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股市暴热下面有怎样一种经济底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4日 03:4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徐千惠

  中国股市从未像今天这样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不光因为中国A股指数表现让人惊讶,并似乎预示着什么,而且这个市场的独特性也在引起包括经济史家在内的经济研究界人士的兴趣,这将是一个怎样的标本呢?

  股市只是经济的一种表象。过去几年,中国经济增长傲视全球。现在的问题是,这样的速度是否会继续?许多专家正在试图解答。而我还关心问题的另一面:中国经济是否会放慢?对于来自外部的打击,中国经济是否会很脆弱?

  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超常的经济增速是不可持续的,而且中国现在所面临的风险和境遇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巴西的景况非常相似。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巴西吧。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巴西经济发展情形和现在的中国的确颇为相似,发展势头非常之好。但之后受到一系列金融冲击,由于缺乏经验, 没有及时处理好,在八十年代期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最终致使他们在20多年间创造的财富大部分化为乌有。所以,巴西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非常有借鉴意义。当然,现在的中国不是当年的巴西。我们也不必过于杞人忧天。

  有分析家称,

中国经济尽管在短期内能够保持高速增长以及通货膨胀平稳,但中国长期依赖高投资的做法是无法长时间维系的。这个提醒是有道理的。而正因如此,中国现在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一段经济稳定增长的宝贵时期,抓紧实行更多有效的经济改革措施。因为,在经济增长势头良好时候, 改革相对比较容易。

  我认为,从多项指标看,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势头,以及平稳的通货膨胀局面是可以维持的。比如,商品出口形势良好, FDI数据也乐观,工业经济表现以及景气度也在较好的水平,等等,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就长期而言,那种依赖高储备率、高投资率的发展模式存在许多问题。所以,在一个比较好的经济环境下,实施有效的改革是很重要的,这关系经济的持续性发展问题,也是巴西20年前留下的宝贵经验教训。

  尽管目前尚没有明确下一步将会着手哪些改革,但是人们已经看到中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保持经济增长的平衡,以避免

房地产业、金融业等因过度投资而造成大泡沫,更防止由此造成经济出轨。这是国际观察人士能够感受到的信号。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中国人的高储蓄问题。中国的储蓄率相当高,而且老百姓的储蓄热情始终不减。但是,这样的储蓄热情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回报。所以,最近有不少人把钱转投到证券市场去了。最近持续不断的存款搬家现象,很值得关注。从今年头四个月的趋势看,如何引导人们正确地进行个人

理财,已不是一个小问题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