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4000点:散户的剩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8日 23:03 中国经营报

  A股市场持续上涨,使中国亿万新股民沉浸在财富膨胀的喜悦中。这是民众的全体狂欢,还是集体癫狂?是大多数人的胜利还是少数人的清醒?记者为此邀请三位嘉宾——摩根士丹利亚洲执行董事兼中国策略分析师娄刚,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法国里昂证券中国研究部主管刘炜分析“牛市盛宴”下的A股市场。

  调控政策过于温和

  《中国经营报》:2007 年的第一季度报表显示,8成以上 A股上市公司均有大幅度盈利,每股盈利增长率达 82%,远远高于市场预期,这也进一步降低了 A股的市盈率,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娄刚:如果对这个盈利数值进行调整的话,除去投资性收益,非经常性损益,新会计准则调整,资产注入等因素之后实际也就20%到30%,而这些因素又都不具有可持续性,所以不要高估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能力。

  刘炜:其实在很大程度上,A股一季度赢利跟会计准则并轨有关,中国原来的会计准则相对比较保守,国际会计准则是比较激进的,比如原来很多投资收益在A股是不计入盈利的。

  《中国经营报》:5月 1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加强投资者教育,防范市场风险》的通知,但市场却逆势飘红,各位如何看待背后的原因?

  娄刚:这份通知太温和了,在投资者如此不理性的情况下口头加强教育基本上是与虎谋皮,股市的投机氛围如此浓烈,是因为投机成本过低,必须提高投机者的成本,才能控制泡沫。不要认为股市上涨的风险小于下跌的风险,历史证明所有资产泡沫的爆破其社会成本是很高的。

  刘炜:任何一个市场中,散户比例达到目前水平都是一个沽出的信号,是一个市场见顶的信号。

  监管层决心不够大,很多做法是往前走一步,往后退三步,如果很多政策更坚决一点也许会把泡沫及时压住。现在的情况政府还是觉得往下跌的风险会大于往上升的风险。

  左小蕾:“天天涨”并不意味着“应该涨”。不该涨而不停地天天涨,利率提升也涨、存款准备金率提升还涨,市场明显已经开始出现失控的迹象。如果市场刻意淡化政策的影响,不断推高市场泡沫,从防范经济危机,稳定社会发展的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也许会有更严厉的政策出台。

  最好的避险方法是清醒离场

  《中国经营报》:外资投行在内地往往存在研究部门与交易部门的行为不一致甚至反向的现象。作为利益相关方,有人就觉得这是外资“阳谋”,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娄刚:我的报告都是面对客户,一切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同时我们有很严格的中国墙制度来杜绝内部交易,研究部门和交易部门甚至可以看做是两个公司。

  刘炜:就国内的机构来说,106个报告其中有100个报告是买入的推荐,有6家是中性的推荐,没有一家是沽出的推荐。我不评价其他机构,但是里昂证券其实自营业务相对较少,所以研究也就相对独立。

  《中国经营报》:目前投资者应该如何寻找机会避免风险?

  刘炜:其实现在机构已经在出货,只有散户在做了。对国内基金经理和券商来讲,我觉得眼光应该放得宽广一些,不要仅仅看中国A股,可以看中国B股,可以看香港上市的中国

股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股票,投资中国股票的选择非常多,而估值比A股便宜。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2007年、2008年的市盈率分别是16.6倍,14.2倍,比A股的34倍和28.1倍便宜近一半。B股也有一定吸引力,17.1倍,15倍。我给大家一个参考,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公司更便宜,才12.3倍。

  娄刚:不少人都认为奥运之前股市只涨不跌,这个观念是站不住脚的。政府不会把股市与奥运简单盲目联系起来,因为这会使政府陷入被动。没有只涨不跌的牛市,现在调整只是股市的硬着陆,如果将来在更高的位置崩盘,将是股市与宏观经济同时硬着陆。对于普通散户来说,投资B股、H股这些建议并不现实,避免风险最好的方法就是清醒离场。机构客户应该尽量利用最近的QDII政策,投资相对便宜的离岸市场。

  左小蕾:在

资本市场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越来越密切的大环境中,我们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特别是对宏观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应该有更深入的讨论和解读。“粗放式”的诠释会误导市场。中国经营报记者:徐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