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会计人才国际化的逻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3日 14:20 中国财经报

  正如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2006年曾表示过的,会计准则已实现国际化趋同,会计人才也到了国际化的时候。 

  □王大力/文

  理解会计人才国际化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目前中国会计人才国际化的发力,既不是单纯由于主动的走出去,也不是仅仅起因于被动的走进来,而是基于这二者的互动,其背后是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趋同的大势。

  互 动

  以国门为参照,会计人才国际化可源于两种情况,一种是走出去,另一种是走进来。

  走出去,可以是出于企业自身的需要,如改革开放后随着出口贸易而率先伸出头去,见识、体会以及非自觉地学习外面的世界;也可以是个人学习生涯之设计使然,如类似于近代“留洋”的风潮,拥有了海外的学习经历。走进来,则是指外国产品与资金涌入,以及随之一同进来的知识、理念及其载体——人。

  不过,目前中国会计人才国际化,既不是单纯由于主动的走出去,也不是仅仅起因于被动的走进来,而是基于这二者的互动,其背后是经济全球化与会计国际趋同的大势。

  正如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2006年曾表示过的,会计准则已实现国际化趋同,会计人才也到了国际化的时候。为占领国际会计师行业制高点,将在欧洲设立注册会计师及高级会计师考场,国内注册会计师考试将加试外语,并鼓励行业协会赴海外开设代表机构,以推进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而人才的国际化,如同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一样,也必须由政府主导。

  2005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发布了《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便是应行业未来国际化发展之所需;2006年3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2006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报名简章》,在2006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的同时实施英语测试,从而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继2006年8月约70名学员开始接受ACA资格考试培训,以及2006年12月参加ACA项目的学员又参加了ICAEW组织的全球统一考试之后,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欧洲考区第一次考试也于2007年初举行,考点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从而实现了人才国际化发展的双向互动。

  阶 段

  国际化并非外国化。

  真正的会计人才国际化并非只是学好外语那样简单。语言只是一种工具,而国际化却是一种实质性的提炼。

  当然,广义上的国际化要经过外国化这个阶段,也就是说,要见识、学习外国的东西,如2006年5月15日,中注协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就合作开展英国特许会计师(ACA)培训项目签署合作备忘录,以及中注协与澳洲会计师公会在今年1月份合作开展“国际伙伴合作项目”,从两期“CPA行业领军人才培训班”学员中挑选出15名佼佼者参加该项目,等等。

  然而,国际化还要经历国际比较过程,即将外国的与本国的进行比较,从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如去年底启动的“2007年度CPA专业方向学生境外实习项目”,首批20名学生正在美国与加拿大的某“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办公室实习,且已经发回了一手的感悟与思考。

  最后是本土化,即吸收外国先进的有效的东西,并结合自身的情况,从而形成适合的、可应用的。同时,本土化的东西也成为外国的有益借鉴。

  而本土化目标的定格,已体现在财政部会计司、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与中国会计学会共同起草的《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征求意见稿)》中。在其总纲性的“指导思想”中指出:“……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复合型高层次会计人才,打造一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和会计事业国际发展战略要求的领军人才队伍,促进我国会计人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为推动经济社会和会计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可见,国际化只是手段,只是途径,出发点与归宿则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以及这背景下的“会计事业”。

  方 式

  会计人才国际化的方式丰富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一是高层介入。2005年10月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出任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准则咨询委员会委员;2005年12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长刘仲藜当选为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基金会受托人;2006年1月,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当选联合国会计与报告国际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成员(ISAR);2006年9月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张为国被任命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2003年当选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理事,并于2006年获选连任IFAC理事。

  二是多边合作。2005年11月24日于布鲁塞尔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欧盟内部市场总司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及双边合作联合声明”中,双方同意加强在会计准则制定和实施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其中包括在教育和培训方面开展合作;“中日韩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西安会议备忘录”中,决定由三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的技术人员成立联合工作组,可以每年不定期召开会议。

  三是深入前线。中注协积极开展行业人才和CPA专业方向学生境外实习,大力推进事务所高级管理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境外培训实习。2005年,14家会计师事务所的17名高级管理人员赴澳大利亚集中培训;根据合作协议,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将对遴选出的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学员,在英国进行课程培训,并安排为期1年的带薪实习;实施CPA专业方向学生赴境外实习项目,2006年选派51名CPA专业方向学生赴境外18家会计公司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实习,2007年选拔出的90名学生,也陆续分批赴境外实习。

  四是调整自身,即实施“人才本地化、知识结构国际化”。2005年6月8日,中注协制定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意见》,即行业人才培养“三十条”,就行业人才建设提出全面系统的发展战略,这在我国专业化市场中介组织中还是首次。同时,高质量人才选拔和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形成,目前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成为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吸引力的执业资格考试之一,全国22所院校设立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并且,逐步建立起制度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2006年9月,中注协修订发布《中国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制度》;投资建成覆盖全国29个省份的远程教育教学设施,开辟了网络教学方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行业领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体系成功建立。从2005年起,每年举办行业领军人才后备人选选拔测试,制定行业领人才培养规划,对选拔出的64名行业领军人才后备人选进行了集中强化培训和跟踪培养,系统提高其专业和综合能力。立足国情的行业领军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突破。

  五是借力教育趋同。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按照职业教育与准入标准、方法和评估国际趋同的原则,大力推进和改革完善专业教育、考试制度、继续教育培训制度,推进知识结构的国际化。与国际职业组织合作举办CPA专业方向师资培训班,依据专业教育国际趋同要求,发布实施CPA专业方向教学质量评估方案,对22所CPA专业方向院校教学质量进行实地评估,充分发挥资金资助的杠杆作用,加强CPA专业方向建设;深入研究其他国家的考试制度,不断完善我国的考试制度,积极开展考试科目互免和资格互认,与香港签署并实施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部分科目相互豁免协议;抓紧制定与国际趋同,又适应我国国情的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框架,全面指导资格考试和行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升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和国际认可度。

  六是打造资格国际牌。2006年5月16日和10月30日,中注协分别与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香港会计师公会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制定了“英格兰特许会计师(ACA)项目”和“香港注册会计师资格项目(QP)”培训方案,并配套制定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取得英格兰特许会计师和香港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具体资助方案,资助中国注册会计师取得境外认可的“职业资质”。

  同时,尝试资格考试走出国门。为在全球范围内吸引国际型人才加入中国注册会计师队伍,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在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三大步”,一是为方便在内地工作的外籍人士参加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1994年设立中国注册会计师涉外考场;二是1999年设立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香港考场;三是为方便外国籍公民以及在欧洲地区学习和工作的中国公民参加考试,2007年,在布鲁塞尔设立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欧洲考区考场,并成功举办首次欧洲考区的考试工作。

  会计人才国际化的浪潮就是这样扑面而来。这是一个时代的标志,更是顺应时代发展的积极选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