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何来“疯狂”?怎会“崩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 02:02 金融投资报

  华东师大李志林(忠言)博士

  绝大多数投资者也许不知道,本周险些发生类似于“5·30”般的连续暴跌。周一收于5150点后,四大证券报刊原本将于周二同时在头版转载《中青报》的《不在泡沫中疯狂,就在泡沫中崩溃》的署名文章,并配以评论。对此,我有两点思考。

  美国股市1929年大崩盘与当今中国股市没有可比性1、脱离了大崩盘的时代背景。全文90%的内容是摘录美国人加尔布雷思1955年写的《1929年大崩盘》一书中的段落,来警示当前中国股市。崩盘事件离现今80年,写书的时间也是52年前,实有隔世之感。其后80年间连西方资本主义股市都不再发生过这样的大崩盘,又怎能影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股市?2、抹杀了大崩盘的经济基础。该文只讲医生、演员、建筑师、工薪阶层都不满足薪水而去炒股,并列举股市中人性贪婪的若干表现,视之为大崩盘的原因,却只字不提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根本原因是实体经济大衰退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的,这是一大败笔。而中国股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中国实体经济连续28年以10%左右的高速度持续增长,至少还能高增长一二十年;股市市值已超过GDP,三分之二是国有股,上市公司创造的利润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3%,眼下导致中国股市崩盘的经济基础根本就不存在。但该文却提示股市有崩溃危险,不知作者是否受了近年来西方盛行的“中国经济崩溃论”的影响?3、忽视了大崩盘的制度原因。正如该文中引用的资料,1929年美国股市以私人投资者为主,普遍采用信用交易,融资融券,投资人可用10元钱买100元股票,也就是1:10透支,一旦风险来临,股价只须跌10%,股市自然就崩盘。

  反观中国股市,至今严禁银行违规资金入市,实行第三方托管,券商无法挪用客户保证金,也严禁个人透支交易,不允许融资融券,尤其是基金、社保、券商、保险等机构投资者控制44%的流通市值,股民人数只占总人口的3—4%。07年中报业绩增长70%,动态市盈率仅35倍左右,中国股市何来疯狂?怎么可能崩盘?避免用风险手段进行调控若各报同时转载该文,市场会如何反应?第一反应:与96年12月《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相类比。当时在1258点发“特评”文章,造成连续三天指数跌停板,一口气跌到855点。这是中国股市首次动用舆论打压股市。第二反应:比“5·30”用行政手段打压股市更令人恐惧。“5·30”从4335点暴跌,五天内跌去931点,这次若从5150点暴跌,跌幅至少在千点以上。我相信,很少有人不加入恐慌杀跌、割肉逃命的队伍,后果将极其严重。第三反应:指责政策多变,反复无常。因为8月11日4750点时,国务院办公厅刚发了文件,并以新华社记者述评形式,通过大量事实和数据,作出了“当前股市是稳定健康发展”的肯定性评价,吸引了大批投资者重新入市,冲破5000点。但仅过半年月,指数只上涨8.4%,且是靠权重股虚涨指数,而三分之二的

股票比“5·30”前还低30%,仅相当于3000点水平,却动用舆论重拳打压股市,届时,被连续跌停板压得无法逃脱而受重创的投资者,不仅将情绪指向报社,更泄向政府,极大的损害政策的权威性、严肃性和一致性。幸亏周二这篇文章没有原文转载,改为由各报相继以“读史札记”、“漫谈”形式温和地提示风险;幸亏周三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作了:“充分认识做好金融工作重要性,推动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讲话,尤其是强调:“要深入研究金融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大力发展
资本市场
,促进资本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才避免了股市又一次发生行政调控下的大暴跌,方使市场以自我挤压蓝筹泡沫的方式,维持震荡中的慢牛格局。但是,这件事也提出了“在向市场进行风险教育的同时,管理部门也应避免用风险手段进行调控”的大问题。因为,市场可以预期的调控其实不是风险,而是挑战;市场不可预期的调控其实不是调控,而是真正的、最大的风险。试图用“一言毁市”、“一招毁市”的方法来调控股市,今后应该杜绝!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