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5月拍场香港先行内地蓄势待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2日 02: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陈英华《清静无馨》□董岳

  作为5月的第一场拍卖,香港淳浩的“2007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在港开槌。拍卖会共推出3个专场,在原来的“中国近现代书画”、“瓷器工艺品”专场的基础上,增加了“中国油画”专场,上拍作品共计602件,成交率为58%,总成交金额为248.623万元。

  “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推出的207件拍品中,岭南四大家黎雄才、关山月、赵少昂和杨善深的作品尤为引人注目,其中杨善深的一套84件书法作品《春风化物》成交价为55万港元,关山月作《墨梅》立轴成交价也为10.9万港元。邓尔雅的书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手卷以26.4万港元成交,丁衍庸的《荷塘蛙趣》以19万元成交。此外,徐悲鸿、李可染、冯超然、张大千、王雪涛等近现代书画名家均有小幅作品上拍,专场的成交额约为418万元。

  “中国油画专场”的上拍作品均为1993年在深圳美术馆举办的“93博雅油画大赛”的获奖作品,这些作品来自全国30个省市的三千多件参赛作品,经过专业人士的反复筛选,由以吴冠中为首的8位评委总评产生,并出版了《'93博雅油画大赛获奖作品集》。吴冠中认为当时的参赛作品水平为“完全可以代表今天中国油画的高水平,完全可以代表全国美展水平。”在该专场中,陈英华的《清静无馨》(1992年作)成交价为5.06万港元,白明的《皛皛》和侯荣的《蓝天白云》成交价均为2.3万港元。虽然单件作品的成交价和43万元的成交额并不高,但96%的成交率可见市场对获奖和出版作品的认可度。

  在“瓷器工艺品”专场中,清代玉器占了很大份额,其中多为白玉挂件和玉牌,成交价约在2-5万元的价格区间。春秋时代的一对青铜方壶颇受买家青睐,成交价为25.3万港元,清代中期的一件云龙纹刺绣挂屏,精细的绣工和生动的图案为该拍品获得了24.7万港元的成交价。

  从此次拍卖看来,来自香港本地的淳浩拍卖并没有精品和高价拍品的出现。这家拍卖行附属于50年代创办的集古斋画廊,由于背景的深厚和经验的丰富而建立了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但香港的艺术市场一向以佳士得、苏富比等国际拍卖行为霸主。而作为本土的淳浩拍卖由于艺术品资源和本地进场资金的有限,拍卖行本身就定位于中低价位的市场。在2006年的拍场上,总成交金额达到了2925.618万元,也有齐白石《芦塘鱼乐》等精品的成交。但在今春的拍卖中由于精品之作的欠缺而未有高价亮出。相比之下,内地的各大拍卖公司正蓄势待发,风头正起,一个个经典专场和新亮点的频出,期待国内外买家的紧密关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