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巴曙松:市值取代净资产是上市公司考核必然趋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8日 10:50 中国证券网

  新华社消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博士7日在上海表示,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以市值取代净资产,将是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考核的必然选择。

  巴曙松是在当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金圆桌奖”颁奖典礼暨高峰论坛上发表上述观点的。

  他分析说,在股权分置条件下,非流通股价值无法通过流通股价来加以衡量。国有上市公司出于资产保值增值考虑,普遍选择了净资产值作为国有资产考核体系的 一个核心目标。但在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后股权分置时代时,以净资产作为上市公司考核指标的缺陷日益显露。例如,由于国有大股东考核依据是净资产,同时又不能分享公司股价上涨而带来的巨大利益,导致其不关心股价在二级市场的变动,而只关心净资产的增加,净资产最大化取代了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实际上,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都是反映企业过去的静态指标,并不能反映那些可能影响资产价值的因素。“以净资产为衡量标准,只会迫使企业盲目地做大做强,只注重自身资产规模的扩大,而忽视了自身盈利能力的提高。”

  巴曙松特别指出,净资产数据属主观指标,容易产生偏见或被人操纵。仅仅以管理层收购为例,管理层为了迫使政府将国有股权以更低价转让给自身,往往会设法低估企业的每股净资产,或者通过操纵会计报表使企业出现亏损,进而降低企业的每股净资产,为自己的低价收购创造条件。

  巴曙松认为,

股权分置问题解决后,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的利益更趋于一致,上市公司的经营目标必然会逐步从净资产转向股东价值最大化,其角色定位也相应转变为全体股东管理价值和创造价值的平台。另一方面,随着中国
资本市场
运行效率的不断提高,股价变动对公司经营者的市场约束也会相应增强。如果公司股价因经营原因持续下跌,不仅会影响公司的市场形象,增加公司再融资的困难程度,提高融资成本,而且会直接减少股东的财富,同时也会对企业经营者形成较大的外部并购重组的市场压力。

  “从发展趋势看,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将成为全流通环境下上市公司必然面临的重要新课题。因此,对上市公司的考核指标从净资产转向上市公司市场价值,将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他说,中国的上市公司是否能够顺应正在深刻转换的市场发展的要求,从原来的净资产管理,转向更为市场化的市值管理,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上市公司发展的空间以及整个资本市场资源配置能力的改善程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