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深交所首度公布2006年度股票市场绩效报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5日 02:37 第一财经日报

  深市个人投资者比机构投资者更活跃

  蒋飞

  深圳证券交易所金融创新实验室今日发布《2006年度股票市场绩效报告》(下称《绩效报告》),结果显示,目前深圳证券市场绩效总体处于较好的水平:流动性良好、波动性在合理区间,订单执行质量较高。2006年市场绩效指标明显改善,不过交易的隐性成本仍然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根据“绩效报告”,深成指成份股的流动性最好,中小企业板的流动性要优于深市A股平均水平;收益波动率最高的是信息技术行业,最低的是交通运输、仓储业,深圳A股近年来的波动性稍有上升,报告还表明2006年机构投资者持有深市股票比例逐步增加,但其所占交易金额比重远低于个人投资者;2006年机构投资者逐步增持中小企业板股票。

  报告指出,在国内,长期以来市场绩效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原因之一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期处于粗放式经营阶段,提高市场绩效并不是主要任务。在此阶段,对市场绩效的关注主要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另一个原因是,相对于海外市场,我国股票的上市地选择自由度较小,沪深交易所都缺少提高市场绩效的竞争压力。

  湘财证券首席战略分析师张结昨天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等指标对金融衍生品的开发和投资,以及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的推出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国内市场有望出现的金融衍生产品包括正在加紧筹备的沪深300股指期货,以及沪深交易所都在进行测试论证的备兑权证产品。“深交所发布市场绩效报告,有利于创新产品和创新业务的推出。”张结说。

  另外,张结认为,随着机构投资者在市场上持股比例逐渐提高和QFII对国内市场介入程度的加深,交易所也正在试图适应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努力改进交易制度以减少机构投资者大笔成交产生的冲击成本。

  据介绍,交易的显性成本比较容易客观衡量,主要由交易税、交易费、交易佣金构成,而隐性成本可以由冲击成本(衡量一定金额的交易对市场价格造成的冲击程度)来度量。《绩效报告》结果显示,国内股票市场的隐性成本偏高,尤其是对经常需要完成大额交易的机构投资者而言,交易成本的影响更为明显。《绩效报告》显示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交易的隐性成本(以冲击成本27个基点计)高于全球证券市场的平均隐性成本(12.67个基点)。深市股票的隐性成本不仅远远高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成熟市场,而且也高于巴西、印度、泰国等新兴市场。

  市场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深交所此举有利于建立市场环境质量的评价体系,为创新产品的开发提供铺垫,同时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和提升市场效率,吸引更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

  据了解,深交所今后将定期发布市场绩效报告,并拟着手提高交易信息深度和即时性,建立基于股价区间的最小报价单位制度,优化停牌机制,建立盘后交易制度以及发展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尽快建立市场做空机制等方面作出安排,以提高市场流动性和降低市场隐形成本,从而提升服务质量。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93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