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财富非常道》:年报里的玄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3日 13:48 《财富非常道》

  主持人:李南

  嘉宾:水皮、张景东

  李南:《财富非常》,不说不知道,各位好,欢迎您收看今晚的《财富非常道》,我是李南,两位老朋友水皮和景东,行位好。

  水皮:你好

  李南:我们现在,你看一位是总编,一位是资深人士,大家经常读书看报,都是读书人,我们今天看报看的是年报,因为现在年报是高发期,已经出来400多家的。

  水皮:看不过来的

  李南:看不过来

  水皮:对

  李南:你看吗?

  水皮:我基本上不看,我只能看别人看完之后说有问题的年报,那我再去看一下有哪些问题

  李南:但一下分析师

  水皮:一般的年报不看,也看不懂,说老实话。

  李南:你别价,我们今天就想让你谈谈怎么看,你先给我撩这了,说我看不懂,你别问我啊。

  水皮:真的是看不懂,只能看它的提要,当然这个利润指标你可以看,增长率你可以看,比例你可以看。但如果这个太好了,太好的东西,那你就样引起这个警惕了,太糟糕的,你也要引起警惕了,我们只能看出它的巨大变化来,或者具体差异来。是不是需要警惕,你真要是一个字一个字去抠,恐怕我们肯定不是专业人士。

  李南:你最关注的是什么指标呢?

  水皮:我最关注的实际上就是一个利润增长指标,因为有很多公司会拿这个来说事,你比如说我增长百分之几百,增长百分之几百,我们以前还有月盈的,还有月亏的。那么在这个上面做手脚,最最怕的是在这个上面走手脚,先告诉你月盈,以前市场上有过这样的公司,月盈50%是吧,好,年报出来月亏,实际上是亏损50%。他到时候就是说我当时做这个预告的时候算错了。会计原则用错了,就这么一个解释就过去了。

  张景东:像这样的公司,我想肯定投资者是再也不会碰它。

  李南:景东,那你看这股票涨,大家又忍不住了,那你觉得他这种看年报的方式,是不是特不专业?

  张景东:没有,看年报没有什么专业不专业?

  李南:你怎么看年报呢?据说你以前很大一部分工作就专门干那个的?

  水皮:那很枯燥的

  张景东:其实现在应该说报纸上登的都是摘要,我举简单的几个报表,有简单的一两句注释和说明,我觉得对于一般的投资者来讲这些可能已经够了,因为能把这些看完,或者是每个数字都去看,要分很长的时间。

  李南:那你这很大的工作量了。

  水皮:那也就是看自己关心的公司

  张景东:因为你关心的公司你肯定是要看的,但是资产分散表,利润表,这些肯定是要看的。

  李南:有很多人就看一个什么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估计也就差不多了。

  张景东:其实这里头我觉得

  李南:不负责任

  水皮:它不叫不负责任,比较表面,而且你刚才讲到的什么现金流,可能稍专业一点的,你比如他可能就会稍关注,现金为王嘛,你这个公司手上现金都不多,就是很多人来看这个公司质地好坏的很重要一个标准。

  张景东:其实有时候看这些指标的时候,比如说大家很关心每股收益多少,好比增长了多少?在这个同时可能多花半分钟时间,看一下它这个增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水皮:怎么来的

  张景东:尤其是超过了50%的这种大幅度,你要看一下他有没有说明,经常性的还是非经常性的,这原因是什么,我觉得可能比增长的数字本身更重要。而且对投资者来讲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

  李南:我们先看看到目前为止表面的一些数字啊,这个目前是截止到3月26号,一共有470家公司,那么公布了这个年报,加权的每股收益是增长了41.47%,然后看到其实,我们看到这个上证综合指数,人家说了,我就比一下,从1161点到2675点,上涨30%,这个公司的收益呢,才增值了41.47%,那我们这个不匹配,觉得怎么就,公司的业绩没有增长多少,大盘指数涨了这么多。

  张景东:我觉得还不能这么讲,作为这个一个上市公司整体来讲,400多家增加了41.47%的这个

  水皮:不得了了。

  张景东:是不得了的事情,因为你DGP增长10%,今年几嘛,就已经算是高速增长了,你是它增长速度的4倍,4倍,我想想,它不是一家公司,是470家公司,相当可怕。应该说是一个高速增长,另外有一点就是说要看到起点是哪里。我们这个涨了123%,是和2005年底比,那个时候是1100点左右,那个起点,后来我们大家都说那是低估了。

  李南:恢复性上涨是吗?

  水皮:那个时候是市场的价格体系,评估体系全面崩溃的时候

  张景东:叫水平线要上台,另外一点呢,也是我们大家考虑到的,实际上现在很多有一些股票,不是说很多,有些股票的估值,或者定位,它已经不是看2006年的年报了,我告诉你,基本上2007年的年报数值,2008年的数据,甚至已经2009年的数据,很多研究员已经算出来了。很多股票的价值,有一些股票的价值是依据2007年2008年,甚至2009年的这个收益来估值的

  水皮:你知道什么叫话柄吗,这就叫话柄。

  李南:那今天互动重基就已经说了,2007年的业绩是3块钱。

  水皮:我觉得这种话都说得太早,因为为什么,因为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是由很多原因决定的,是吧,你现在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你比如说可以靠沿海的,来几趟台风,可能对那时候就非常大,是吧,来一个地震,对你的损失也非常大。你做深海养殖的,来一趟风暴,对你的这个产品销路影响就非常大。这些因素你不考虑,你光光是根据你的愿望在那里算那个2008、2009年的,我觉得是非常无限的,没有必要,应该是这样。

  张景东:这个报纸公布的这个数据,有一点要这么看,现在公布的470家,实际上只占到整个上市公司总数大概1/3左右,但是有一点大家可能忽略了,这470家,它的这个收入总额,利润总额可能要在市场里面占一个非常非常大的比重。

  水皮:搞不好占一半

  张景东:一半还要多。

  李南:你看是什么公司在公布嘛,是吗?

  张景东:我印象里边沪深300的这个公司基本上都已经公布了,而这些要占到整个市值大概在60%、70%这样一个比重,剩下的公司虽然有将近1000家,但是它实际上在市场里占的比例是很小的,所以投资者到底是关注哪方面,我觉得应该有一个考虑,同时刚才水皮说一点,企业的外部环境很难去预测预估了。所以说你预测2007年业绩,2006年业绩很难。但是往往就是有一类企业,它的业绩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它很好预测呢?就是这种企业它的业绩增长幅度比较大,而且往往是大型的国企,也就是现在很流行的就是说,资产注入、重组,大集团大股东给他一块资产,然后它又会增加多少。这块估计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因为这部分资产,以往的盈利是非常非常清楚的,而且政策上也是很明确的

  水皮:这样的公司少,真正的国有企业有好的资产还没上市的,说藏着掖着的,说不想让大家知道的,你去用你的基本常识判断一下,少。国有企业做企业的人,资产好就是业绩好,业绩好就自己能干,干吗还藏着掖着呢,我觉得少,这样的人,所以我从来不相信说整个资产注入,以前藏着掖着,以前大部分国有企业之所以不整体上市,就是因为整体拿来一点都不符合标准。

  李南:他干吗藏着掖着,他人家不是公用公司,也不用跟你作什么汇报、公布什么的嘛。

  张景东:以前没有股改嘛,以前没有股改的话,大股东这个利益和小股东利益是不太一致的,现在股改之后我觉得,用大家经常说的话就是大家利益统一了,另外一点就是说。

  水皮:景东这是善良的愿望,太善良了,这种愿望,大股东永远是大股东,小股东永远是小股东,他的利益获取机制是不一样的,获取途径也是不一样的。

  张景东: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说,这部分资产,你可能讲它长期的盈利水平是多少,很难去预测,但是保证它这一年,就是说他注入的这一年有一个好的盈利,应该说还是比较确定,或者比较明确的,至少2007年,他可以保证他这个盈利比较好。

  水皮:你要做概念的话,当然没问题,但是你要说做长远的话,我们就做一个基本判断,我觉得肯定是不乐观的。

  张景东:概念能做长线吗?

  李南:我们在出下宣传片,再谈谈今年的年报。

  李南:《财富非常道》不说不知道,其实今天年报还有一个看点,就是新会计准则的一个实施,尽管2006年年报是不需调整,但它会要说明并且分析,执行这个新准的时候可能会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呢,这个如果说是个打分的话,这个平分标准它是有所变化的,然后我们就发现呢,其实有些最多的是谁呢?我们看到了,最多一个公司他居然能够在调整前和调整后能够差三倍

  水皮:你是说什么利润吗?

  李南:(最宝乐电),股东权益,股东权益能够差三倍,它为什么呢?因为(最宝乐电)他是持有大量的民生银行的股份,所以他因为是这种金融资产,以前是按成本价算,现在按公允价按市价算了,所以它一下子就调整了三倍,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

  水皮:可能(最宝)还不是最高的,你像东方集团也是这样的类似,因为它不光是民生的,它有新华人寿的,还有锦州港的,还有这个民族证券的,还有这个,当然他大股东手上还有这个海通证券的。

  李南:你说他一个不像看年报的人吗,说的话?

  张景东:关心的他就看嘛。

  水皮:这个是我比较关心的,这恰恰是我这个新会计准则影响是,我觉得最大的一个股票之一。

  李南:这部分其实是调增的,还有一个,你知道其实是调减的

  张景东:还有调减的吗?

  李南:对,它又一项是调减的,他说具体来说,调减就是说,他其实是对于投资那一块,如果是我投资的企业,我们是在一个集团之下的一个关联企业,那么这块你不是不能够去算你的投资的这样一个差额的。这是你要在2007年1月1号全部核销掉的。那么通常这个投资一部分它就调减掉了,所以一增一减。

  水皮:就是一个母公司下面的子公司之间的投资是吧?

  李南:对

  水皮:做花旦就做不了了。它实际上是挤这个数字的一个泡沫

  张景东:但是另外一方面,由于新会计准则实施,所谓一个资产重估概念去年炒得很热,包括像刚才(最宝乐电)东方集团这样的,股东权益瞬间就是成倍地增加,就是说你的净值增加了,那你的股票价值自然应该上涨,这样说起来好像是有道理,但是我们要知道一点,就是说这种供应价值评判的结果是,你一定要通过交易,才可能实现未来潜在的利润,如果没有交易的话,这只是一个账面的利润而已,对股东也好,对投资者来讲,其实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李南:而且万一跌了呢?它跌了以后这不就下降了嘛,股东权益不就少了嘛,是吧。

  水皮:确切地讲,实际上对它的这个单股利润的影响并不大,实际上。对所谓的净资产呢,我觉得影响它还是有的。因为毕竟现在是全流通,而且这个如果它开进的话,那么它是可以减持的,你比如(最宝乐电),我可以在这个(奥基斯坦上)减持民生,是不是。他高危的时候,我当然可以减持了,是不是。低危的时候,我也不排除可以再买回来,是不是。那他这个利润也一样是可以实现的。

  张景东:但是你刚才说的这种操作,基本上在现在市场上是很难做的,如果你是合理合法合规地去做的话,按现在的规定是买入之后,半年以内不能卖,买回之后半年以内不能买,所以基本上很难像股民一样高抛利息专这个差价。如果你去赚这个差价的话,那对不起,你是违规的。

  李南:咱们说到年报里面,比如说深发展,对吧,我们看到深发展很有意思,它出年报了之后,这是每股收益是6毛9吧。

  张景东:6毛7

  李南:6毛7是吧,然后增长速度300%多,就大大超过了你仅年限50%,然后出来了这个,它的年报出来之后,就不同的公司给了他不同的评级,中金它维持的是一个审慎推荐的评级,就是中信的评级,但是中信给的是卖出评级,目标价是8块钱,而且中信证券研究员呢还写了一个特别措词挺严厉的,我看他那个一个这个,他可以说是他研究报告的一个导读,里面用了很多的感叹号,你知道吗。他名字叫《警惕非正常高增长,评级叫做卖出》而且今天深发展是19块零8分,但它的目标价是8块钱。这肯定你看到了,对吧?

  张景东:实际上深发展应该说它的问题在哪里呢?从表面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它的业绩的增长远远地超过了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比招行,比民生都要高很多很多,而这个现象我觉得在目前这个行业感来讲其实是不正常的,我们其实大家都有这种感受,你接触到的招商银行,接触到民生银行是一个什么状况,或者你接触过深发展,或者你有没有接触过深发展它说经营的业务。我觉得从这一点上就会有感性认识。

  李南:谁让你在北京混,你又没去深圳看一看。

  张景东:即便到了深圳,招行多,还是深发展银行多,我想很多人心里是有个数的,所以即便从这一个,很简单的感性认识上你就会想,这个银行是怎么取得这么好的收成的,那么你再花一分钟时间来看,原来是他少提了这个基体准备,就少提了准备金。那么按照研究员的测算,如果按照一个平均水平去提这个准备金的话,那这个业绩没有增长。

  李南:增速24%。

  张景东:甚至如果提得更多一点的话,因为他以前提得很少嘛,如果多提一点的话,那可能它业绩还是滑坡的,那这样算起来,那你的股价当然不应该是大涨,应该是往下调。但是我觉得很有趣是什么呢?像这样的现象,由券商的研究员来置疑上市公司的现象,以前我还真没见过。

  李南:但是你说今天出现说明什么呢?

  张景东:我觉得可能一方面来讲就是说,研究员的,它的研究报告的地位要比以前高得多。

  李南:他可得意了他现在?

  张景东:我觉得其实,因为相对来讲就是研究员已经在这个市场里面有了他的独立性这个位置,这是属于以往所没有过的,因为很多人都把这种研究报告作为投资的一个很重要参考,无论是机构投资者也好,还是散户也好,那这样的话,就使得人研究的报告有一定的公信力,那么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可能有一些,我从善良的愿望出发,负责任的研究员,就不太容易和上市公司形成一种联系的一种关系,而是真正独立的位置上来发表他自己的观点。应该讲就是说,研究员的看法是不应该受到任何干扰的,我想以前可能不存在这样的环境。

  李南:原来以前不是这样的,我们一直是这么认为的。

  张景东:以前你看研究报告吗?

  李南:以前我看(赵毅摘要),像水皮看年报似的看摘要

  张景东:只有这一两年的情况下面,我们大家才会读研究报告,读研究的观点。

  李南:水皮你看报道,你说你看研究员的报道吗?

  水皮:我这个深发展的报告是不能不看的,这是一个叫人不能不看的一个报道,我当时有一个感觉,我说这个柳曼厉害,她真敢就这么些,真敢就这么写,一个银行利润增长能有300多,你记得我们上回在这里谈工商银行吗?说有27%左右的,就接近30%的增长,为什么他这么增长下去,肯定要超过汇丰了是吧,我觉得深发展没有两年就超过汇丰,就这种速度增长,这是肯定的。

  李南:那时候已经不是新侨了,他已经把它已经退出了。

  水皮:另外一个呢,我的确同意你的观点,我说这个中信这个分析师好样的,他真敢说。他说8块钱呢,我觉得我也是能够认可的,因为为什么呢?

  李南:因为你没买。

  水皮:因为一年多前,它就在7块钱左右,就在7块钱左右,甚至这个应该是1月早一点,或者就是去年年底的时候,他深发展就在10块钱附近。

  李南:那你不能抹杀掉柳曼一年辛辛苦苦工作的结果,人中小企业贷款,人家还是做了一个工作,人家存钱。

  水皮:他工作一年,深发展翻三倍,这个利润增长翻三倍,我工作两年六倍,你算嘛,再算福利的话,它没几年真的超过汇丰。

  李南:他公司900多万元,970多万。

  水皮:他真的超过汇丰,很快地超过汇丰,我也不知道深发展的这个,同仁们看到这么一份亮丽的报告是高兴,还是不好意思。我觉得可能是情感的成份是非常复杂的,因为他不具备这种,这个市场的这个接受性。就是这个非常重要的。

  李南:那柳曼又不是傻子,人家以前在美国高官都混过的,他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份,连水皮都觉得不可思议的报告呢?

  水皮:这个谈不上对柳曼个人的一个评价,他实际上这是一种公司行为,那么他做出这种报告,有没有他合理的地方,当然有他合理的地方。你比如说他在财务,我们刚才还在谈这个财务规则,他可以做这个调整,他并不是说我这个今年我这么做了,我明年依然是这么做,他连续三年这么做,他同样做不下去的,他可以在明年做调整。他账可以调到明年去,那这个就,我想这个是,他是一个财务安排的问题吧。

  张景东:可能有他的需要,他的需要呢,又不是能向大多数人说的这个理由。

  李南:有人猜测了。说新侨就是一个财务投资者。

  水皮:他就是财务,他就是一个基金公司嘛。

  李南:是,所以他们就希望能够有一个更好的价钱,因为他们当时承诺说五年不转让嘛,目前只剩两年时间了,他们需要在两年里面里面迅速地把这样一股票做高

  水皮:你不可能到第四年年底的时候,把股价再做出,业绩增长300%。

  李南:太明显了是吧

  水皮:来不及啊,来不及啊,是不是。

  张景东:最起码我觉得,深发展这一年的表现,最起码股东还是满意的,因为股价涨了好几倍嘛

  水皮:这个话就是当时柳曼回答我的话,我说你啊,我说深发展,你说你这个持仓的成本进来时候也就3块5毛钱左右,我说这个其实到你股改的时候已经将近7块钱,我说你这个肯定是这么一笔了,是不是,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回答我一句话也比较机智。他说这个我但愿你也是深发展的股东,因为他说我的股票一直在涨嘛,我同样是给大家带来了回报,从这个角度来讲,当然深发展股东。

  李南:你怎么早没告诉我,我也当一回深发展的股东啊。

  水皮:就是你在十块钱左右,让你当你不当,你肯定是不当,你不会相信出现300%业绩增长,超过你的想像。因为这样一个银行增长速度是超过你的想像的。

  李南:人家就叫深发展嘛,发展嘛。

  水皮:往深了处发展,这倒也是。

  李南:好,我们先出下宣传片,接着聊。

  李南:《财富非常道》不说不热闹,年报还有一个不得不看的就是分红,你看,我们看到有一个超级大红包,就是(持红星者),他公布的年报每股收益是5块3毛1分5厘2,中国第一绩优股啊目前是。

  张景东:每股收益最高

  李南:对,每10股送红股,10股派送现金红利30元。

  水皮:一股派3块钱

  李南:是

  张景东:一种一派3块。

  李南:就是太厉害了,这是中国A股历史上的最大的一个分红记录了,而且有人说今年整个都会有一个大红包,就是不是我们当时谈基金说大红包,一样,上市公司也会大红包给我们,这应该,你们怎么看这样的大红包呢?

  水皮:像这样的大红包还是很少的,因为他这个业绩增长有它特殊性。你比如说有时候金属的价格上涨比较猛,那它的确是挣钱的。那么挣了钱分给大家,我觉得也的确是应该的。这个符合上市公司有利与大家共享这么一个原则,那么但是呢。

  李南:他是偶然赚那么多钱是吧,700%,比深发展还厉害呢?增幅700%。

  张景东:不能说完全是偶然,但是确实有一定偶然性,因为像金属价格的这种大幅上涨

  李南:是不可持续的,你认为

  水皮:它增幅不可持续,但利润总额它是确定的,确定的,阶段性是可以确定的,因为去年是挣了700,(万货)的7000万,今年也许他还挣。

  张景东:还挣那么多,甚至更多一点,但是这个增长幅度是很难保持的。

  水皮:但是我就觉得这么大一个比例分红的一个方案,实际上我以前也评论过,因为我注意到他前面搞过定向蒸发,我当时的评论我就说,你既然缺钱的话,你还这么用大比例地分红,这是干什么呢?是吧,这个不劳民伤财吗?当我刚才听你讲了,前面的定向增发,他是大股东拿资产注入的,后来我一想,小股东他还是玩不过大股东,为什么呢?现金分红,小股东也有,大股东也有,大股东拿得还多,大股东先拿回去了,然后我定向增发我不是拿钱了,我是拿资产装进来,我把股权又稀释了,增发在前,股权扩张在前,然后分红在后,实际上大量的分红他自己拿回去,自己分给了自己,小股东实际上表面上看,好像也有一部分,但是这个大头还是在大股东

  张景东:实际上是拿自己的钱给自己分红

  水皮:对

  李南:最后还是胳膊拧不过大腿,意思就股权分置了,也没有同股同权是吗?

  水皮:把股权还扩张了,实际上如果说这个相对公平的话,他应该是什么样的,你既然有这么多现金,那你去买资产好了,不光可以买大股东的资产,你买其他人资产也可以。你不要吸收我们的股权啊。是不是,这样的话,我们所有的股东的权益才是同步增长的,才是真正的有好处的。这就涉及到一个,究竟是不是一定要高比例现金分红的问题。我们刚才也讨论,就说如果你公司预期增长的确挺好的话,而且你现在需要用钱,扩张这个资产规模,干吗要分红呢?

  张景东:你把钱留在公司,让公司扩大生产规模,挣更多的钱。

  水皮:你去买更多的资产,比如说能从大股东那里,以一个公用的价格,甚至相对低一点的价格,把更多的有色矿产买到上市公司来的话,那我们今年的利润增长不是更有保证吗?是不是,是更好啊。

  李南:那之前(持红星者)还说呢,说本来这个资产是值6个亿,然后值8个亿,后面他作价了,是6亿7就拿走了,大股东说,算了,剩了1亿3,咱就不要了。

  水皮:那不就国有资产流失吗,开什么玩笑,他不要了,是吧,就这个里面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

  李南:他总是觉得这大股东怎么做就不对。

  水皮:你一定是一个公用的价格,说大股东说我动不动就不要了,要么他看国家资产,败家子,要么他说的是假话。

  张景东:资产本身就有问题

  水皮:一点都不真诚

  李南:你说这个(持红新者)是那个又分红又送股是吧,那么通常你说其实大家说要理性投资什么,可是我觉得很少投资者去要那个,为了分红去买股票的。

  张景东:对,的确如此,因为大多数的投资者他关注的是价格的这种变化

  水皮:挣股息的少,挣价差的多,这是肯定的。

  张景东:因为实际上大多数人是做中短线投资的,那么中短线投资来讲,你的这种分红的回报率,对我是没有任何的意义的。因为在分红的那一刻,是要除权除息的,本来我10块钱买的股票,你送给我变成5块了

  李南:没有什么实际的东西啊。

  张景东:股数多了,然后股价便宜了,其实还是一样。

  李南:但总市值是一样的。

  水皮:但是对(持红新者)是不一样,因为(持红新者)将近100块钱的价格

  张景东:已经100了,已经100块了。

  李南:101块了,101块5毛8,今天的收盘价。

  水皮:今天101块?

  李南:对,第一高价股了。

  水皮:但是在这之前呢,他是冲过了100多了,但是分红完之后他还是跌下去了,因为大家知道后面的把戏是如何的一个把戏。

  李南:这出的方案没一份方案,谁说他,你说出了方案之后跌下来了。

  水皮:出了方案之后,他一直没涨起来,而且从高位回落下来,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他出方案的时机,这种概念的推出,实际上是推出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部分主力出货的一个过程。

  李南:你觉得高比例的送股就一定是主力出货?

  水皮:往往是这样,往往是一种配合行为。因为100块钱的价位你出给谁,谁都不敢接?

  李南:景东你觉得呢,是吗?

  水皮:50块钱,45块钱,可能就有人敢接。

  张景东:我觉得这个事情还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历史上有过那种高比例分红

  李南:对,有这种说法。

  张景东:比如说像苏宁,分红了很多次,苏宁电器分红很多次,但是股价一直在涨,但是也没有看到任何连续出货的迹象,茅台也是这样。但是这种例子确实是比较少,因为只有少数的,能够保持持续高增长的公司,他才敢于不断地扩张股本,然后把股价不断地走高。

  水皮:如果按照你刚才的那个说法的话,那(持红新者)干吗10送10呢?因为本来就要自动除权的,没有意义啊,你有种,你干挺。我在茅台上100块钱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文章,我说茅台100元能站多久。

  李南:他看不得别人上100块,你知道吗?

  水皮:不是,我宁可看到一个,就是站不稳100块钱的茅台,比如说到90了,到95了,在这个上下徘徊。我也不愿意看到一个10送10之后,走到50块钱,走到60块钱的茅台,因为那个,怎么说呢?实际上我认为它这个含金量就相对偏低。

  张景东:不过我觉得你说的有一些地方,其实跟实际情况有差别。因为对大多数公司来讲,除了做好做强之外,还存在一个做大的问题,假如你公司规模太小,那你就面临着不断地股本扩张的问题,比如像苏宁电器就是这样,开始上市的时候很小的一个公司,中小板的一个企业,然后通过这种不断地分红扩股,现在规模已经比较大了,我觉得它现在已经不适合在中小板块待了,说实话。包括茅台其实也存在这个问题,原来这个股本没有现在这么大。

  水皮:那这个巴非特的公司如果造你们这么分红的话,巴非特公司永远到不了10万块钱一股,就这个道理。

  张景东:但是巴非特不是一个公众公司,严格来讲,他只有少数的股东,如果说苏宁电器,比如说200块钱一股,或者茅台一万块钱一股。

  李南:会有什么结果,您设想一下。

  张景东:我觉得就是说,很少有人去买得起这样的股票,甚至买一股就很困难

  李南:没有意义了

  水皮:我们动不动就是说汇丰100多,160,130多,但你看我们这个,你就不能接受了吧?

  李南:是你说不能接受,我没觉得不能接受。

  水皮:他们在100元的位置上都站不稳,都站不稳。实际上公众心态,如果动不动都是这么除权的话,都下去了。

  张景东:水皮之所以有这种印象,是因为什么呢?因为大多数的企业是很难保持长期的高增长。

  李南:他被伤害过你知道吗,他以前被伤害过。

  水皮:你有种你就别10送10,你就给我站在100块钱,哪怕101块,或者99,大多数时间站在99块钱下面,我要站一站100,也算你有种。

  李南:咱们茅台给他站一回看看。

  水皮:实际上茅台是站了一阵子,又下来了,但下来它也许还能再站上去,我倒是很欣赏茅台现在这种样子,它至少到目前为止它没有推出什么所谓10送10。你做一个榜样给大家看看嘛,中国有高价股,而且有站得住的高价股,我们不要站不住的高价股,动不动10送10。

  李南:那你觉得谁可以10送10,按你这么说的话,不能说咱没有一个好股票,都不能。

  水皮:其实这样的,10送10当然这个,你在牛市中间大家都愿意这么看。投资者愿意都要股票,因为股价低下来会产生一个就投资幻觉,实际上和投资一个,便宜,这个股票便宜,所以它愿意加仓,所以说交易就活跃,交易活跃它上升空间就大,那么它填权的可能性也大,这个是投资心理是没法儿克服的,而且也是没法儿回避,而且也没有必要回避。

  李南:所以上市公司在迎合这种心理。

  张景东: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不仅仅是中国这样,国外很多,大多数公司来讲,他也是不断地分红扩张,成为现在这样的大企公司。

  (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