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城商行投资“专业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31日 05:35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石朝格

  “这年头,手里有大笔资金,而不去买城商行股权简直就是‘缺心眼’。现在我随时都能调集上亿元资金,一有机会就能手到擒来。”温州人李涛(化名)在电话里激动地说。截至7月27日,他手里的宁波银行股票上市以来已连续“拉”了7根阳线,持股市值超过6000万元,比当初买进时翻了10倍以上。

  李涛靠做实业起家,宁波银行股权大幅增值再次让他真实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神奇魔力,也坚定了他专投未上市城商行股权的信心。

  7月19日,宁波银行上市第一天。一大早李涛急冲冲地从所住的酒店赶往深圳

证券交易所。但进门的时候,他被保安拦住了。“我是首次参加这种活动,没想到还要入场券。”李涛显得很无奈。9点钟,人越来越多,一些与李涛有类似“遭遇”的人聚在一起,开始商量对策。

  “他们都有这家银行的股权,有的甚至比我还多。”经过一番交涉,李涛他们终于可以进场了。9点30分,随着木槌重重地落在铜锣上,开市的钟声敲响,右上方的视频上跳出了宁波银行开盘价——20.38元,较发行价上涨了121.5%。李涛揉了揉眼睛,生怕自己是不是看错了。当天,宁波银行收于22.13元,飙升了140.54%,远远超出李涛们的预期。

  李涛的这项投资可谓是无心插柳。5年前,经过朋友引荐,他以每股2元的价格购买了宁波银行300万股权。“当时我创办的鞋厂面临一次大的发展机遇,急需一笔巨资。为此,我找过一些熟人,但借到的钱远远不够。”于是,他想借参股的机会与银行建立关系,进而达到融资的目的。

  后来,李涛的“融资”想法没有实现,他没有得到那笔贷款,当时他以为自己的钱打了水漂。没想到的是,2005年底国内股市开始回暖,一些参股宁波银行的当地上市公司股价飞涨。那时候,他猛然醒悟,原来财富的积累还有这样一种途径。

  从那以后,李涛四处寻找机会,竞购城商行股权。一年多来,他动用了近亿元资金,先后买进了温州市

商业银行、杭州商业银行、西安市商业银行、兰州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城商行股权。

  最近一个月,他奔波于北京、上海、安徽三地。6月27日,以每股11元左右的价格拍得北京银行20万股权;7月13日,他出现在上海银行股权拍卖会现场,以起拍价2.3倍的价格——每股14.31元购得15.04万股上海银行股权;7月20日的合肥之旅却让他铩羽而归,300万徽商银行法人股落入当地一家企业囊中。

  7月24日,在一家网站的“贴吧”,李涛无意中看到一个转让1200万股徽商银行法人股的帖子,转让者为合肥一家私营企业。目前,他正准备再次去合肥与这家企业商谈,尽最大可能搞定这笔“生意”。“城商行的财富盛宴才刚刚开席。”李涛说。

  无疑,城商行上市热潮,是银行业改革成果的一种外在表现,李涛们是直接受益者之一。不过,如果不顾估值水平高低,盲目追逐未上市城商行股权,李涛们也许会有看走眼的时候。

  ■ 感性财经

  Feature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