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长牛格局不会改 六月贯穿三大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2日 11:45 中国证券网

  这几天的大跌给广大投资者上了一堂很现实的风险教育课,由于前段时间市场太过火爆,一些绩差股、题材股疯狂地拉升,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大跌后的市场开始出现结构性调整,资金开始流向绩优股,绩差股全面退潮,这对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由于支持股市发展的宏观和微观经济基础并未改变,从一个较长的时间看,长期牛市仍是主基调。(上海证券报)

  三大改变贯穿六月行情

  申银万国 桂浩明

  今年5月,毫无疑问是股市的多事之月。先是证监会发出关于加强投资者教育、防范市场风险的通知;再有央行出台政策,一下子调高“三率”;后又有财政部提高股票交易的印花税……这些政策虽然并不全然是针对股市的,但客观上对股市还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临近月底时突然调高印花税,更是撼动当时的市场格局。显然,进入6月份以后,股市的运行将会继续受制于以上这些事情,并且将逐渐在三个方面形成比较大的改变。

  改变市场的上升斜率

  首先会改变的是股市的上升斜率。今年以来,沪深股市的走势,基本上就是沿着45°线上涨,而且几乎是一路不回头,不断刷新着股指连续上涨的时间记录。这种行情对于渴望牛市的投资者来说,当然是十分乐意看到的。但是,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恐怕是即觉得高兴,又感到很不安。毕竟,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更没有天天大幅上涨的股市。显然,很多人都清楚,这种连续上涨,虽然在某个特定的时期也许有某种合理性,但无论如何是不可能持久的。事实上,现在大家担忧的,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股市涨得有多高,而是涨得太快,并且是单边上涨,缺乏必要的调整。其结果必然是市场上积累了大量的浮动盈利,行情的基础也因而变得很不扎实。这种局面不改变,将产生极大的市场风险。

  在5月份,随着有关部门一些相关政策措施的推出,市场出现了震荡。但在上中旬,这些政策措施的力量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因此股指的上升斜率并没有明显改变。但是,月底由于印花税的调高,股市的震荡骤然加大,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回落。看得出,在进入6月份以后,那些在5月份推出的政策措施还将进一步在市场上发挥作用,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对股市走势产生影响。虽然,就整个市场而言,大的趋势并没有改变,但是股市的运行节奏是一定会改变的。原先的上升斜率已经无法再维持,大盘很可能会呈现先震荡后回稳,小幅波动的格局。沪市的周线在10连阳之后于本周结束,在一般情况下,月线10连阳也会可能中止于6月份。

  改变推动行情的动力

  今年以来,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由于个人投资者的大量介入,从资金力量上来说占据了主动。统计显示,这几个月来在机构投资者并没有明显减仓的情况下,其持有的流通股市值占比却在不断下降。这说明在这个阶段大盘的上涨主要是依靠个人投资者,这种状况在近几年中是没有出现过的。

  当然,不能说个人投资者的行为就一定不能够推动行情上涨,但问题是如果仅仅是只有个人投资者的力量,这就有问题了。毕竟,个人投资者的资金是分散的,而且相对来说比较注重短线,通常更容易去追逐题材股。而所有这些都很难对市场的稳定产生积极的作用。特别是,现在股市的市值已经相当大了,而且有相当一批大型蓝筹股上市,这样的市场结构并不适合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要参与对象,更不用说是以个人投资者作为推动市场上涨的主要动力。如果说在5月份,由于题材股的狂涨,加上个人投资者对所持股票的频繁换手,使得市场的上涨动力在客观上确实鲜有机构投资者的贡献,那么6月份这个局面显然也会得到改变,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个局面已经无法延续了。

  人们注意到,5月底股市大幅调整开始以后,机构重仓股表现相对强势,而且在盘面上也显示出了某种“二八现象”的特征。在5月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两市股指都有所上涨,其中的主要动力来自于机构投资者。这应该说是一个积极的变化,并且在6月份将会延续这个变化。有意思的是,在股市下跌以后,基金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净申购,表明部分个人资金有意通过委托机构进行投资,这显然会加大机构在市场上的话语权,并且导致行情动力向机构的回归,也使得股市的运行回归到应有的常态之中。

  改变上涨股票的结构

  现在,对于股市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观点:存在结构性泡沫。而所谓的结构性泡沫,无非是指有的股票价格太高,脱离了基本面,而有的则价格显得偏低,估值处于合理区间的中下限。显然,这样的价格结构是不合理的,特别是如果这种结构被继续强化,也就是那些股价偏高的股票继续上涨,而那些偏低的则仍然滞涨,那么自然导致结构性泡沫的进一步泛滥,并且会影响到市场的平稳运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需要做的就是,通过积极的市场操作,推动市场的结构性调整,改变上涨股票的结构。换言之,这实际上也就是完成市场的热点切换。

  实事求是地讲,现在的股市的确点位不低,但同时确实也还有一批价格被低估的品种,而且其中不少还是蓝筹股。这种状况的长期存在并不能认为是正常的,客观上已经成为阻碍股市平稳运行、走向成熟的因素。近期的上涨行情,之所以会引起很多人的不安,原因也就在于上涨股票的结构有问题。不过,在时下的调整行情中,那些脱离基本面上涨的股票,普遍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在很大程度上挤出泡沫。同时,人们对有业绩支撑的绩优股,也逐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所有这些都促使市场热点出现某种切换。如果这种切换能够成功,市场能够为绩优股所主导,并且形成以绩优股为主体的上涨股票结构,那么不但有利于行情的回稳,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降低市场风险,完善市场结构。根据最近几天的市场运行特点来看,似乎确实有一种上涨结构变动的迹象。一般来说,这一状况在6月份是会继续出现的。换个角度来说,这也是6月份人们在股市操作的一个重点。

  应该说,中国股市现在正面临长期上涨以后的调整。如果能够顺势进行以上这三方面的改变,那么调整将会进行得比较顺利,后市仍然令人乐观。6月份,应该是市场进行这三方面改变的关键时期,走好了这一步,前景依然光明。

  顺势而为 海阔天空

  本周的“5·30”行情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周三凌晨宣布从即日起提高股票交易印花税,突如其来的消息将股市一竿子打破了4000点整数大关,市场开始走出这轮牛市行情中的最大的回调。

  如果说前几周的“三箭齐发”并不是完全针对股市的,而此次上调印花税则是直接冲着股市来的。其实,印花税调高至3%。本身对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其出台的时机给市场带来了一个明显的信号,有关方面为市场踩急刹车了,尽管以前也出台过调控市场的措施,但在不同的股指点位出台,市场的反应就会明显不同。

  我们无法把握市场的趋势,也无法把握政策的取向,我们只有顺势而为,把握自己。以笔者之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整自己的操作策略:

  其一,在宽幅震荡中捕捉个股的差价。“5·30”行情演绎了一出市场的悲喜剧,市场上又出现恐慌性抛盘,不顾一切的杀跌盘涌出之时,抛售者不计成本,慌不择路,落荒而逃,而此时短线差价的机会在盘面上比比皆是,在这样的市道中,拣便宜货的机会比较多。

  其二,减少做短线的频率。提高印花税对投资者的直接影响就是加大了操作的成本,如果您买进一只股票,价格是20元,来回6%。的印花税为0.12元,如果您没享受到券商佣金的优惠,您还得花0.12元为券商打工,因此,您的这笔买卖保本的价格是20.24元,在这价格之上您才能盈利。加税前与加税后,您实际上每股只多支出了0.08元,如果能逮住一只好股票,这点钱真可以忽略不计。应对印花税的调高,投资者要降低交易成本,可以选择有佣金优惠的券商,税收的钱虽然不能打折,券商的佣金是能打折的呀。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尽可能做一个中长线投资者,如果天天买进卖出,一来未必能赚钱,二来您天天在为税收和券商打工,何必呢?

  其三,中小散户还是购买基金为妥。面对这样的急速调整行情,中小散户往往心理准备不足,大盘一跌,心态搞得很难受。中小散户与其直接在市场中博弈,还不如去买开放式基金,眼不见、心不烦,买了基金放上半年一年应该是有所收获的。如果您喜欢寻求交易的乐趣,那就到

封闭式基金中去寻找乐趣,目前沪深股市中还有30多只封闭式基金,它们的交易不收印花税,其价格低于其市值,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后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市场进入宽幅震荡时,人们还是应该顺势而为,不要与趋势相抗争,在股市中识时务者为俊杰,再怎么过不去也不要与自己的钱过不去。市场永远是对的,人们无法改变市场,那就只能改变自己。(应健中)

  顺应政策取向看市场

  5月30日凌晨,财政部宣布将股票印花税提高200%并从当天起就执行,再度引发市场类似于“2·27”那样900多只股票跌停的暴跌。面对目前行情的变化,每一个投资者都必须顺应政策取向来看待市场的变化。

  有人以1997年5月12日调高印花税当日即形成1510点顶部,随后三个月跌到1025点为由,认为本次调税意味着大盘自4300点开始转势。

  我想更正的是,1997年5月12日在多次警告无效后,进而调高印花税,但仍然无效,当天又涨了2.26%。当天晚上,五部委联合发文,强令国企资金一个月内退出股市,否则从重处罚责任人,这才终结了855点—1510点的牛市。所以两者不能简单地类比,更何况还有短期牛市和长期牛市之分。

  调高印花税并不能动摇本轮牛市的根基,如

人民币升值、货币流动性过剩、国民经济高增长、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提高、股改后上市公司隐性财富显性化、注资整体上市带给的上市公司外生成长、国民的
理财
意识觉醒等。由此可见,推动中国股市长期上升趋势的引擎依然强劲。

  但是,此次上调印花税表明了有关方面对4335高点的担忧,对今年前5个月指数涨幅过大过快的担忧,对先前各种风险提示都无效的担忧。因此,不能不承认,“5·30”暴跌会改变市场的态势,即由“快牛”转变为“慢牛”,由单边上升市转变为平衡市、波段市,由多头压倒性态势转变为多杀多、多变空。鉴于主力机构也被突发消息锁定了仓位,因此,随后的波段运行将较复杂,会反复抽顶和探底,横向整理的时间较长,震荡幅度可能会超出以往,投资者需充分认识这种市态变化。

  正如“2·27”暴跌后“2·28”主力猛拉大盘股那样,“5·30”暴跌后,“5·31”主力又如法炮制,不少人欢呼“热点成功切换”,殊不知两次杰作都是与月末基金做市值有关。

  如果市场热点真的转换成大盘股,那不是市场的幸运,而是悲哀。一是大盘股虚涨指数,稍微一动,又会创出新高,又会遭致舆论的攻击,迫使有关方面出台更严厉的调控政策,这岂不如同“飞蛾扑火”?二是大盘股并无投资价值,30多倍市盈率泡沫太大(境外大盘股仅十几倍市盈率)。由于它们上市时盘子过大,让低成本入股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故二级市场便很少有机会。何况它们大多业绩平平,一无送股,二分红低于利息,三差价小,自然缺乏价值投资的内涵。

  而今年市场上参股券商和重组、注资、整体上市这两大主流热点,虽然因查处信息披露违规遭到较大的冲击,但不会就此泯灭。因为尽快做大做强中国的券商、让更多的券商上市,正是有关方面面临的紧迫任务;而央企注资整体上市、做大做强上市公司则是国资委的首要任务。市场两大主流热点是顺应政策取向的,查处违规、加强信息披露规范化正是为了确保这两大热点健康有序地发展。

  但也必须看到,经过此次暴跌,个股分化十分明显,在重组、注资概念股中,货真价实者在暴跌中也敢拉涨停,经得起考验。而那些一无业绩,二无确切题材,三无实质成长性、股价炒得离谱的股票将从此沉沦。参股券商概念股中,控股券商比例在20%以上且为第一大股东、股价较低的上市公司见底后最终将脱颖而出,因为它们可通过合并报表将券商利润直接划过来,导致效益大增;而控股券商比例在20%以下甚至只有3—5%的上市公司,才能从券商那里分红利,利润增长十分有限,只能指望出卖股权来获利,市场对其的兴趣自然会打折扣。总之,前期那种“鱼龙混杂”的局面必将大幅改变。李志林(忠言)

  (本文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