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美国投资者:我怎样才能进入中国股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9日 15:12 和讯网-红周刊

  《北京青年报》作为此次中美基金业交流活动的组织者之一,记者刘志刚一直随团,对于中美投资者之间的交流,以及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颇有体会。

  《红周刊》:中国优秀的基金经理们此次走进华尔街,通过同行间的交流,是不是收获不少?

  刘志刚:我们组织这次活动的目的原本是和美国的投资者进行交流,但是,由于参会的美国投资者比我们想象中还要更加不了解中国市场的情况,所以,基本是中国基金经理在作介绍,双方交流的并不多。 相信通过这次活动,会让美国方面对中国的股市和基金业有了比较好的了解。

  《红周刊》:你感觉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兴趣如何?

  刘志刚:美国的投资者非常热切地关注着中国的股市,但当我们的基金经理向他们介绍基金的年收益时,他们表现出非常惊讶的样子,难以相信中国的基金公司收益率怎么能这样高。

  《红周刊》:对于中国股市,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什么?

  刘志刚:美国投资者最担心的是泡沫问题,问得最多的就是中国股市现在是不是太高了。我们的基金经理对此也表示赞同,认为目前我国的股市估值水平的确是有些高,但是并不表示大盘不再继续上涨。

  由于美国投资者对中国的情况很不了解,所以基金经理们详细介绍了中国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的情况,并解释了中国所特有的股权分置改革和全流通行情,还对上市公司2006 年业绩大爆发的情况也作了解释。

  《红周刊》:美国投资者准备好介入中国股市了吗?蓄势待发的资金量如何?

  刘志刚:他们非常关注中国股市,但同时又不敢轻易介入,主要还是担心中国股市已经偏高。

  有人说得很具体:“如果中国股市下降25%, 我们就会谨慎介入;如果下降40%,我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大举介入。”对此,我们的基金经理很

幽默地回答:“如果那样的话,恐怕你们就没有机会到中国投资了。毕竟大盘的上涨一旦形成了一种趋势, 就很难马上停步,股市在短期内下跌如此大的幅度不太可能。”

  就我们了解,国外准备进入中国市场的资金量肯定特别多。参与这次活动的人都是美国腰缠万贯的大富豪, 投资素质都比较高,仅这些人的投资实力就非常雄厚。他们当中有很多已经直接或者间接地投资了中国,主要是投资

房地产、港口行业,而现在他们最急切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样才能进入中国股市。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