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种循环:解密牛市最大发动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 09:1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刘诗颖 推动本轮A股牛市的最大主力——公募基金们,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这个问题终于有了明晰的阶段性答案——8月30日,56家基金公司的323只基金半年报全部“亮相”完毕,净值总额达到17994.17亿元。 据天相统计数据显示,基金今年上半年末净收益为3639.6亿元,未实现利得约为1269亿元,合计经营业绩约为4909亿元,接近2006年全年的2倍。同时,个人投资者在基金持有人结构中的比例大幅上升,开放式基金散户化特征越发明显。 规模增长背后,基金净值同样表现惊艳。一线蓝筹、二线蓝筹对新老基金贡献颇多。和讯网统计资料显示,苏宁电器、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位列基金持股比例前三名。而招商银行因其138只基金的覆盖面,成为最受基金经理青睐的上市公司。 基金抱团取暖产生了效应。基金重仓蓝筹股,必然导致筹码有限的蓝筹上涨,同时推动基金面值上涨,而市场普遍的赚钱效应又刺激了散户积极入市申购基金继而进一步助推了蓝筹股的上涨。市场人士戏言,“公募成了蓝筹的新庄家”。 这样的循环还在运行,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而上证股指也从年初的2728.19点跨越了一个又一个心理关口,稳稳地站在5000点的高岗之上。 “6000、8000还是10000,我也不知道指数下一个冲关的目标是多少。”一位公募基金投资总监说道。 基金背后:汹涌的散户 刘祥是一名刚满24岁的年轻技术工人,生活在湖北省一个中等城市,他也面临年轻人的问题,结婚买房,哪一样都是花费巨大的工程。 “我周围的同事很多买了基金都赚了钱,这一次我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赚不了一套房子我就赚几样电器钱”。 刘祥只是成千上万新基民中最普通的一个。随着基金销售向二三线城市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被汹涌而来的资本大潮卷入其中。 反映在市场层面的变化是,新进资本不断流入公募基金,速度之快、规模之大超出了不少基金业人士的预料。 最新出炉的2007基金中报显示,中国内地的基金规模已经达到了12399.96亿份,相比年初时的6220.67亿份,规模增长了近一倍。 尽管经历了“5.30”大跌,2007年6月份的新发基金募集资金还是超过了600亿元,随着行情的回暖,7月份新发基金募集资金超过700亿元。 扎堆蓝筹:“宁愿买贵,不能买错” 刘祥般新基民殷切的赚钱心理使得基金经理们力求在净值增长排行榜和防范风险之中找到平衡,在光大宝德信一位基金经理看来,只要不发生经济衰退,大盘蓝筹就能够在近年稳定成长。公募基金的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时时都必须面对的业绩考核,“绩优蓝筹就成为投资的不二标的”。 这样的观点在基金行业内有很高的认同度。 一位在市场颇有影响的投资总监亦表示,尽管市盈高企涨幅居前,银行地产等行业仍然存在投资价值。 他表示,从商业银行运行的宏观环境来看,近几年的利差还会扩大,企业所得税率会有效降低,过去份额很小的中间业务增长可期;而地产公司则受惠于房价的上涨,龙头企业过往的土地成本较低,市场占有率会进一步提升。 “未来的2-3年仍然是蓝筹公司比较好的发展阶段,业绩增长的趋势短期不改,虽然股价透支了一年左右的业绩,但仍有一定的投资价值。” 在“宁愿买贵,不能买错”潜原则的引领下,公募基金持有蓝筹的比例大幅提高。 和讯网统计的基金中报显示,基金持有苏宁电器、招商银行、中国平安、烟台万华的比例都占到其流通股的40%以上,而在上一季度,除了苏宁电器的持股比例略高外,另三家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30.11%、14.46%和35.53%。 此外,基金还集中增持了天津港、东方明珠、思源电器等一批二线蓝筹。 基金大举增仓之时,蓝筹股的市盈率也高攀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数字。 截至8月27日收盘,以最近4个季度的业绩为基准,沪深300的市盈率为41倍,上证50的市盈率为38倍。 “第二种循环” 谈及当前的市场,国泰基金认为,如果说今年上半年的股市表示出的是第一种循环,那么“5·30”之后的本轮上涨可以理解为第二种循环。 “那时是垃圾股、概念股上涨-散户积极入市(表现为每日A股新开户数大增)-继续推动垃圾股、概念股的上涨”的循环;现在则是“蓝筹股上涨-散户积极申购基金(表现为基金销售的火爆、基金开户数大增)-继续推动蓝筹股的上涨的循环”。 国泰基金表示,这样的循环不会是无止尽的,但我们事前很难判断发生的时点。 其实,并不是每个基金业人士都想陷入这样的怪圈。 2007年4月,基金第一季度的业绩出炉。根据披露的信息,基金鸿阳(184728,SZ)的股票仓位只有56.65%。接近公司的人士透露,基金认为3000点以上风险将逐渐累积,其投资策略是,股指上到3000点以后,每上涨100点,仓位就下降5%。 不过,这种理性的行为在公募基金之中并没有示范效应。 从今年的半年报可以看出,基金公司的股票仓位并没有明显下降,有的甚至还有所提高。基金鸿阳在二季度时的股票持仓就已经上升到了其投资上限——75%。 自工银债券基金发行之后,低风险产品仍然少之又少,市场更多听到的是多家基金公司喜报频传,新发股票基金到处缺货的情况。工银基金也在指数大幅上扬的2007年7月,再次发行一股票产品,股票投资比例高达60%-95%。 “基金公司的投资策略当然得随着环境发生改变。”中信基金一位基金经理表示,现在的基金经理都是靠排名吃饭,你的基金空仓,市场一上涨就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在业绩排名的指挥棒下面,“谁不修改策略,谁就要下岗”。 “我们都是开‘泰坦尼克号’的,明知道前面可能有冰山了,还要继续在大海里行驶。”一位基金经理感叹道。 下一步? 面对蓝筹市盈高企的局面,不少市场人士都表示出自己的忧虑。企业业绩增速放缓、宏观经济出现拐点以及越来越严厉的调控手段是市场担忧的三大因素。 南方基金指出,2007年的业绩增长除了经济景气之外,还受益于周期性行业复苏、资产重组、会计准则调整以及证券市场的投资收益。 它认为,2007第一季度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速将是近年的高点,未来将会逐步走低。预期2007全年增速在35%左右,2008年则下降到25% 悲观者预计,一旦蓝筹公司的业绩达不到市场预期,将会出现大量抛盘,届时扎堆蓝筹的基金将受到不小的冲击。 但不少市场人士对经济的基本面依然乐观。某大型基金投资总监认为,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发生了较大的改善,管理效率提升很快,“国企改革在阵痛之后,现在已经进入了收获期” 他预计,在多种因素的叠加之下,中国经济不会出现2004年的拐点,反之,将进入一个较长的通胀周期。“由于上市公司业绩下滑而带来的大范围抛盘不太可能出现”。最令其担忧的还是资金无限助推股市而引发的政策调控。 他列举中国股市走过的种种历程,“在阶段高点时刻,我们没有资金链断裂而引发的惶恐抛盘,也没有因经济状况不理想而带来的信心下滑,但是只要出台敏感政策,就标志着行情的结束。” “保险、券商、私募基金等都已经赚得盆满钵溢,如果市场发生逆转,大家顶多少赚些钱。”上述人士说道,而不知风险的散户和“死多头”的公募基金们,可能将成为最后的埋单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