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做企业一山不容二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1日 02:45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王育琨

  管理专家

  首钢发展研究院企业所所长做企业既需要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热劲,又需要仰仗乾纲独断的果决。这两个纬度的力量缺一不可。它们交融平衡的方式,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前程。而有些企业经历不是很厚实的人,却很容易轻易举起“民主”这个法器。在他们的想象中,一个讲究民主管理的公司是理想模式。可是现实却不接受这样美好的愿望。无论中外,无论国营还是民企,举凡有所成就的公司,往往有一个乾纲独断的领军人物。反之,凡是形不成一个中心的组织,凡是缺乏一个人独立承担责任的公司,其竞争力往往大打折扣。

  人们都记得联想,当年柳传志为选择接班人伤透了脑筋。杨元庆与郭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凝聚力和爆发力,每个人都那样优秀。他们相互也太熟悉了,没有哪一个可以臣服另一个。他们也都有自己强大的团队,都唯柳传志马首是瞻。杨元庆有着独一无二的销售业绩,郭为有着没二话的

执行力。难于取舍的柳传志,干脆把联想公司一分为二,为联想留下了两个领军人物。一般的评论是柳传志置合理性于不顾而妥协于既成的山头,而实际上柳传志深谙“一山不容二虎”,这个做企业行当的本质。

  抓住这个本质的不只是柳传志。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看自己所在的组织或者企业,究竟是一个人乾纲独断还是不断有相左的声音。

  民主与独断是众多围绕着做企业的悖论之一。《基业常青》作者吉姆·柯林斯曾被媒体追问,世界上什么样的组织最没有效率?面对记者,柯林斯停了一下说:“假如组织里的成员都有CEO的潜力,又不甘于现在这份工作,那你一定问题大了。” 被誉为人性大师的杰克·韦尔奇,说得更为直白:“企业里有一种人是绝对不能用的,就是有经验、有能力、有贡献、也有威信,但就是不认同企业文化”。韦尔奇没有明说,企业文化说穿了就是一把手的思维因果逻辑。与一把手的思维逻辑有矛盾的人,再有能力也不适于启用。故此,当韦尔奇最后选定伊梅尔特为接班人后,就毫不含糊地辞退另外两个十分优秀的候选人。不管他们在GE已经服役多少年,不管他们对GE有多么深厚的情感。韦尔奇有一条原则很坚决:一个公司不能出现第二中心。

  哪一个公司违背了这一条,不管先前何等成功,都要遭遇败绩。索尼就是双中心甚至多中心导致败绩的典型。大贺典雄1995年将索尼的帅印交给出井伸之后,一直 “退而不休”, 每天还是去位于索尼东京的办公室。他始终希望对索尼释放影响力,特别是让出井伸之知道。而且其余15个接班候选人,各自占据一方成为强势诸侯,使得索尼难于出现整个公司一盘棋的局面。各部门之间的不合作,最终让出井伸之想要发动数字化变革时,硬件部门与内容部门在

知识产权问题上产生重大分歧。娱乐方面要严格保护知识产权,而消费电子的发展方向却要包容更多格式的内容。关键是技术部门的不合作态度,使得出井伸之这个音乐高材生即使施展出浑身的解数,也冲不开层层的网络。

  表面上,出井伸之的失败是时代转型,索尼没有跟上技术。但实际上,原因却是组织僵化和山头林立,致使决策无法执行。而这样的结果,是与大贺典雄退而不休,不断在公司各个层面施加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出井伸之很无奈,他抱怨说,“公司所有人像是把公司当成是自己的家族企业,创立者个人的想法被作为每一项决定的基础和标准。大贺典雄不是公司的所有者,但他的行为方式却显得他像是从所有者的角度来思维。”

  在名分为天的日本,创立者个人的思想,是每一项决定的基础和标准。何况还有一个太上皇形成索尼的第二中心,而形不成一个强健的核心,没法不尝败绩。深受山头之害的出井伸之,不惜自己出局,带动公司14名高管董事退休,给继任者一个开阔的平台。牺牲自己毁掉山头,出井伸之的果决,无疑给索尼带来了机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