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推行资产证券化缓解流动性过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6日 02:49 第一财经日报

  专访标准普尔中国区总裁扈企平:推行资产证券化缓解流动性过剩

  霍侃

  流动性过剩是当前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焦点问题。央行现阶段主要采取存款准备金率、央行票据、货币掉期等工具来回笼流动性。

  标准普尔中国区总裁、董事总经理扈企平日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建议,通过银行大规模推行资产证券化,把证券化产品卖给保险公司、社保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来吸收流动性。

  《第一财经日报》:如何通过银行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来吸收流动性呢?其影响机制是什么?

  扈企平:通过银行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来吸收流动性是假设,因为目前保险公司还没有允许投资资产证券化产品。

  其影响机制是,通过资产证券化,银行把证券化的贷款卖给保险公司等投资者,保险公司肯定不会卖掉其他投资产品来买证券化产品,而是把自己在银行的存款拿出来买证券化产品,这样银行的存款就下降了,银行的流动性就下降了。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很多银行对于发展资产证券化积极性似乎不是很高,为什么?

  扈企平:这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银行现在已经在吃利差,利差很大,所以觉得没有必要做资产证券化。

  第二,银行有一种不正确的想法,认为银行现在已经有这么多资产了,卖出去会增加流动性。问题是,对于一个银行来讲也许是这样的,因为买某家银行证券化产品的投资者可能是从其他银行取走了存款,所以该银行的流动性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流动性,但是对于整个银行体系而言,会降低流动性。

  第三,很多人觉得做资产证券化利差就没有了,其实卖掉资产时,通过定价将来十几年的利差全部已经变现进入银行,所以利差并没有损失,而是将来的钱现在已经全部拿到了。

  《第一财经日报》:你曾经提出完善的资产证券化体系需要具备八个条件,目前国内是否具备?

  扈企平:这主要包括完善的法律框架、精确的会计处理、可以分析现金流的分析师、有公信力的信用评级、活跃的二级市场、国债市场利率曲线作为定价标准,多元化的投资者等。现在国内这八点是每一点都有一点点,每一点都要再发展,要全部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通过资产证券化来缓解流动性,从供给来讲一定要让银行加速推行资产证券化,另一方面投资者范围要扩大。在国外,资产证券化最重要的两大资金来源是保险资金和退休金,长期资产的证券化,尤其是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一定要由长期资金来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