其中红线表示股价在消息发布后的波动。

  同样,人们还想象了市场对信息的消极反应状态,无论是过度反应还是消极反应,最终的股价将会准确地反映信息。

  这是两个迥然不同的过程。它们给投资者出了一个难题:如果市场对信息呈现过度反应,现实中就是高开低走;反之则是平开高走或高开高走。显然,前者不需要投资者跟风,后者却需要及时跟进。那么又据何判断市场对信息将出现哪种反应呢?这是一个长期研究的问题。至今已经知道,在大盘的熊市中,利空消息的反应是过度的,而利多消息则呈现消极反应状态,这种现象会持续到牛市初期。而在牛市中后期,利多消息被过度反应,而利空消息几乎被忽略。显然,那些被消极反应的信息,最终也会逐渐作用于市场。而正是信息与市场间出现的延迟,为投资者进行分析、判断乃至决策,提供了机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