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全民炒股”中外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8日 14:44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汤斯

  股市一火,买股票的人就多了,于是“全民炒股”一说就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各媒体上。而且抨击“全民炒股”者往往拿美国、日本股市崩盘比较,从而得出中国“全民炒股”将使股市崩盘结论。这种逻辑推理可能出现如下问题。

  其一,中国“全民炒股”时代真的到来吗?肯定者是以股民总账户数为依据的。据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统计,截止2007年4月10日,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超过8000万户,一举超过美国7600万户的数量。一时间国内舆论哗然,国外一些媒体也随之附和。

  仔细一查,按国际通用标准,股民与非股民的比例是1:6。依此推算,中国至少要达到2亿股民。目前才9000万(含水分),不到一半。13亿中已经有9000万人参与进来,但是距离国际1/6国民炒股风险标准,我们远没触线。

  在发达国家,尤其在美国,平均家庭的资产证券化比例都在三分之二,只有很少部分的储蓄和现金资产。美国社会中下层民众购买

股票的人数日渐上升。据统计,目前美国家庭有50%投资于股票,而1952年仅为2%;1994年美国家庭收入中的18.3%来自股市,而1998年7月则上升到30%。据统计,美国四分之一的家庭直接持有股票,美国家庭股票的持有量达到13万亿美元。家庭财产证券化是发展方向,如今,许多中国家庭开始进入股票投资
理财
领域,就遭遇一盆冷水。

  其二,中国“全民炒股”催生股市崩盘吗?美国、日本总结股市大崩盘的原因时,从来没有归咎于“全民炒股”。美国百年股市,十次大崩盘,只有1929年争论过“全民炒股”。他们认为,从1900年到2000年的一百年间,美国股市经历了10次大崩盘,平均间隔10年一个轮回,是股市自身的规律。从周期性分析,更发现股民队伍规模大有利于市场稳定。100年10次大崩盘,平均10年一次,但不是一个均衡的分布,前50年经历了8次,近50年仅2次。崩盘的频率在递减,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各种金融工具、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和投资者规模扩大、个人与机构投资者结构合理以及投资理念成熟,大大降低了市场的波动性,避免了一次性的释放(崩盘)。美国人总结上世纪90年代初大崩盘,既指出原因是“网络泡沫”,同时又指出“泡沫的作用”———使美国科技信息产业获得了宝贵的以千亿计的资金,完成了产业升级和新经济的转型。

  其三,怎样看待“全民炒股”现象?作为中国社会最大的群体———股民,任何人的简单批判或是泛泛支持都不可取,对“全民炒股”现象还需理性、全面地看待,更人性化地处理问题。

  1928-1929年美国全民炒股,在地铁中,股民纷纷指责地铁公司没有在车厢里装上电传打字电报机,以致人们在乘车途中无法炒股,地铁老板同意了,同时还获得了商机。在波士顿的一家工厂,所有的车间都安放有大黑板,并有专人每隔一小时就用粉笔写上交易所的最新行情。在得克萨斯州的大牧场上,牛仔们通过高音喇叭收听电台的消息,实时了解行情。当乘客乘坐

出租车时,司机会和乘客热情地讨论股票行情,就连宾馆门口擦皮鞋的小童也会向顾客介绍当天的热门股。后来。美国股市和互联网应用同时进入高潮的时候,美国办公室曾刮起过一阵炒股风。因为当时低成本的网上交易系统刚刚普及,再加上高科技股泡沫造成的财富效应,美国白领们发现原来需要找股票经纪人才能做的事自己也可以在办公室完成。据美国媒体统计,1999年有2280万美国白领在上班时间上网炒股,一时间,25%的企业网络所连接的网站都与工作无关。美国老板向专家求助,建立了各种新式的防火墙,让员工的电脑无法上网连接投资理财网站,同时订立了更严格的办公室规则。

  1973年香港全民炒股,当年被称为“鱼翅泡饭的年代”。如今,每12个日本人中,就有1人对投资炒股想尝试。日本的上班族炒股与当年香港类似,被称为“午餐交易”:在午饭时抓紧时间一边塞饱肚子,一边浏览股市行情和财经信息,早早下单买卖。因为东证的交易从下午12点半就开始,而日本白领们从下午1点才开始工作,只要抓紧时间,就可以完成几笔交易。

  美国、日本和香港地区的股市历史都证明,全民炒股是财商教育的机会,可以提高公众个人投资的理念和素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