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受益第三方存管上线 3券商集合理财快马加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9日 10:23 21世纪经济报道

  上海报道 本报记者 苏江 实习记者 李炜

  近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之前曾经暂停的券商创新业务有望重新开闸,包括招商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和长江证券在内的3家创新类券商的集合理财计划有望在近期获得证监会的批准。

  此前,监管层曾表示,证券公司做好第三方存管是创新业务审批的前提,券商集合理财业务从3月16日中信证券的"中信股债双赢"计划获批之后就一直处于停滞状态。

  5月28日,长江证券公关部的陈先生表示,"目前还没有收到正式的批复通知,不过我们对此还是很希望能够早点下来的,公司去年就上报了新的

理财计划"。

  据了解,长江证券2005年5月成立的"长江超越理财1号"混合型集合理财计划将于今年5月30日到期。

  "现在'长江超越理财2号'的发行上市工作已经都做得差不多了,就等证监会的批文",长江证券资产管理总部一位高层表示,"如果顺利,我们在这之后还将发行'长江超越理财3号',当然,这主要还是看会里批准的进度。"

  来自国泰君安的高层也表示,"目前尚未收到正式的批文"。

  记者采访获悉,此次3家券商的集合理财计划已经获得了证监会机构部的原则批准,"只是具体批文还没有下来,可能要等到6月或者晚些时间"。

  据上述知情人士介绍,这次长江、国泰君安和招商即将获批的集合理财计划分别是"长江超越理财2号"、"君得利2号"和"招商基金宝2号"。

  3个理财计划中,国泰君安的"君得利2号"是最早申报的,"当时一起报批的有,招商的'现金牛'、东方的'东方红2号'和光大的'阳光2号'都已经先后获批成立。"

  记者了解到,3家创新券商集合理财计划能够获批主要得益于他们第三方存管业务进展得较为迅速,"这也是为其他希望开展创新业务的券商设立标杆作用"。

  其中,自今年3月19日以来,国泰君安的第三方存管上线全面提速,其推进工作一直走在行业前列,5月份之前已经实现了建行、招行、交行和兴业银行4家存管银行在全部113家营业部的全面上线,其他银行的存管业务也在积极推进之中。

  而长江证券下辖营业部第三方存管上线工作从今年4月16日开始启动,预计在近期全部营业部将完成上线工作。

  创新业务已经不可否认成为了证券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以中信证券(600030.SH)为例,今年4月6日成立的"股债双赢"集合理财计划募集资金额为34.61亿元,至此,中信集合资产管理规模超过80亿元。长江证券分析师贺晟预计,中信证券今年"全年的委托投资管理收益将达到11135万元"。

  希望开展集合理财业务的不仅是创新类券商。据记者了解到,目前已有超过10家规范类券商向证监会提交了开展集合理财业务的申请。

  江苏一家规范类券商资产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半年之前,我们就已经向证监会递交了开展集合理财业务的申请,业务方面今年以来也做了不少的准备,例如找到托管银行并草签协议,现在只是希望能够尽快拿到批文。"

  然而,目前障碍仍然挡在规范类券商面前。2004年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证券公司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券商集合理财业务仅限于创新类券商。

  据记者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6家创新类券商共发行27只集合

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总额达到420亿元。

  去年7月,证监会公布的<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实施细则>)对此项要求没有再做明确要求;不少规范类券商藉此希望集合理财业务能够对其放开,但是<实施细则>正文迟迟未见出台。

  记者了解到,目前证监会接到的规范类券商申请中,受理的最低要求除了要求净资本达到8亿元以外,"最重要的保证在今年8月前完成第三方存管业务的全面上线"。

  "这是获批的最起码要求",一位证监会机构部人士5月27日表示,"不过现在优先考虑的还是第三方存管做得比较好的创新类券商,从去年开始提交但没有获批的申请已经有20家左右。"

  截至5月11日红塔证券获得创新资格,目前创新类券商家数已有22家,规范类券商达到33家。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