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上证综研:指标股二次革命蒙上阴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1日 14:54 新民晚报

  从本周三开始,指标股全面活跃。其结果是导致了大盘的加速上升,两地成交量急剧放大,并使得非指标股整体回调。对于这次指标股“二次革命”的前景,笔者认为未必可以太乐观对待。

  第一,指标股此轮上涨的性质。同去年10月份以后的指标股猛烈上涨相比,这次指标股革命性质是不一样的。前一轮明显是资金推动性行情,在新基金扩容的浪潮中,基金数量众多,单个品种规模超常。在市场趋势很明朗的情况下,他们急于建仓,这样导致了指标股出现轰轰烈烈的升势,并持续了三个月之久。这一次指标股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股指期货这个题材。问题在于,从欧美及日本、港台的股指期货推出时的情况来看,权重股并不是都整体上扬的。这种借题发挥的上涨和资金注入型的上涨,性质是不一样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在过去的三个月里,非指标股出现强劲的升势,指标股更多的是回调或者原地踏步。正是因为这样,指标股才出现了补涨。如果是补涨的话,它能够持续多久?本身就是一个不乐观的事情。

  第二,人气状况不支持指标股全面上扬。客观地说,指标股和非指标股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只要能够赚钱,市场的参与程度就会很高。但在过去的三个月里,市场的财富效应来自于非指标股。重组股革命在三个月时间里,使很多

股票实现了50%的升幅,这让广大投资者在非指标股中尝到了甜头,从而产生了对“低价股革命”的美好情感。人气是市场热点向背的重要因素。如果整个市场的热情依旧陶醉在重组股中,在这个时候发动“指标股革命”是得不到人气的响应的。从市场的实际情况看,尽管有一部分资金迅速追涨介入了指标股,但是这跟去年第四季度的情况相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第三,目前的资金状况很难配合指标股进行“二次革命”。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指标股的上涨使两地市场成交量迅速放大。周三两地成交量之和达到2200亿之多,这种成交量迅速绷紧了市场的资金链条。在缺乏基金大规模扩容的氛围里,指标股的上涨更多的是老基金的生产自救行为。与此同时,在指数已经站上3000点之上后,指标股的革命必然结果会导致指数的加速上扬,这也让市场产生危乎高哉的感觉。场外资金不可能在一个高位加速上扬的市场条件下,源源不断地涌入。相反,由于指数产生了加速度,反而导致场内资金向外撤离。这对指标股“二次革命”的前景打上了不乐观的阴影。

  市场信奉的原则是风水轮流转。在“八二现象”已经持续了三个月之后,有一部分资金想重温“二八现象”的旧梦,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也符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自然规律。但是,新的一轮“二八现象”由于在许多方面受到了限制,许多指标股的上方已经有非常浓厚的解套盘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要寄希望于这一轮的指标股革命,跟去年第四季度一样强劲有力,这是不现实的。上证综研 郭勇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44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