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分享股指繁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1日 05: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信诚基金 郝渊侃

  当题材股大行其道之时,很多投资者沉浸在收获的狂喜中,俨然忘记了去年“二八现象”频繁发生时的种种郁闷。

  回想去年四季度,上证综指仅用了1个月就从1800点上升到2000点。在那段股指繁荣的表象之后,隐藏着的就是多数投资者的郁闷心情。

  “赚钱了吗?”在那段时期,爱好股票投资的三五好友小酌时,有人这样问,赢得朋友一顿“海扁”的几率一定居高不下。因为“二八现象”甚至“一九现象”让大部分朋友成了那个郁闷的80%或90%。

  那段快速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核心蓝筹群体,银行、石化、钢铁、

房地产军团几乎全线参战,它们的权重足以撬动股指。但是,蓝筹集体活跃的另一面,却是中小盘成长股的回调。如果持有的是垃圾股,损失则更为惨重。

  虽然都是郁闷,但各有各的不同。

  小C还是延续庄股时代不喜欢大盘股的习惯,且受制于财务知识、行业背景知识,多是听“消息”或朋友推荐,手中多为缺乏投资价值的小盘股,那个月可谓极其郁闷———股指收益率超过10%,但小C的资产缩水了近20%。

  老Z有较强的分析能力,选中的

股票也大多被机构长期看好,但由于资金实力相对有限,未对资产进行合理配置,重仓的仍是前期一发不可收拾的中小盘成长股,虽说老Z在股市摸爬滚打十数年,心态比一般投资者要好上许多,但那一个月中,也难免患得患失。

  应该说,成长股在那轮蓝筹行情前涨幅可观,相比之下,蓝筹群体的市盈率在行情发动前相对较低,因此,资金流向估值洼地十分正常。

  偏好成长股的投资者在“二八现象”期间没必要过于郁闷,着眼于长期的投资回报有助于保持良好心态。

  从另一个角度说,若希望踏准市场节奏,适当地做一些资产配置、并根据市场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做到这一点且做得很好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成本过高:宏观研究、行业调研、上市公司拜访、金融工程……一样都不能少。因此,借助基金的专业团队力量是一个既省心又稳健的方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