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继续加大货币政策紧缩力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 05:32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吕蓁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与政策动向》课题组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我国下一步宏观调控要继续加大货币政策的紧缩力度,逐步提高利率水平,从货币需求上紧缩流动性,防止虚拟经济泡沫化发展及整个国民经济由“过快”向“过热”转化。

  报告指出,货币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突出矛盾。而此前的金融调控措施多是针对收缩货币供给,而紧缩货币需求的措施相对偏少或明显滞后,如升息明显滞后。虽然收缩货币供应仍有一定空间,但空间越来越小,如央行票据发行的成本越来越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接近历史高位,继续上调的空间有限,相反,加息可以抑制货币需求,而且空间相对较大。

  因此,报告建议,下一步货币政策的重点是运用利率杠杆从货币需求上紧缩货币流动性,逐步小幅加息,防止资本泡沫化的过度发展及防止国民经济由“过快”向“过热”转化。

  年初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再次出现高位加速增长的势头。报告指出,目前大可不必为CPI短期上涨而过度紧张,相比较而言,资产价格泡沫化发展则需引起高度关注。“目前资产价格大幅上涨应引起管理层的高度关注,尤其是

房地产
股票
市场繁荣背后酝酿的风险正在与日俱增。”
房价
居高难下和股市异常繁荣,其重要原因就是货币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突出。

  报告指出,在当前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同时又伴随虚拟经济持续繁荣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应该改变传统意义上的只关注CPI变化情况,而不注重资产价格变化的做法,应将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股票等价格波动纳入货币政策考察范畴,以及早防范资产价格泡沫可能导致的金融和经济风险。

  为应对流动性过剩局面,今年以来,国家继续采取了降低或取消相关行业的出口退税以及央行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一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对缓解流动性过剩将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报告全文见本报网站)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