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T族公司身价随牛市倍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9日 05:19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新浪提示:本文属于研究报告栏目,仅为分析人士对一只股票的个人观点和看法,并非正式的新闻报道,新浪不保证其真实性和客观性,一切有关该股的有效信息,以沪深交易所的公告为准,敬请投资者注意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袁立波

  近段时间来,二级市场中的明星无疑属于那些低价股群体,而在低价股中,ST类公司(含*ST)的表现更是格外显眼,即使在沪深行情深幅回调时,大批ST类公司也连续以“5%”的涨幅封住涨停。

  ST类公司为何能在行情震荡期间脱颖而出?答案其实并不深奥,可简单地归为四个字———重组预期。相对较低的股价以及相对较差的资产状况,更容易获得重组方的青睐,因其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达到目标。于是ST类公司价值凸显,纷纷成为金融企业借壳、实力方重组的对象,传言在此之中也漫天飞舞,收益在这个过程中悄悄地进入了核心运作人的口袋。

  抢眼的ST群体

  2007年3月16日,是

证券市场的一个普通交易日。这一天,上证指数下跌了21.22点,下跌幅度0.72%,下跌公司达645家,上涨公司仅218家;深证成指下跌了126.21点,跌幅1.53%,下跌公司478家,上涨公司仅144家。

  但在这样一个下跌的行情中,ST类公司却纷纷逆市涨停。据统计,两市涨停的ST公司达到27家,而且还有数家的涨幅超过4%。涨停的ST类公司中,包括*ST东源、S*ST新太、SST星美、SST鑫安等一大批连续涨停的公司,并且已经造就了相当一批股价超过7元的ST类公司。

  恋上ST的券商

  在连续暴涨的ST类公司,不泛许多券商借壳目标公司的身影(包括已经确定或被坊间传闻)。这些公司和其他具有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一道,成为推动ST类公司板块性上涨的动力。

  截至目前,选择ST类公司借壳的券商已不在少数。2006年11月,ST长运与西南证券签订合作意向协议书,西南证券借壳该公司上市正式敲定。一个月后,地处西南的国海证券借壳本地公司———S*ST集琦再次尘埃落定。

  另据了解,还有一些ST类的公司也存在券商借壳的可能。自去年以来,就有多家ST公司发布过与券商重组的澄清公告,这也从一个侧面也显示了券商对ST类公司的热衷。

  重组的财富效应

  实际上,券商借壳也是上市公司的重组行为之一。除此之外,涉及到ST类公司的重组事件更是层出不穷、遍地开花。

  鉴于股改以及避免退市命运等因素,许多ST类公司重组愿望强烈,火线重组的发生又实质性地改变了ST类公司的素质,“咸鱼翻身”的业绩为二级市场的上涨提供了题材。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