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CPI增速逼近“加息线”周小川还要再“研究”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 16:34 东方早报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逼近3%的“警戒线”、新增贷款放出万亿天量、外贸顺差激增9.7倍……在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看来,只有“火线”加息才得以平抑这四面楚歌的压力。不过,央行行长周小川昨天谨慎地表示,当前CPI增速保持高位,但决策层需要“更多的时间”对2月的数据进行深入研究。 在市场看来,尽管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7%的CPI增速略低于原先的预期,但考虑到信贷增速大大超过预期,加息仍是一触即发。 有点“尴尬”的2.7% “近来数月的CPI增速一直居于高位,但决策层仍需要更多的时间分析研究数据,特别是2月的数据。”周小川昨天表示出了对出台调控措施“谋定而后动”的谨慎态度。 昨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宣布2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达到2.7%,涨幅比上月上扬0.5个百分点。至此,CPI增速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在2%的平台之上。从月环比看,2月份CPI总水平比上月上涨1.0%。 一如本轮物价上涨的共同特征,以粮食为核心的食品价格在2月仍然充当了“涨价先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上涨6.8%,肉禽制品上涨15.4%,鲜蛋价格更是飙到了30.0%。而非食品价格仅上涨1.0%。 央行行长助理易纲年前曾表示,央行判断是否加息将观察包括CPI、PPI、零售价格指数等很多物价指数,但“CPI在所有变量中是最重要的一个”。他强调,观察CPI时“最好把1月份、2月份的CPI数合起来看”。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今年的目标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CPI涨幅在3%以内。在市场看来,一旦2月CPI增速接近3%,这将成为加息的一个重要触发点。 然而,2月份的2.7%增速对市场而言却是一个相当尴尬而又充满不确定性的增速。说它高,它的确低于市场此前2.8%的预测中值,特别是没有触及3%的“加息线”;说它低,它的确已相当接近3%,按照央行调控注重“前瞻性”的特点,近期针对通胀加息仍是选项之一。 摩根大通昨天发布报告指出,由于能源价格的走高以及过度流动性的存在,预期未来通胀压力将保持温和上涨,预测全年CPI平均增速将达到3%。 但亚洲开发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汤敏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尽管中国经济目前的主要考量是“防热”,但目前的CPI增速虽然较高,却并不意味着通胀。 汤敏认为,由于CPI增速的计算口径是基于去年同期,而近几月的CPI增速是基本稳定的,没有出现逐月大幅走高的迹象,说明当前CPI的高位实际上还是由去年11月粮价突然走高导致的,是“一次性的”。因此,即使今年CPI继续保持当前的水平,并没有必要祭出加息来应付一个“历史问题”,“除非逐月走高”。 但汤敏强调,如果说未来央行会启动加息,那么原因肯定是针对通胀。 信贷抬头再逼加息 “单看2月份CPI数据并不支持央行采取加息,但前两月贷款数据大大超过预期,使得央行可能在近期内采取紧缩措施,包括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汇丰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的观点代表了当前市场的主流意见。高盛在前一天就表达了只有加息才能稳定信贷增速的观点。 也就是说,当前加息压力可能更多地来自于信贷压力,而不是CPI体现出的通胀压力。央行12日傍晚宣布,2月的贷款增速达到16.6%,增幅比上月高1.2个百分点。更为惊人的是,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138亿元,前两月新增贷款已接近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7.3%之多,接近去年的1/3。 同时,2月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5.9万亿元,同比增长17.8%,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也突破了央行年初制订的16%控制线。 在2月份CPI公布前,中金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曾提出了“有条件加息论”,认为如果前2月平均CPI增速高于2.5%,那么加息将是势在必行。然而,昨天公布的1至2月CPI增速为2.4%,离哈继铭的“条件”尚有一步之遥。 “即使2.7%的CPI增速略显温和,鉴于当前的信贷抬头,加息是一个相当紧迫的政策”,哈继铭向早报记者再三强调“紧迫感”。哈继铭表示,无论如何,当前的CPI增速仍然将税后基准利率(2%左右)置于“负利率”的尴尬境地。 汤敏昨天表示,尽管当前信贷增速偏快,但通常上半年银行系统的放贷冲动往往高于下半年,“即使银行严格遵守央行的调控目标,他们也往往倾向于将年初作为完成全年贷款任务的黄金时段,“早放贷、早盈利,这是大多数银行的心态”。 但在汤敏看来,当前信贷的问题主要不在于“数量”,而在于“结构”。他认为,如果贷款的相当一部分能够投向新农村建设等绿色领域,并不会导致过热问题,“怕就怕贷款大多流向房地产、原材料等已有过热倾向的行业”。 投资数据或是“决定性的” 对于加息而言,CPI、新增贷款和外贸顺差的走高几乎都投了“赞成票”,但哈继铭仍然在等待本周五(16日)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公布,“届时,中金对加息与否将能给出一个更为清晰的答案。”他向早报记者表示。 但哈继铭认为,当前的信贷增速偏快已然预示了投资增速的反弹。投资增速在去年年中曾一度高企,引发了市场加息的猜测,但在年前却开始偏离了过热轨道。 摩根大通昨天也指出,本周五的投资数据可能是“决定性的”,一旦数据不乐观,央行可能在未来6个月中打出组合拳,包括连续2次加息、再提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加快人民升值步伐。在此之前,多家投行认为央行今年首次加息将在二季度。但摩根大通却认为一季度仍然存在加息可能性。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也站在了“投资决定加息”的阵营中。他昨天向早报记者表示,由于导致中美利差缩小,引入更多热钱流入等负面效果,“加息必须非常慎重”,他指出,应对由流动性过剩导致的信贷增速过快,完全可以更具针对性的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他认为当前的CPI增速并没有通胀之忧,同样不需要加息。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动用加息这一“国之利器”呢?张军认为,只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再度高企才有加息的必要。 “中国的经济和国外不一样,消费并不是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投资在经济中的地位更为重要”,张军指出,因此,与其将货币政策瞄准消费的相关数据,还不如瞄准投资数据更为贴切,“除非信贷反弹的力度大于2004年的,加息才不得不发”。 早报记者 张明扬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