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股市缘何持续放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0日 08:39 扬子晚报

  还是在“2·27”暴跌的时候,人们普遍把当天市场出现的2006.52亿元成交金额看作是“天量”。

  一般来说,在一个“天量”出现之后,要再出现一个“天量”,通常要间隔一段不太短的时间,并且往往要轮到下一波行情。但是,到了3月28日,两市就再度刷新“天量”记录,当天成交金额达到2243.87亿元。仅仅是距离20多个交易日,市场就再创“天量”,这很令人惊讶。在4月9日,两市的成交总额是2174.8亿元,几乎又要改写新的“天量”记录。

  近一段时间来,沪深两市成交持续放量,在一般情况下基本上都能够维持在1500亿元以上的水平。而在一年前,市场的成交量还不到现在的10%。所以,那些主要靠成交量过日子的券商,今年一季度的收益较去年同期,一般都能高出10倍左右。

  对于如此巨额成交量的出现,人们可以说是有喜有忧。喜的是这表明增量资金充裕,市场活跃;忧的是交易太火爆,提示投机气氛偏重。

  事实上,很多股民都熟悉这样的股谚:“先有天量,后有天价”。现在既然“天量”频出,那么当然就得当心后市会不会出现大跌了。近期虽然股指不断上涨,但是投资者心态并不太稳定,应该说也是和成交的持续放量有一定关系的。其实,像“天量天价”这样的股谚,在正常情况下的确是很灵验的。不过,在当前这个比较特殊的市场环境下,则不那么能够准确地揭示市场实际。

  第一,时下的市场规模处于急剧扩张过程中,由于“小非”、“大非”的不断解禁,加上新股上市节奏又相当快,还有很多已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等,市场上流通股票的数量在快速增加。可供交易的股票多了,成交量自然也就大了。

  第二,由于“小非”解禁后,这些股票的套现压力很大,而且比较集中,就使得在这些股票上形成了巨大的换手。在这种情况下,相关股票的交易量往往会突然增加,而且和过去完全不具备可比性。对于大盘来说,由于三天两头有“小非”解禁,因此也就使得整个市场的成交量不断放大。

  第三,尽管现在股市总体上是一路上涨,但是盘中热点的切换也是相当频繁的,譬如去年第四季度大市值股票比较活跃,今年第一季度则演变为题材股走势强劲。而到了第一季度末期,又出现了大市值股票走强的趋势。这种热点的不断切换,吸引了不少资金不断在各类股票中进出以获取收益的最大化。而这样一来,也使得市场上成交量得以放大。

  第四,由于股市整体向好,人们的投资热情与实力不断提高,新资金入市、尤其是银行储蓄资金向股市流动的趋势十分明显,这就为成交量的增加打下了基础。

  第五,数据显示,现在一方面新发行的证券投资基金十分热销,但另一方面部分老基金的赎回压力也不是太小。这就迫使老基金不断卖出股票,新基金又大力买进股票,交易比较频繁,也就构成了成交量持续增长的又一个动力。

  客观而言,现在股市的交易的确是太活跃了一点。从换手率的角度来看,也确实偏高。如果和海外成熟市场相比,这种状况更显得很严重。在这个意义上,人们对成交屡创“天量”存有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从以上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现在成交量的放大,也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其中有的具有一次性的因素(譬如“小非”的减持等),因此很难和成熟市场的状况及市场以往的一贯表现相比较。

  现在可以说的是,市场出现持续放量的现象,有其合理性,在一定阶段也是不可避免的。当然,人们并不希望投资者过于短线操作,以此带来的成交急剧放大状况,未必是很健康的。但是,在市场既有特征推动下导致不断出现“天量”的状况,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会不断出现,投资者无须担心行情会因此走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