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装备制造业:高景气行业成长故事多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2日 05:51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中国制造”的核心力量

  行业处于高景气周期之中

  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国制造”的核心力量,在经历连续3年的高速增长后,2006年产销双双突破5万亿元,继续保持稳步、健康、高速增长,全行业完成销售产值53421.98 亿元,同比增长29.73%,比上年提高7.54个百分点,行业处于高景气周期之中。

  从子行业来看,装备制造业13个子行业均以两位数同步快速增长,其中工程机械、机床、电工电器和汽车行业增幅超过30%。与2005年相比,增速提高较快的是工程机械和汽车行业,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23.03和20.43个百分点。可以明显看出,这两个行业已由宏观调控后的恢复期发展到高速增长期。

  行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2006年全行业新产品产值10427.36亿元,同比增长35.85%,其增速快于同期工业总产值增速5.79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由上年17.08%提高到19.05%。其中有9个行业的新产品产值增速高于总产值,表明这些行业在自主创新、产品技术升级、结构优化上上了一个新台阶。

  行业出口交货值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显示:2006年我国机械工业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839.71亿美元,同比增长27.42%,高出全国进出口增长3.62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23.59亿美元,同比增长36.28%,高出全国外贸出口增长9.08个百分点;进口1416.12亿美元,同比增长19.6%,低于全国外贸进口增长0.4个百分点。

  分子行业来看,出口交货值增长幅度较大的依次是:工程机械、石化通用、重型矿山、汽车、农机和电工电器行业,增速均保持在24%以上。

  创新 + 政策 = 高景气

  在“十一五”期间的强势政策支持下,装备制造业将会淡化

宏观调控的影响,而持续保持高景气状态。从“十一五”规划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再到《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国家对装备制造业的扶植力度一环紧似一环,并且把振兴装备制造业提升到了国家与民主安全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十一五”规划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出了总体目标:努力突破核心技术,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特别是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和先进动力装置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

  《纲要》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提出了技术目标:掌握一批事关国家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技术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2020年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 。

  《若干意见》是对“十一五”规划和《纲要》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进一步细化,使之具有实际操作意义。明确目标原则是加快振兴步伐,确定主要任务是实现重点突破,突出了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紧迫性。

  强势政策支持的核心就是自主创新,对于行业内具有自主创新的企业,国家给予资金投入、税收优惠和市场扶植,使其摆脱长期以来的洋品牌压抑,实现内生性增长。首先,国家直接投入科研资金和通过政策鼓励企业自身投入科研资金,来提升企业的研发实力,使其通过自主创新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替代进口,进而拓展国际市场;其次,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直接给予所得税、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提升其盈利能力,增加企业的现金流,使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投入研发;最后,制定鼓励使用国产首台设备、购买国产设备实行税收优惠、限制国产化水平等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大力扶植国产装备,拓展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空间。

  对于装备制造业来说,强势政策支持就意味着有了市场、有了发展资金、有了税收优惠,这些都将直接体现在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上。

  进口替代 + 出口拓展 = 成长空间

  “十一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替代进口的空间高达37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其中光纤制造设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来自于进口产品。

  “十一五”期间,我国装备制造业振兴目标是进口依赖度降低到30%以下。进口依赖度从目前的67%降低30%以下,这就是我国装备制造业巨大的替代进口空间。

  我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市场的拓展空间巨大。

  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8.25% ,其中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不到30% 。欧盟、美国、日本分别为45.9%、10.2%和8.20 %,其装备制造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美国为41.9%、日本为43.6%、德国为46.4% 。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市场份额约为中国2.48%、美国4.27%、德国4.26%。也就是说,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尚有两个百分点的拓展空间。

  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产品大都集中在低端水平,产品附加值较低。也只有打开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我国装备制造业才能跻身中高端领域,才能具备国际化竞争优势。因此,衡量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市场拓展空间,关键要看其是否打入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链接

  什么是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不完全等同于机械行业,因为它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装备的产业的总称。按照标准的分类,它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七大类中扣除了有关消费类产业制造业小类后的186个小类。相当于欧洲国家所指的“资本货物制造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产生产资料的行业”,也就是生产投资品的行业,其与固定资产投资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重点公司点评

  秦川发展:迎接明天辉煌

  受产能瓶颈影响,公司2006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仅为10.23%,净利润却同比下滑12.58%,低于我们的预期。主要原因有:深圳秦众继续亏损,拖累公司业绩1201.66万元;电梯曳引机业务毛利水平由去年的32.08%大幅下降至0.56%。

  步入2007年,公司在主业持续增长的基础上将通过资产剥离、整合、购并等步入高速增长期。预计“十一五”期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58.8%。

  通过技术改造与新建产能等解决产能瓶颈问题,奠定机床主业大幅增长的基础;剥离深圳秦众36%股权降至44%,不再并表,预计影响公司2007年业绩降至253万元;齿轮业务在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新产品QR800 行星减速器和3551J 工程机械分动箱等将批量投放市场,同时出口市场也将进一步打开。

  公司增长的催化剂:新建产能交付使用和齿轮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在大集团框架内的资产整合(剥离和注入);股权激励的实施。

  综合行业、公司和市场等因素,我们给予公司股价0.8倍PEG和47.04倍PE的估值水平,对应2007年预测EPS的合理股价为15.99元,投资评级为“增持”。

  威孚高科:走过黎明前的黑暗

  公司主要产品柴油泵的市场占有率高达50%以上,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2006年是公司的最低谷时期,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下降了11.10%和 51.47%。主要受我国即将由欧II排放标准向欧III排放标准过渡,以及RBCD仍处于巨额亏损之中所影响。但是,公司通过组织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有望在进一步巩固欧II及以下排放标准泵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在欧III、欧IV 排放标准泵上也将获得较大收益。我们预计公司“十一五”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76.58%。

  公司控股子公司威孚力达的消声器催化器业务,是国家863两大汽车尾气净化装置研发基地之一,依靠自主创新快速替代进口。预计到2010年有望达到10亿元以上的销售规模。

  公司依靠自主创新研发出的欧III泵零部件,已经通过博世认证。2007年开始起步,预计到2010年有望达到20亿元以上的销售规模。2007年RBCD将大幅减亏, 2008年RBCD正式投产后,公司的投资收益将会大幅增长,到2010年有望达到5.6亿元以上水平。

  综合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未来投资收益占比较大等因素,我们给予公司股价30倍PE的估值水平,对应2008年预测EPS的合理股价为24.60元,公司目前股价存在低估,投资评级为“买入”。

  中集集团:培育新的增长点

  公司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基本熨平了行业周期波动,并成功培育出了新的增长点———半挂车业务。同时,公司正围绕物流装备需求培育下一个拉动高增长的引擎。预计公司“十一五”期间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为18.06%。

  集装箱业务:公司依靠特种箱、罐式箱和冷藏箱等业务的增长,拟补了干散货箱的下滑,使得整个集装箱业务基本趋于稳定,预计这种稳定趋势仍将延续。

  半挂车业务:在2005年增长84.06%的基础上2006牛又增长了66.9%,销量已经高达88370辆,又造就了一个行业龙头,预计未来三年仍有望保持40%以上的高增长。

  公司正围绕物流装备寻求新的高增长引擎,如铁路车辆等,预计2009年以后,公司有望在新的高增长引擎拉动下,步入下一个高增长周期。

  综合行业、公司和市场等因素,我们给予公司股价1.2倍PEG和21.67倍PE的估值水平,对应2007年和2008年预测EPS的股价分别为30.56元和36.19元,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昆明机床:重组初显成长潜力

  2006年,公司主营业务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了26.13%和326.58%。其中,机床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了46.75%和148.88%;非机床业务收入下降17.58%,但净利润增加了500.5万元。

  沈阳机床集团介入之后,公司理顺了管理机制,发展大型落地式铣镗床主业的战略目标更加明确。技术改造和内部挖潜降耗,加上德国希斯技术平台的引进消化、自主创新,公司机床主业步入高速发展期。非机床业务整合已初见成效,其改制、重组、盘活工作正在逐步深化,已不再拖累公司业绩。预计“十一五”期间公司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为38.04%。

  公司机床产品技术档次的提升力度,将直接影响到公司进口替代市场的拓展空间,以及公司非机床主业的进一步整合的方向和力度。

  综合行业、公司和市场等因素,我们给予公司股价1.2倍PEG和45.65倍PE的估值水平,对应2007年和2008年预测EPS的合理股价为分别19.17元和26.02元,目前公司股价存在一定争议,我们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历史性发展机遇造就高景气行业

  我国制造业初具规模和实力

  我国装备制造业经过建国5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我国装备制造业初具实力和规模。世界制造业规模排名是:美国、日本、德国、中国。我国制造业已经初具规模和实力,为装备制造业转移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自主研制了万吨水压机、12.5万千瓦双水内冷发电机组等一批重大装备,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制造体系。1983年,国务院重大装备领导小组成立,首批确定研制30万、60万千瓦发电机组,宝钢成套设备,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乙烯,秦山核电站,三峡电站等12项成套装备。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重大装备研制部门和使用部门相互配合,取得显著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高。

  “九五”期间特别是1998年以来,原国家计委结合经济建设需要,相继重点组织了城市轨道交通装备、大型船舶、500千伏直流输变电设备、大型燃气轮机、日产440吨聚酯设备、日产8000吨水泥设备等装备的攻关,取得巨大成效。

  目前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一个例证是出口产品中,反映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机器、运输设备所占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工业化进程带来产业复兴

  我国经济从1992年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初级阶段,1999年进入工业化进程的成熟阶段,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中我们推断,我国经济将于2010年左右进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在此阶段内,对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不断增加,内需增长成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庞大的人口数量和居民收入增加,使我国具有巨大的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2005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4040元人民币,为消费需求的升级创造了条件。巨大的消费需求会带来巨大的生产需求,为机器设备、原材料等资本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在宏观调控的经济大背景下,“十一五”期间我国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规模以上工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也将保持14~15%的水平,工业在GDP中的比重将上升到接近50%,制造业部门成为GDP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产业升级与产业复兴,进而拉动装备制造业的需求增长。其中包括:轻纺工业向重化工业升级;粗框的初级加工向精密的中高级加工升级;

  军工、航天、航空等产业复兴大幅拉动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另外,新兴产业有了发展机遇,

和谐社会建设和绿色GDP的提出,拉动节能环保等装备的需求。

  新一轮产业转移提供历史机遇

  目前正面临新一轮国际化产业转移,不但加工制造业在转移,而且R&D也在转移,这对中国发展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新一轮的国际产业转移,发达国家在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的同时,主要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行业,退出劳动密集型和一部分资本密集型的行业,为我国出口此类产品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蓬勃发展,一个国家不太可能在所有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都占据优势地位,这为我国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一方面我们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有所突破;另一方面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素质和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发展努力。

  经济全球化使国际产业转移进程不断加快,世界装备制造业部分生产能力正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近年来,全球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为装备制造业创造了巨大市场。我国市场潜力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制造业具有独特的优势。

  总之,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重大装备研制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新世纪新阶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征程上,我国装备制造业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同样面临着重大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高景气行业成长故事多。从子行业来看,我们的观点是:

  数控机床:大型化和精密化替代进口空间已经打开。

  铁路装备:投资拉动沿产业链传导,正在提升业绩。

  造船装备:产业转移是机会,产能扩张是隐忧。

  航空装备:军工资产的注入,赋予想象空间。

  物流装备:出口拓展空间,决定增长潜力。

  机械基础件:投资价值源于自主创新和国际化优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