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也说萧翼赚兰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2日 02:20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张秀娟

  如果能够给古代所谓“收藏家”们论“资”排辈的话,恐怕各朝代的帝王将相会霸占九成九的份额。毕竟,“家天下”的年月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会有几个比皇帝富有?至多不过是富可敌国,打个平手。

  萧翼赚兰亭,也是奉了唐太宗的旨意,不得不处心积虑地算计辩才和尚。说到底,还不是因为太宗喜欢,千方百计地想要据为己有。

  这个故事出自张彦远的《法书要录》,说是太宗喜欢王羲之的真草书帖,“购募备尽”,唯独少了《兰亭》,得知在辩才和尚手里。可惜,这个八十多岁的老和尚坚称《兰亭》已经遗失,不肯进献给皇帝。随后,身负皇命的萧翼假扮山东客商投宿寺观,与辩才谈古论今,切磋围棋、抚琴、投壶等技艺,投其所好。

  看来,萧翼也是个多才多艺的才子,不然也不会让辩才觉得相见恨晚,把他当成暮年“高山流水”的知音。也因此,萧翼展示了自己带来的王羲之书帖后,辩才就毫不犹豫地把藏在屋梁暗槽里的《兰亭》取出来给他看。只是,老和尚推心置腹的这个朋友,却趁他出访的时候把他爱如生命的珍宝“窃”走,让他郁郁寡欢,几个月后就“驾鹤西去”永远离开让他伤心的世界。

  不过,太宗倒是心满意足,不仅自己喜欢,还让人榻了数本,赏给皇裔重臣,临终还要嘱咐儿子:“吾所欲得《兰亭》,可与我将去。”而这件能让人感觉到“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天下第一行书”,从此隐没,只剩下各版摹本代代流传。收藏一件艺术品,让几个原本青史无名的人物光鲜至今,也轰动了多少代,不能不说是个传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