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股市亟须破除成分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7日 02:4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尤旭东

  古往今来,国人的头上似乎总也摆脱不了成分论的影子。古时候就有士大夫、庶人、农工商、地主、佃户、贱民种种阶层之分。新中国之后,又出现了“地、富、反、坏、右、封、资、修”等新时代的新贱民阶层。

  成分论这样的社会政治理念,反射到股市上,就是对“全民炒股”的讥讽和揶揄。

  不是吗?当股指节节走高的时候,当成交量节节放大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忧国忧民的“理性人士”站出来告诫风险。而他们在论证风险时最常用的一点,就是拿全民炒股说事。言下之意有二:其一,全民炒股是不正常的,是风险的象征;其二,现在参与炒股的人太多了,而有一些人是不可以或不应当炒股的。

  笔者至今仍对当年那个著名的社论留有深刻印象。其中有一段话是:“目前中国股市的过热情况,使我们联想到美国1929年的股灾。当时,美国股市也是一片涨声,在纽约,连

出租车司机和街头擦皮鞋的都加入了股民大军。不管什么阶层的人,见面几乎都是议论
股票
……”

  现在看来会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句子居然会写到社论里去,但当时,就这么写进去了。

  试想一下,出租车司机和擦皮鞋的怎么就不能投资股票?这不是股市成分论是什么?从投资股票的人数看,现在到了全民皆股的程度吗?目前沪深两所总开户数也不过9000万。如果按一人两户折算,不过4500万人。再扣除历史遗留的死账户、长期休眠账户,违规操作的拖拉机账户等,再比上13亿的人口基数,相信是一个极低的数字,远没到全民炒股的程度。而在美国,有近50%的人投资于股票,平均家庭的资产

证券化比例达到三分之二,相比之下,我们的提升空间还相当之大。再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人均GDP 突破2000美元时,居民对于金融资产的投资需求会呈现一个急剧爆发态势,并与股市的长周期繁荣良性互动。2006年我国人均GDP已突破2000美元,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证券投资分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应属水到渠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全民炒股是大势所趋。股市成分论亟须破除。

  从根本上说,股市更像一个熔炉,它是戒除人性劣根的最好场所。在市场统一的游戏规则面前,没有达官显贵和贩夫走卒的划分。大家比拼的是智慧、胆量和运气,靠的是修为和造化。无论是谁,只要他兼具荆轲的血性和愚公的耐性,都有可能实现梦想,获得成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