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年报显示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含金量提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 03:30 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已披露年报的287家公司,主营收入增加25%,应收账款下降6%

  证券时报记者袁立波

  根据本报信息部统计,截止到2007年3月14日,两市共有287家公司披露了2006年年报。已披露年报公司的应收账款项数据显示,2006年在主营业务收入取得较大增幅的前提下,应收账款总额较2005年下降了5.74%,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也出现下降,其中特别类公司在应收账款方面的表现优于整体已披露公司,表明已披露公司的销售质量在提高,盈利质量也在加强。

  应收账款总额下降

  据统计,2006年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额为615.75亿元,较2005年同期的653.25亿元降低了5.74%。但与此同时,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却有一个较大的增幅,20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合计达到了5849.35亿元,比2005年的4685.58亿元增加了24.84%。应收账款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比重则由2005年的13.94%,下降到2006年的10.52%。

  结合2004年的数据分析,近三年来,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呈现波浪式变化格局(2004年的应收账款总额595.15亿元,2006年的应收账款总额仍然超过2004年),但同期已披露年报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却呈单边上升趋势(2004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总额为3844.83亿元)。但在整体上,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也正逐年下降(2004年该数据为15.48%)。

  公司群体分化加剧

  将这287家公司进行简单分类,应收账款出现下降的公司有133家,出现增加的有154家。在应收账款总额出现下降的大环境下,出现增加的公司竟然多过下降的公司,显示公司群体在这方面出现的分化。同期,287家公司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出现下降的仅有49家,另外238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均在增长行列。

  据统计,其中下降幅度在50%以上的有30家,增长幅度在50%以上的有33家。在下降榜中,名列榜首的为ST类公司ST金帝,下降幅度达96.34%;另外,金岭矿业、ST丰华、香江控股均下降超过了90%;华升股份S*ST巨力焦作万方、*ST金泰、南京中北和津滨发展的降幅超过80%;降幅较大的公司主要集中在ST类及资产重组类等公司。另一方面,金地集团五洲交通马龙产业三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同比增幅却超过了500%;阳光股份株冶火炬中粮地产华电能源的同比增幅超过了300%;增幅较大的公司主要集中在

房地产、能源交通、有色金属等行业。

  特别类公司表现抢眼

  值得注意的是,截止到3月14日,已有34家ST公司(含*ST公司)和S公司披露年报。数据显示,这34家特别类公司在应收账款方面的表现优于整体已披露公司。

  据统计,34家特别类公司2004年的应收账款为72.96亿元,但到2005年下降为56.6亿元,2006年则继续下降为34.94亿元;但同期这34家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则由2004年的335.48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66.52亿元,再增加到2006年的400.58亿元。2006年,34家公司的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仅为8.72%,同样优于整体已披露公司的10.52%。

  其中,名列应收账款下降榜榜首的ST金帝,由2005年的43520.51万元下降到2006年的592.13万元,下降幅度为96.34%;但同期其主营业务收入仅下降5.79%;另外,S*ST巨力的主营业务收入由2005年的86.69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1794万元,增幅近20倍,但同期其应收账款反而出现了下降,降幅高达85.06%。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