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内地股市牛气冲天 监管倾向市场调节为主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4日 11:05 中国证券网

  中新网5月24日电中国内地股市自2006年年初走出长达五年的熊市后,不断创造着历史高点的中国股市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力,股指、成交量、开户数屡创新高。据香港《经济导报》报道,分析人士认为,在对股市的监管上,中国证监会已经不再依靠行政手段的力量,而是通过完善监管制度的方式让逐渐制度化的市场进行内在的自我调节。

  发出股市风险警示

  报道说,事实上,政府针对股市出台调控政策早已开始。为抑制流动性过剩,央 行在过去十二个月已经七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并三次提高银行贷款利率。此外,银监会查取银行违规贷款入市;外管局加大监管贸易结汇制度,防止海外热钱流入;证监会加快新股发行的步伐等等。

  报道指出,11日,中国证监会发出通知,警示投资者理解并始终牢记“买者自负”的原则,理性管理个人财富,安全第一。通知一出,在业界激起强烈反响。接受采访的人士普遍认为,提示市场风险是中国证监会的职责之一,通知有利于股市长久健康发展并保护投资者的权益。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说,从目前情况来看,通知表明了证监会对当前投资者行为和状态的一种担忧。目前存在着许多抵押房产炒股、拿养老钱炒股的情况,加大告诫力度是证监会作为监管部门保护投资者权益的一种职能体现。

  银河

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说,在这样一个不理性逐渐占据市场的时刻,证监会下发风险提示通知,并明确提出“买者自负”这一原则,非常重要。她表示,所有投资者应好好理解“买者自负”这句话。

  倾向市场调节为主

  报道称,值得注意的是,在股市连续创出新高的同时,相关部门采取的是相对温和的降温措施,无意主动打压市场,而是回归监管本身。对于市场风险的提醒,也是间接表达。显然,证监会虽然也试图疏导股市的投资热情,但与以往有显着不同。迹象表明,中国股市多年来的“政策市”特征正在消失。

  报道说,分析人士认为,在对股市的监管上,证监会已经不再依靠行政手段的力量,而是通过完善监管制度的方式让逐渐制度化的市场进行内在的自我调节。“个人投资者澎湃的投资热情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适当疏导这种热情,让股市更加理性是监管层目前正在考虑的问题。”一位接近证监会高层的人士说,“但现在应该不会出大的调控政策。”管理层已经在监管手法上转向,让市场进行内在的自我调整,逐步取代过去依靠行政干预调控股市的做法。

  据悉,证监会近期完成了一份内部报告并提交国务院。该报告指出,股市目前虽然存在一定泡沫,但并不是全面性的,而是结构性的,一些蓝筹公司的股价仍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过,股市资金推动型的特性还是比较明显,过剩的流动性需要进行一定的疏导。

  证监会如何再主沉浮

  报道说,目前关于股市的分歧又到了关键时刻,此轮猝不及防的大牛市引发的争论已经严重到股市过热威胁

中国经济的地步,强调以行政或者市场调控手段的呼吁此起彼伏,此时,证监会亟需廓清事实,对于后股改时代的市场化作出明确的判断。

  报道称,面对市场的各种噪音,经济学家韩志国认为,政府与管理层必须尽最大的努力维护市场的公平与公正,维护市场的理性与繁荣。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吴晓求也表示,对于这种结构性泡沫,应该采取结构性的调控政策,而不能采取总量调控政策。吴晓求认为,结构性的政策内涵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要严厉打击股市违法行为,比如虚假信息披露、联手操纵市场内部交易等;其次就是加大市场供给,使1400余家上市公司的价格体系能够真正反映其核心

竞争力,核心在于加快大盘蓝筹股回归国内市场,改善中国市场的投资价值。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