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2899亿元背后:量价“天仙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4日 09:27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这是一个对人们的想像力不断发起挑战的时代。这不,沪深股市在上周四、周五出现的股指大幅震荡,已经让不少投资者瞠目结舌了,而本周一两市携手放出的2898.6亿元天量,更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

  要知道,在去年年初的时候,沪深股市的日均成交金额不过200亿元左右,到去年5月份的时候多了点,也就是差不多在500亿元上下。今年2月27日两市的成交金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由于这天正好股市暴跌,所以也就有不少人将这个“天量”与“天价”联系了起来,普遍认为后市会有较长时期的调整。同时,一天成交2000亿元的记录一时也很难再被打破。

  但是,近两个月来,股市继续维持了震荡上行的格局,而且成交量不断放大,可以说是量价配合得非常好。很快,两市的日成交金额达到了2200亿元、2500亿元、2800亿元。当2000亿元成为一种常态时,那么再上台阶,乃至突破3000亿元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当然,对于广大普通投资者来说,最为关心的,应该不只是成交金额的问题,而是在这背后提示了什么样的信息。在笔者看来,如此巨量的成交,至少反映了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是市场资金极度充裕。事情很简单,没有大量资金的涌入,也就不可能在高位形成大量的换手,当然也就更不会有成交连创天量的局面出现。

  最近,人们普遍关注这样的信息:每天新开设

证券账户一二十万,同时有几百亿元的资金流入股市。如果孤立地看这样的数据,的确有点骇人。但实际上,这次发行的中信银行A股网上网下合计的申购资金高达1.4万亿元,这同样是创记录的。显然,现在并不仅仅是大量资金“盲目”进入二级市场,实际上是有更大量的资金进入股市,其中有一部分是参与了二级市场的操作。这样一来,资金的流入实际上是体系化的,反映了一个大的趋势。在这种大趋势目前,过去所谓的天量标准完全失效。

  其次,随着巨量资金的流入,凡在股市中做空者,基本上都被“轧空”,也就是根本不可能获得做空的收益。除非是决心从此退出股市,否则就不得不在高位追涨。显然,包括基金在内的一部分机构投资者,现在就面临这样的局面。在前一阶段,机构在股市操作上是减仓的,而它们所抛出的筹码很快就被市场吸收。于是,也就不得不在现在补仓。这种人为的减仓与补仓动作,客观上也是使得成交量不断放大。

  最后,如果说成交量偶尔有一天很大,还可以说因为没有持续性,后市很难延续价升量增的局面。但是,如果是持续多时的,这就需要考虑,这种资金的不断流入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最近,股市震荡不小,但是每次都是怎样跌下去,又怎样涨上来。为什么?不是说下跌没有任何理由,而是说买盘力量太强大。人们甚至可以指责说这是很不正常的(就像很多经济学家们曾经做过的那样),但却又不能不承认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市场还是具备了相应的上涨空间。实际上,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本周一,沪深两市的成交金额达到了2898.6亿元,今后还能放多大?恐怕谁也说不清。这样一来,作为一轮资金推动型行情,究竟能够走多高,恐怕同样是谁也说不清的。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